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伶俐

作為企業家,閆繼彪始終保持著一顆從善之心。多年來,他一直這樣思考:人到一定程度解決了溫飽問題,就應該多做點為人民服務的事情。
內蒙古普澤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由內蒙古輕工科學研究所創辦,上世紀60年代該所就開展了益生菌乳品發酵劑和系列益生菌制劑研發工作,1970年承擔了國家部委關于益生菌產業的研究工作……頂著如此光輝的普澤生物,經過多年發展,不僅沉淀了深厚的企業文化,也塑造了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關于普澤生物的故事,請內蒙古普澤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閆繼彪為我們娓娓道來。
養生大世界:閆董事長,您好!您是在什么樣的機緣下選擇了益生菌作為您的事業,或者可以說是將益生菌作為您事業的一個分支呢?
閆繼彪:我經歷過許多過程,辦過軋鋼廠、商務公司,生產出過生物制劑卻因種種原因沒有持續做下去,后來從事房地產,一直對做生物有個心結。在做房地產項目過程中,與內蒙古輕工科學研究所合作過。在此背景下,對研究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這得從半個世紀之前說起了。經過朝鮮戰爭,國家認識到益生菌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于是,決定成立研究機構研究益生菌。但在何處成立?當時諸多專家認為需要滿足畜牧產業發達、奶源資源豐富、乳制品原生態發酵傳統工藝悠久等諸多條件,為此,國家派專人在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等草原實地考察后,最終發現內蒙古滿足所有條件——內蒙古畜牧業發達、地理環境優越、水草肥美;擁有純正的奶源資源;錫林郭勒和呼倫貝爾兩大草原被中、英、日三國微生態學科學家譽為“黃金益生菌菌種帶”;當地牧民有日常食用乳制品的生活習慣、有幾千年使用馬奶酒治病的歷史。綜合衡量后,1956年國家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設立了新中國第一個乳制品和益生菌研究機構——內蒙古輕工科學研究所,承擔起我國乳品研制工作、“國家益生菌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以及科研攻關工作的使命。
90年代初,我國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在一個會議上聽取了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劉秉陽教授對研究所的益生菌制劑的介紹,寄信到研究所購買,家人用后效果佳,這在我們當地被傳為一段佳話。于若木教授對益生菌制劑研究的支持、鼓勵和幫助,后來成為了激勵輕工科研所廣大職工加速益生菌產業化的巨大推動力。輕工科研所研發的“金雙歧”醫藥健字號產品項目得到國家衛生部支持,1994年7月內蒙古衛生廳批準為藥健字產品,并允許進行批量生產。中國第一款生物類益生菌制劑“金雙岐”就誕生在內蒙古輕工科學研究所。
2008年,為承接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國家益生菌產業化示范項目,研究所設立下屬公司——內蒙古普澤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來擴大生產時,資金短缺,于是提出資金入股,2014年的時候我正式進入這個公司。
我一直有這個心結,生物里邊有很多東西,特別是植物,對人體有益,對社會的環境沒有影響。當時,我所看重的是這個已經沉淀60年的企業,有一種無形的資產,做強做大,對咱們的民族乃至全人類都是一份貢獻。這么好的事情為什么不做?我認為就是賠錢了也是值得的,花錢給消費者普及知識了,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益生菌的作用,是真的對人體有益,那就起作用了。所以說益生菌這么好,又能賺錢,又成了修德的事情了。
養生大世界:我們的企業益生菌產品的相比同類企業,具有哪些優勢?
