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佩

2015年8月,一向以“敢為人先”精神勇立中國改革潮頭的西部大省四川,迎來了改革開放近40年中央賦予的最重大改革試驗任務——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近年來,作為西部唯一一個省級“全創區”,四川勇闖改革“深水區”,將科技創新活力持續釋放,發展動能加速轉換升級。
成都新型顯示產業在科技創新中占據重要地位,已成為全國產業空間布局構架上的重要一級。而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中電熊貓”)作為成都電子新型顯示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用16個月建設打造的G8.6液晶面板項目受到業界關注,被譽為中國最成功的自主開發的面板開發項目,創造了液晶面板項目建設的“熊貓速度”“成都速度”。
? 推動電子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2016年9月公司開工建設。2017年12月投片試產。2018年1月28日,項目第一款產品正式點亮。18天后,項目的第二款產品58吋六道光罩工藝液晶面板成功被點亮,這為新產品的量產打下了堅實基礎。”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2018年1月28日,對成都中電熊貓來說是一個重大時刻。作為中國液晶面板行業的新成員,這一天,總投資280億元的成都中電熊貓 G8.6 液晶面板項目成功“點亮”。而在兩年前,公司所在地還只是一片繁忙的工地景象。如今總建筑面積達87萬平方米的廠房已然林立,現代化智慧工廠初步成形。
自2011年平板顯示技術在國內快速發展以來,液晶顯示日益多樣化。近年來,由于智能手機普及和平板電腦大量使用,對超高分辨率顯示產品的需求也增長迅猛。國內各大面板廠商的競爭重心也開始由產能投資轉向前沿技術投資。
10月23日,記者來到這家公司三樓的參觀通道注意到,在空曠的廠房內,除了少數幾個穿著無塵服的員工在負責機器的監控、維護和保養外,只見形態、大小不一的機械手臂在每一道工序上有序地忙碌著:搬運和投送物料、“抓取”玻璃基板、為玻璃面板鍍膜……這一幕幕場景很像科幻大片中的鏡頭,卻是成都中電熊貓G8.6液晶面板生產線智能化、數字化車間的日常。
“一塊玻璃板在前端車間進入生產流水線變成一塊高清液晶面板,要經過10天近200道工序,才能成為合格的產品下線點亮。中間要經過金屬鍍膜、氣體沉積等多次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像這樣復雜的程序,光靠人工無法實現。”成都中電熊貓產品研發部副部長儲周碩表示,“整個過程是機器人手臂在操作,電腦程序自動操控。玻璃基板在各工作機臺運轉和銜接也是依據嚴格的數據計算進行自動化連接”。
作為智能制造的踐行者,成都中電熊貓智能制造新模式不僅覆蓋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等方面,同時在質量管理上也加強了大數據分析應用,積極導入圖像識別、機器人學習等新技術,努力打造質量管理系統2.0,進一步提升產品檢測質量和智能化水平,把G8.6生產線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工廠,努力推動電子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 凝聚技術力量創新產品研發
成都中電熊貓G8.6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作為近年來我省規模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化項目之一,能否保持行業領先,根本取決于科技創新的驅動力。
“我們公司擁有三大核心技術:金屬氧化物技術、銅配線技術和新型紫外光配向。”儲周碩介紹,3月18日,首款58吋5道光罩工藝面板液晶顯示屏采用的核心技術之一便是金屬氧化物技術。“5道光罩工藝路線的驗證成功,標志著我們在液晶面板顯示領域的技術、成本優勢進一步提升,為項目滿產、提質增效、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必將有力推動產品的高端化、品牌化。”
記者了解到,成都中電熊貓從項目建設開始就啟動了 5道光罩工藝研發。“相較傳統的6道光罩工藝技術而言,5道光罩工藝在生產成本和產品性能上具有明顯比較優勢。”儲周碩解釋,從 6 道光罩創新為5 道光罩,生產流程可以減少一次光罩循環周期,縮短 2 天以上生產周期,至少降低制造成本 5%,直線提升公司產能達 16.7%;光罩的數量由原來的6 塊減少到 5 塊,成本有效降低,生產循環的原材料成本也相應減少。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是產品保持市場競爭活力的源泉。目前,圍繞三大核心技術,成都中電熊貓收集、整理了近百項專利,在自主創新產品研發上助力“熊貓”成為“中國品牌”的標桿。成都中電熊貓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公司將圍繞三大核心技術持續加大創新力度,實現質量、效率、動力的三大變革,搶占市場先機,不斷增強競爭優勢。
“經過多年發展,成都新型顯示產業自主創新特色明顯,以成都中電熊貓為代表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提高了‘成都造競爭力和影響力。”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全省來看,2017年,四川電子信息產業全年增長15%以上,主營業務收入8113億元,居中西部第一,全國第七。
? 打造新型顯示產業生態圈
今年初,成都中電熊貓G8.6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有6家配套企業已集中開工。目前,南京熊貓PCBA、南京冠石科技、江友光電等一批關鍵配套項目已被成功吸聚入駐。“集中開工的6家配套企業主要是成都中電熊貓G8.6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的上游企業,將在偏光片、液晶膜片、新型導熱材料等方面為項目提供就地配套。”成都中電熊貓相關負責人介紹。
圍繞“龍頭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圈”的思路,經過近幾年的穩步發展,成都新型顯示產業呈現成鏈發展、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在成都雙流區聚集了成都中電熊貓等一批新型顯示領軍企業,形成了玻璃基板等上游產業,顯示屏、觸控屏等中游產業,電視、手機、車載顯示等下游產業的全產業鏈生態圈。
“2018年成都市新型顯示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突破300億元。同時,伴隨成都市新型顯示產業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項目投資穩中向好,預計2018年工業投資新增100億以上。”成都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液晶面板產業具有上下游產業鏈長的特點,重視原材料的國產化、本地化,聚集配套企業發展,實現液晶顯示產業鏈關鍵原材料和組件的就地配套,不僅可以進一步降低時間成本、運輸成本,還可以實現聯合開發,帶動上下游企業同步發展,提升液晶產品整體競爭優勢。
一塊屏帶動一個產業。預計到2019年上半年,成都中電熊貓G8.6液晶面板項目將帶動成都地區新型顯示及其周邊配套產業年產值預計達200億元,實現上下游產業產值500億元以上,為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夯實產業支撐,進一步促進中國電子新型顯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