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上,腫瘤被稱為“石巖”,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現。通俗來講,免疫力就是我們的身體在面對外來的侵害時所能抵御侵害的能力。比如無處不在的細菌、頑固不化的病毒向你進攻時,你身體抵抗能力的好與壞直接決定了你是否會染病。
從另一個角度說,免疫系統就像是我們身體里的一只“軍隊”,它們可以識別各種突變的細胞,在腫瘤尚未形成前將其從體內消除。
因此,不想惹“瘤”上身,就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長期觀察發現,以下這10種人就擁有腫瘤“免疫體質”,快看看有你嗎?
適當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讓人保持一個良好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醫生建議,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在20分鐘以上,最好能感覺自己微微出汗。正如古人所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達·芬奇說,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因此,每周抽出一點時間運動吧,簡單運動,或者平時選擇走樓梯而不去乘坐電梯,也可以很好地達到運動的效果。
油炸食品熱量高,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是導致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最危險食品。
在油炸過程中,往往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已有研究表明,部分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癥的發病率遠遠高于不吃或極少進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美國癌癥研究協會指出,常喝豆漿的女性患乳腺癌風險大大降低。這是因為豆漿中有一種很像雌激素的物質,叫“大豆異黃酮”,能起到以假亂真的作用,和抗癌藥物的機理非常相像。它對所有和雌激素有關的癌癥都有預防作用,比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和前列腺癌。
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可使糞便量減少,大便通過腸道的時間延長,導致糞便中致癌物濃度升高,而致癌物與結腸黏膜長期接觸有可能發生癌變。因此,防腸癌先要多吃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正所謂,“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鄭板橋詩)
英國營養學家建議,每天至少攝入35克以上的纖維素。據粗略計算,一碗麥片含15克纖維素,一片全麥面包含2克纖維素,一根香蕉含3克纖維素,一個蘋果含3.5克纖維素。
五谷雜糧含較多纖維素的:紅豆、燕麥、糙米、大豆、高粱;蔬菜含較多纖維素的:韭菜、芹菜、菠菜、油菜、白菜、南瓜、苦瓜、黃瓜等;水果含較多纖維素的:紅果干、桑椹干、櫻桃、酸棗、黑棗、大棗、小棗、石榴、蘋果、鴨梨等。
愛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費9年的時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將癌癥風險降低40%。宋朝蘇軾曾寫過一首詩: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蘇軾認為喝茶比魏文帝曹丕得到的仙藥還要靈驗。
烏龍茶、綠茶、紅茶對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錯的預防作用。其中,包括龍井、碧螺春、毛峰在內的綠茶效果最顯著,其防癌成分是其他茶葉的5倍。
美國癌癥研究會調查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于7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高47%。這是因為睡眠中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能減緩女性體內雌激素的產生,從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
此外,德國睡眠專家指出,中午1點是人在白天一個明顯的睡眠高峰,這時打個小盹,也能增強體內免疫細胞的活躍性,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中醫在很早的時候,就認識到了睡眠對人體的重要性,很多養生理論一直強調“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宋代王安石曾為得一好眠而賦詩:花村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
長期久坐會導致血流循環不通暢,如果腸道長時間處于淤血狀態,代謝就會出現問題,腸道蠕動變得緩慢,糞便中有害成分在結腸內滯留的同時刺激腸黏膜,誘發結腸癌。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來點間歇運動,每隔一段時間,起身站立一會,雙腿輪流抬高,這樣能使淤血得到緩解。
體內維生素D缺乏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補充維生素D或有助于預防乳腺癌。
而補充維生素D其實很方便。維生素D可從食物中攝取,適當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魚類、動物肝臟、水果蔬菜(包括三文魚、蝦、牛奶、蛋黃、豬肝、蘑菇、橙汁);或經過日光照射轉變而來,每天堅持在戶外曬半個小時的太陽;也可利用各種營養補充劑補充。
研究發現,每周吃不少于3份堅果的人結腸癌發病風險比不吃堅果的人低。其中,女性尤為明顯。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針對8.6萬名婦女進行的研究顯示,在10年中食用堅果較多的人患心臟病的危險較低。另一項研究也證實,每周食用堅果5次以上的受試者比很少吃堅果的人患心臟病的危險低一半。
堅果中包括纖維質和抗氧化物在內的一些化合物,能夠起到降低結腸癌發病風險的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表報告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癥是可以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治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癥是可以通過適當治療延長生命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所以,體檢顯得尤為重要。

主持/張思森
教授 博導
鄭州人民醫院 業務院長
南方醫科大學 教授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 常委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委會 副主委
中原心肺腦復蘇研究所 所長
上述的幾點均有可信之處,但論述不全面。
這可能會導致部分人群出現惡補或者偏激現象,比如堅果熱量比較高,每天不宜多食,否則主食需相應地減少;油炸食品適當食用不會有太大影響,當然也可以不吃等。此外癌癥不僅僅與以上所述的幾點相關,癌癥的發病原因有很多(如環境污染、不良的飲食習慣、精神壓力狀態等),致癌因素又因個人差異而導致發病情況不同,故免疫體質一說不科學。總之,上述觀點均是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起到一定的預防癌癥作用,但與癌癥免疫相差甚遠,故建議應理智、辯證地將文中觀點應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