閆繼彪:我們的產品是真實的,種子和種子都不一樣。前面所提到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得天獨厚的優勢,成就了研究所,90年代生產的“金雙歧”這款產品,現在醫院都在用著,而且還是領先地位,這就是無聲勝有聲,現在的產品都是升級版;過去人們提到益生菌,包括雙歧桿菌,就簡單地認為是解決腸胃問題,其實它的作用遠遠不是這么簡單,現在很多腫瘤和其他的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跟益生菌、微生物都有著直接關系。
改革開放企業轉制后,萬象重生,難以分辨真假。現在生產益生菌產品的企業很多,但沒有自己的菌種,國內益生菌企業都是靠買原材料生產。那么國外的菌種到底好不好呢?可能菌種會比我們好,但你沒改良不行,外國人吃點生的東西沒什么,我們一吃生的東西就不行了,內蒙古的手扒肉、大燴菜,天天讓海邊的人吃肯定得病;天天把海鮮給北方人吃肯定也會生病,按中國的傳統國學來講,金木水火土都不一樣,所以說適合我們中國人的菌種才是好菌種,我們普澤生生物所做的正是適合中國人的菌種。
養生大世界:目前咱們的益生菌、雙歧桿菌V9已經成熟了,從市場,還是從產品上,您有進一步的新的動作嗎?
閆繼彪:目前產品來看,干酪乳桿菌-Zhang就是團隊成功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它來源于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從分離自43份傳統發酵酸馬奶樣品中的243株乳酸菌中篩選出的1株益生菌,具有降血脂、免疫調節、抗氧化、拮抗腸道病原菌生長等益生功能。目前,干酪乳桿菌-Zhang、雙歧桿菌V9等數十株乳酸菌已經實現了產業化,并且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健康醫療等領域。促進了益生菌的基礎研究發展和產業化升級,實現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益生菌菌種、發酵劑及益生菌食品的市場化,加強了我國益生菌制品加工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益生菌不像其他藥品,只能治療一種毛病,益生菌如果適當地使用,一系列問題都可以得到緩解,比如女性長痘、內分泌失調、減肥都是管用的。按微生物學來講,人體就是各種微生物組成的,只不過人類現在沒破譯每種益生菌的功能,即各種益生菌的精確功能還沒有研究透徹,益生菌有幾十種到上千種,甚至上萬種。人體就是一個平衡體,只要體內的菌群平衡,就一切正常,比如管皮膚有管皮膚的菌群。現在這個菌,人吃多少是合適的呢?這個問題無需過多擔心,菌群進入人體以后,就像補充劑一樣,把身體的菌群補充,你多吃了以后,腸道就不接收了,直接隨糞便排出體外,它不會永遠在你的體內的。服用的益生菌屬于外來菌,補的益生菌需要過程,即幫助你補充能量,體內的有益菌弱了,有害菌就會打敗有益菌,人就會生病,因此,隨年齡增長,需要補充益生菌。
未來,普澤生物依托內蒙古輕工科學研究所的科研團隊,還會進一步將學術成果積極轉化,在益生菌產業尋找全新的突破,讓益生菌健康產品惠及更多的消費者,服務健康中國。
養生大世界:“普澤生物”作為內蒙古一張特色的名片,您所注重的管理在哪幾方面?也請您談談有什么獨特的企業文化?
閆繼彪:我微信上座右銘就是善良和責任。這也是我在公司管理中最注重強調的一個基本理念。人活著其實就是在社會當中承擔服務的。在家為父母服務,為兒女服務,在社會上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一輩子都是服務,只不過對象不一樣。作為企業的董事長,我為我們的企業服務。一是高薪聘請專業人才,專業的事必須請專業的人做;二是做好資金和后勤保障工作,我得保護我們團隊的人員,包括家里有些什么事情,我覺得這就是服務嘛!你給他們服務好,他才能工作呢!做事都從善的角度出發,我幫助別人,在某種程度上別人也會幫助我。換句話說,人才穩定,資金充足,企業才能越走越遠。
我們企業所做的就是勇于承擔責任,為人民的健康服務。“取之社會,回報社會”一直是普澤生物踐行的為企之道。
養生大世界:像是您這個年齡段,這個階層,您身邊的人對養生是一種怎樣的態度?
閆繼彪:我們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對養生都持積極的、理性的態度。我現在是以食品為主,做有氧運動,像游泳、走路。養生跟每個人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掛鉤,如果盲目地在大街上走,那不是成了吸塵器了?因人因時因境而異。養生基本上是跟食品相關連,我們現在做健康行業,會經常吃我們自己的菌,很管用。可以說,養生要先做到內調,再與適合自己的運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