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湖州市農機化工作始終圍繞服務鄉村振興和農業“機器換人”主線,在農機推廣、教育培訓、安全監管、作風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尤其是作為全市農業十大重點工作之一的農業 “機器換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是思想重視,加強領導。出臺《湖州市推進農業“機器換人”行動方案》和《關于深入開展“平安農機”示范市創建活動的通知》,將農業“機器換人”和農機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市農業局重點工作,統一部署,考核比拼。市縣農業部門成立農業“機器換人”和平安農機示范創建工作小組,深入農機工作一線,開展現場督查和指導,做好協調落實工作。二是落實責任,各級聯動。根據農業“機器換人”和農機安全生產工作要求,通過出臺農業“機器換人”政策文件和簽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明確各級政府和農機部門職責,強化屬地職責,健全五級聯動機制,借勢借力,全面推動農機化工作。三是樹立目標,明確任務。圍繞市局“三個年”活動要求,深入開展農業“機器換人”工作,對照浙江省農業“機器換人”和安全生產目標,確定農業“機器換人”和安全生產考核目標,落實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創建、農業部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和“平安農機”示范市創建任務,印發了《2018年全市農機化工作要點》,為全年農機工作指明方向。

一是圍繞創建,規劃布局。聯合市縣農機和產業部門開展農業“機器換人”調研,赴余姚市學習交流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創建工作,甄選具有較好農機化基礎的縣區、鄉鎮和基地作為示范創建對象,進一步擴大示范創建輻射區域。嚴格按照示范創建標準查漏補缺,提升農機裝備水平,2018年擬創建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縣1個、示范鄉鎮10個、示范基地20個,目前已進入初審測評階段。啟動主導產業“機器換人”示范創建工作,進一步解讀分解創建標準規范,落實安吉縣、長興縣和吳興區開展主導產業“機器換人”示范縣創建計劃。二是全面全程,高質高效。認真落實 《農業部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精神,以補短板、促集成、提質量為重點,大力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全面提升湖州市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在德清縣成功創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的基礎上,指導安吉縣開展示范申報創建工作,圍繞水稻產業,牢牢把握糧食生產功能區關鍵,以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規模大戶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機械栽植、聯合收獲、高效植保、產地烘干和秸稈處理等關鍵環節技術裝備,大力推進烘干中心、收儲加工中心和維修中心等農機化服務中心建設,新增農機綜合服務中心5個。三是定位環節,重點擊破。進一步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建設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15個。積極組織新機具新裝備演示觀摩,召開全市水稻機械化栽植和蔬菜產業“機器換人”現場會。加強蔬菜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重點突破蔬菜機械化栽植收獲薄弱環節。加大水稻機械化栽植推廣力度,2018年水稻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預計達86.49%,糧食批次烘干能力達到8 350 t。推進智慧農機裝備應用,支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引進示范自動化、智能化農機裝備,建成智慧農機裝備應用示范基地5個。
一是利用平臺,加大培育。努力構建一主多元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體系,認真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認定管理工作,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農機化應用人才。大力開展農廣校招生,加強學籍注冊、教學教務、技能鑒定、考試考務和畢業鑒定等工作,強化教學管理,提升教學水平,培養農機后備人才。大力開展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培訓,組織開展省市農用無人機、農機修理工和農機駕駛操作等職業技能競賽,培養農業“機器換人”實用人才。充分利用浙大湖州產業聯盟和農廣校等湖州特色平臺,為農機實用人才輸送新鮮血液。二是立足服務,培育主體。圍繞加快推進農業“機器換人”和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力培育發展農機作業社會化服務經營組織,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裝備實力,優化運行機制,提升服務能力,引導開展農機作業、統防統治、維修租賃等社會化服務,推進農機服務社會化、規模化和產業化。加強技術培訓服務,指導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應用、規范化標準化作業和維護保養,提高作業服務質量。已組織申報省級農機合作社示范社10家。
