刁 瓊
(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重慶 402260)
近年來,肺結核的發病率呈逐漸增高的趨勢。此病患者多為老年人[1]。臨床上應對老年慢性肺結核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提高其生活質量,改善其預后。本文對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在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就診的60例老年慢性肺結核患者進行分組比較研究,旨在分析對老年慢性肺結核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
將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結核患者納入本研究。所選患者均經臨床檢查被確診患有慢性肺結核。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全面組與比較組(30例/組)。全面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1例;其年齡在56歲至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3±2.1)歲。比較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例;其年齡在55歲至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8±2.4)歲。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在對這兩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期間,對比較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病情評估、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生命體征監測、心理護理等。對全面組患者進行全面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包括:1)老年慢性肺結核患者因擔心治療的效果,常會出現焦慮、悲觀等負性心理。護理人員應詳細地向患者講解有關慢性肺結核的知識,并對其進行安撫和鼓勵。向患者介紹臨床上治療肺結核的方法、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及以往治療成功的病例,以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以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2]。2)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時應穿隔離衣、鞋,并戴上帽子和口罩。在與患者接觸后,先將雙手置入消毒液中浸泡2 min,然后再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清洗雙手。嚴禁患者隨地吐痰,定時對其痰缸和痰液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或指導其使用一次性痰杯(對使用過的痰杯進行焚燒處理)。讓患者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并對其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消毒。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高熱、咯血、胸痛、呼吸困難、心衰等并發癥,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在患者病情的活動期,告知其多臥床休息。在患者發生大咯血時,護理人員協助其取患側臥位,防止其病灶向健側擴散,及時清除其氣道內的血塊和分泌物,以防止其發生窒息。及時協助醫生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對其進行安撫,以緩解其恐懼感。3)護理人員注意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潔,定時對其病房進行通風和消毒。指導患者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若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的情況,應指導其多進食流質食物和高纖維素食物,多吃蔬菜瓜果,以確保其排便通暢。注意保持患者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每周對其進行1次體重檢測,以了解其營養狀況的改善情況。為患者提供個人專用的餐具,并及時對其餐具進行消毒處理[3]。4)護理人員告知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指導其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并告知其避免過度勞累。對于處于病情恢復期的患者,指導其進行戶外活動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提高其免疫力。對于出現發熱癥狀的患者,告知其多飲水,并對其進行物理降溫處理。對于體溫超過38.5℃的患者,遵醫囑使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對于存在盜汗癥狀的患者,及時用溫毛巾擦干其身體,并協助其更換汗濕的衣服和被單。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測定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包含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和環境領域等四個評價維度,滿分為100分。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4]。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全面組患者生理領域的評分、心理領域的評分、社會關系領域的評分和環境領域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65.3±18.6)分、(74.2±15.2)分、(77.6±21.3)分、(69.6±16.6)分,比較組患者生理領域的評分、心理領域的評分、社會關系領域的評分和環境領域評分的平均值分別為(52.1±12.3)分、(60.2±15.2)分、(59.3±12.3)分、(53.6±16.0)分;全面組患者生理領域的評分、心理領域的評分、社會關系領域的評分和環境領域的評分均高于比較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生理領域的評分心理領域的評分社會關系領域的評分環境領域的評分全面組 30 65.3±18.6 74.2±15.2 77.6±21.3 69.6±16.6比較組 30 52.1±12.3 60.2±15.2 59.3±12.3 53.6±16.0 P值 <0.05 <0.05 <0.05 <0.05
慢性肺結核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傳染病。此病具有病程長、致死率高等特點。老年人是此病的高發群體。老年慢性肺結核患者因身體機能及免疫力下降,常會出現多種并發癥。近年來,全面護理模式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指出,對老年慢性肺結核患者進行全面護理的效果良好,能夠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生活質量[5-6]。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全面組患者生理領域的評分、心理領域的評分、社會關系領域的評分和環境領域的評分均高于比較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肺結核患者進行全面護理的效果較好,能夠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