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全市區域面積2 311 km2,地形以丘陵為主,四周群山環抱,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農業生產自然資源條件優越,擁有珍珠、香榧、茶葉等十大農業主導產業,有香榧林8 667 hm2、茶園近8 000 hm2,是全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綜合強縣,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獲“中國珍珠之都”“中國香榧之都”“中國無公害茶葉之鄉”“中國特產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等多個國家級榮譽。諸暨市也是全國首批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市,浙江省首批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創建縣市。近幾年來,諸暨市以“機器換人”示范創建為契機,強軟肋、補短板,主攻山地丘陵區域主導特色產業機械化薄弱環節,大力推廣應用適合山地丘陵作業的軌道運輸機等新型高效農機裝備,推進主導特色產業“機器換人”,全面提升全市農機化總體水平。
2017年,山地軌道運輸機械在諸暨市得到了全面推廣應用,目前全市利用農機新產品補貼政策推廣應用山地軌道運輸機械31條。軌道運輸機主要應用于香榧、茶葉、水果三個山地丘陵特色產業,其中用于香榧產業的占總數的50%以上,主要用于有機肥料及果籽的搬運。用戶經使用后普遍認為,山地軌道運輸機使用方便實用,工作效率高,減輕勞動強度,節省用工成本,“機器換人”效果最明顯,是山地丘陵地區農業生產推廣應用最成功的農業機械裝備。

丘陵山區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是農機化發展的短板,實現山地運輸機械化一直是山區農民所企盼的。自從山地軌道運輸機列入浙江省新產品補貼目錄后,諸暨市就利用各種媒體對山地運輸機械補貼政策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同時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多次與經濟特產站、家庭農場聯合會等部門聯合召開山地運輸機械作業演示觀摩會,擴大山地運輸機械推廣應用的知曉面,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這一惠農政策。
在實施山地軌道運輸機械新產品補貼政策的操作過程中規范補貼程序,正確把握好三個環節。一是把握好事前環節。因山地軌道運輸機械是現場安裝類的補貼產品,購機者在安裝前必須到農機管理部門備案登記,管理部門再落實人員對安裝場地及產業經營情況進行現場踏勘,對符合條件的才準許其安裝。二是把握好事中環節。在補貼產品安裝過程中,督促生產企業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配置、參數進行安裝;安裝結束后,管理部門落實2名以上工作人員對產品進行實地安裝確認,產品符合安裝要求的,購機者才可以辦理補貼資金申請。三是把握好事后環節。在產品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門定期對各個產品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為保證山地軌道運輸機械能安全高效作業,管理部門通過組織舉辦安全作業技能培訓、結合質量調查開展現場安全作業技術指導、簽訂安全作業承諾書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山地軌道運輸機械安全作業的管理,確保購機者嚴格按規范操作使用。諸暨市推廣應用的山地軌道運輸機械全部實現了安全高效作業,無作業事故發生。
在檢查中發現,有部分購機用戶不注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在使用中產生發動機啟動困難、部件損壞、小故障發生率高等問題。另有部分用戶注重日常維護,在發動機及貨架的機頭上搭建了避雨遮陽棚,在軌道上能定期添加潤滑油,及時檢查緊固軌道支架等部件連接,這部分用戶使用的軌道運輸機發生故障就要少許多。
分類分檔定額補貼機制致使不同廠家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在產品使用檢查中發現,部分廠家的產品部件已開始生銹,軌道連接處間隙增大,貨架行走時噪聲大、穩定性差;部分廠家產品零配件供應不及時,售后“三包”服務不到位。建議廠家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與檔次,如發動機采用電啟動方式,機車行走部件安裝智能遙控操作系統等;同時建議廠家設立區域性的“三包”維修服務點,消除用戶后顧之憂。

諸暨市推廣應用山地軌道運輸機械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全市山區農民對主導特色產業機械化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下一步諸暨市將緊緊抓住當前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新產品補貼政策宣傳力度,擴大山地軌道運輸機械在全市的應用面,全面推進農業“機器換人”。2018年諸暨市登記計劃要安裝的山地軌道運輸機械達50條以上,由于新產品補貼政策的實施時間較緊迫,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要求相關生產廠家在保證產品安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安裝進度,確保山地運輸機械新產品補貼政策規范有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