一是服務產業,重點攻克。2018年初以來,圍繞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創建工作,積極與產業部門對接,由原來重點扶持糧油產業向其他產業延伸,在2017年農機社會化服務調研報告基礎上,結合湖州實際,尋求產業關鍵環節突破,確定果蔬生產全程機械化和糧食產后加工為主要攻克方向。二是以點擴面,輻射示范。2018年湖州市開展農業“機器換人”全面提速專項行動,圍繞兩大攻克方向,在吳興區和南潯區遴選3家具有農機社會化服務基礎的農機主體,包括1家果蔬生產機械化服務主體、1家糧食產后烘干加工儲藏服務主體和1家糧油與果蔬綜合性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圍繞以項目促提升、以農機促發展,重點引進薄弱環節特別是符合社會化服務要求的新型適用農機裝備。三是建立體系,長效發展。圍繞3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在主體內部各自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運作管理體系,在確保人員組織的基礎上,配合適當的激勵措施,進一步調動農機操作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使更多的人參與到農機社會化服務中來,同時為服務組織帶來更好的收益。
一是健全制度,規范管理。結合農機產業轉型發展實際,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監管責任,健全各項制度,強化目標責任,創新管理方式。為全面推進農機監理業務規范化,規范和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印發了拖拉機和駕駛證業務2個內控工作流程,制定了農機經營主體6項內部管理制度和10個農業機械安全操作規程,部署健全責任體系、制度體系,指導縣區建立基層農機安全監管工作體系。二是督促主體,履行責任。組織了全市農機經營主體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大檢查,通過宣傳發動、自查自改、全面檢查和執法整頓,組織開展農機經營主體自查自糾、縣區專項檢查、市縣聯合督查,督促全市各農機經銷商、維修網點、專業合作社及生產作業大戶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健全責任體系、落實安全制度、執行操作規程。對110多家農機合作社進行了檢查,發現并整改了17個安全隱患,有效促進了安全生產。三是實地檢驗,夯實基礎。及時部署農業機械免費實地安全檢驗工作,各地重點對四大類農業機械開展免費實地安全檢驗,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臺賬資料,夯實長效管理工作基礎,共計檢驗農業機械850余臺。安吉縣組織專門力量、集中精力,分鄉鎮開展實地檢驗,并部署農機經營主體落實“七個一”活動,即簽訂一份承諾書、建立一套制度、制定一套操作規程、建立一套臺賬、開展一次檢驗、參加一次培訓和開展一次自查活動,督促主體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一是規范業務,改進服務。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服務承諾,改進作風、優化服務,認真執行農機牌證業務管理規定,落實“誰簽字、誰負責”問責制度,嚴格許可標準,及時受理承辦拖拉機及駕駛員業務,確保考試、檢驗、發證等程序規范。組織農機作業用油“三優一免”和跨區作業服務,與中石化聯合出臺農機作業用油優惠政策,累計惠及農戶169戶,發放跨區作業證96張。二是落實政策,助力發展。做好協調工作,指導縣區與財政部門完成2017年度農機購置補貼、報廢補償及更新補貼資金結算撥付工作。走訪調研農機合作社、生產企業和農戶農機化發展意向,宣傳農機補貼和“機器換人”示范創建政策,做好2018年補貼政策宣傳說明。制定下發《湖州市本級2018—2020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積極爭取市級推進農業產業興旺扶持政策融入農機裝備建設內容,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高補貼的精準性和指向性。加強與保險、信貸等金融機構合作,落實政策,加大扶持,引導開展農業機械保險。目前德清縣出臺農業“機器換人”專項扶持政策,安吉縣出臺農業機械50%保險額定額補貼地方政策,南潯區實施水稻機械化栽植扶持推廣項目。全市新增各類農業機械7 142臺。
一是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制定《湖州市農機宣傳教育工作計劃》,采用現場會、媒體、標語、展板和農機資料發放等形式,認真組織現場會、培訓班、農機質量月、安全生產月和“五聯五送”科技下鄉等活動,大力開展農機新產品新技術、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宣傳推廣,讓廣大農機從業人員進一步提升農機省工節本和安全責任意識,更好地選擇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讓廣大群眾參與到湖州現代農機化發展中來,進一步營造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高效全面全程和安全平穩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找準對象,創新方式。堅持面向農村、農機經營主體和農機大戶,通過田間地頭技術指導服務、農機購置補貼機具核查、拖拉機年檢年審、農機免費實地安全檢驗和安全生產檢查等,開展農機宣傳教育。依托基層農機片組和協會,借助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拖拉機駕駛培訓學校和農機生產經營服務組織等培訓陣地,組織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開展集中辦班、專題講座和警示教育,普及農機知識,提高農機從業人員安全和服務意識。三是把握關鍵,突出重點。以農業“機器換人”和“平安農機”示范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機各項重點工作,圍繞農機主推技術,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先進適用機具推廣現場觀摩、農機職業技能比賽、農機應急事故演練和示范創建培訓等多形式的活動,通過媒體擴大影響力,以農機經營主體為核心,進一步推動產業農機化服務水平。圍繞安吉縣農業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和南潯區全國 “平安農機”示范縣兩個國字號示范創建,把示范創建工作落實到鄉鎮,扎根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