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道里區榆樹中心校,哈爾濱 150000)
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數學也是離不開生活的。數學知識始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初級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它的原型。因此,面向21世紀的數學教學,我們的理念是:“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有;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如何把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呢?
在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同時他們對自己四周的各種事物又充滿著好奇。我們教師就要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教科書的教學內容,創設情景、引導思考,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例子,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掌握新的本領。
心理學研究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一課中,我利用“喜洋洋文具店”開張這一情節,巧妙而不留痕跡地引入新課,為順利傳授新知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學生們充分交流后,我繼續提問:“這么多文具,你們想買嗎?買東西得用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并告訴學生這是我們國家的錢,叫作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識人民幣。認識了這些新朋友,我們就可以到“喜洋洋文具店”購買文具了。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對數學產生了親切感。
“循環小數”一課的教學,首先同學們看春、夏、秋、冬自然景觀的視頻。美麗的景色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從四個季節周而復始,獲得了對“循環”含義的初步理解。接著,老師啟發說:“像這樣的事例,你們還能舉出一些嗎?”有的學生說:“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第二天又從東方升起,無休無止。”有的學生說:“每個星期都有七天,周而復始,無休無止。”老師接著說:“那么,數學中有沒有‘循環’現象呢? 請試算:(1)10÷3,(2)14.2÷22。”在計算和討論中,學生了解了循環小數的意義。讓學生聯系自然界中的循環現象,為“循環小數”的概念奠定了基礎。
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他們喜歡新奇的新鮮的東西,富有節奏的挑戰性的有趣味的課也許更能吸引他們的眼球。利用多種教學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表達。如:教學《分類》一課,我出示了課件,把掃除用具、喝水工具、課間活動用品、學習用品凌亂的放在一起,直觀形象地讓學生感受到“分類”的必要性。在經歷分類的過程中體會“分類”的思想和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在分類結束后,引導學生圍繞“大家是怎樣整理的,為什么這樣整理”這個問題充分發表意見,給學生的思考、探索與表達留下較大的空間,使學生把分類的思想和方法應用于現實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喜歡玩是孩子特別是低年級孩子的天性,我將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把學生平時常用的東西當作學具進行教學,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放飛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為學好這節課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總之,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東西。
數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具體表現在靈活運用之中,特別是小學數學,它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著其特殊的運用價值。能活學還不夠,還應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在學習了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及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之后,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我們教室(出示平面圖)的實際面積有多大。要計算教室的面積,我們先要測量出哪些長度的數據?在給出一定的數據后讓學生進行計算。計算中還會碰到怎樣處理一些沒有直接知曉的數據的問題。我們還讓每位學生親自測算一下教室實際面積。在這樣一個實際測算的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實際測量、計算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中用。
在當代社會無論做何種工作或解決何種問題,為了提高效率,都要講究策略。所以在教《求平均數》時,聯系班級中學生的實際身高,讓他們計算出小組同學的平均身高。同學們都先求出身高的總厘米數,再除以總人數求出平均身高。教師又問學生,如果組內同學的身高均在140厘米左右,能不能用另外一種方法求出平均數呢?經過熱烈的討論,學生們想出了另外一種方法:先求出每個人的身高與140厘米的相差數,多出的與不夠的相抵消后,求出相差數的和,然后再求出平均數,最后加上140厘米(或用140厘米減去),就得到了全組同學的平均身高,與原來的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相同。
以上是我在數學教學探索中的一些實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使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習變得有趣、生動、易懂,并會把數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使數學變得更有活力。
[1]陳素月.在低段數學課堂中如何進行生活化教學.2011.
[2]余露光.讓學生在玩中放飛思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分類》教學案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