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文(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為了縮小與世界足球一流國家的水平差距,努力彌補中國足球運動員人數過少的缺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于2015年2月27日第十次會議上,審議并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其中一個中期目標就是,要實現中國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已經有了大幅增加。雖然數量有了明顯增加,而且很多青少年都有著嫻熟的球技,但對于這些青少年心理方面的培養還是容易受到忽視。本研究為了探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經常性的參加足球訓練以及一些重要比賽后,他們的運動成就動機與平時的訓練滿意感是否存在相關關系。生活滿意感可分為兩種:一般生活滿意感是對個人生活質量的總體評價;特殊生活滿意感是對不同生活領域的具體評價,訓練比賽滿意感可視為特殊生活滿意的一種,考察的是運動員對訓練比賽經歷的認知評價。成就動機是指人們在完成某個任務時,會竭盡所能取得成功的一種內部動因,即一個人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或者非常有價值的工作,不僅愿意去大膽嘗試,而且希望可以達到完美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阿特金森(Atkinson,1964)的成就就動機理論認為,廣義的成就動機分為兩種:一是追求成功的動機(Ms),表現為趨向目標的行動;二是避免失敗的動機(Mf),表現為想方設法逃脫成就活動,避免預料到的失敗結果。每當一個人面臨任務時,這兩種動機通常是同時在起作用。如果一個人追求成功的動機高于避免失敗的動機,那么這個人便將努力追求特定的目標;反之,會去選擇那些減少失敗機會的目標。當兩種動機力量勢均力敵時,便會感受到心理沖突的痛苦,因此,每個人的成就行為最終要受到這兩種動機的綜合作用所決定。它是心理活動動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非智力因素,在影響運動員運動成就的諸多因素中運動成就動機是主要因素之一,是近代動機心理學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選取30名焦作市實驗中學校足球隊的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該校的教練員進行訪談后得知,該隊每周會進行三到四次的訓練課,每個月都會進行兩次到三次的訓練賽或友誼賽。本研究試圖通過對這些足球運動員從比賽當中獲得的運動成就動機的了解,來對他們在平時訓練中的訓練滿意感進行相關分析。
(1)問卷調查法。
①初中足球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測量
本研究為了對該校的足球運動員進行訓練滿意感進行了測量,通過翻閱張力為和毛志雄教授于2010年編著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 (第二版)》,查找到訓練比賽滿意感量表(AMS),因為是該領域的專家編制的,所以具有可靠的效度。此量表為單維度共計6個條目,采用likert7級積分,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七個級別,6個條目得分累加為總分,分數越高,訓練比賽滿意度越高。
②12初中足球運動員運動成就動機的測量
采用張力為、毛志雄2010年編著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第二版)》的運動成就動機量表,該量表有23個條目,有兩個分量表,即追求成功動機分量表和避免失敗動機分量表。成就動機得分是用追求成功動機分量表減去避免失敗動機分量表。得分越高,說明成就動機水平越高。
目前學術界普遍使用內部一致性系數來4檢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通過spss的內部一致性檢驗分析,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635。問項數量小于 6個時(Peter,2002),內部一致性系數大于0.6,表明量表是有效的。該問卷發放填寫37份,有效份數為32。
(2)數理統計法。
對于回收上來的問卷,利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其進行相關分析處理。
該研究對被試足球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度總體狀況進行了調查和統計分析,根據表1的統計結果表明,這些足球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度得分最低分為24分,最高分為42分,總體平均分為35.34分,通過數據來看總體,參與調查研究的這些初中足球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度相對較高。

表1 訓練比賽滿意感
通過調查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接受調查研究的這些初中足球運動員,運動成就動機最低分為-0.05,最高分4.00,樣本總的平均值僅為1.98。由于《運動成就動機量表》是likert5級積分,中間分為3分,因此通過數據來看,參與調查研究的這些初中足球運動員運動成就動機相對偏低。

表2 成就動機得分統計表
通過回收上來的數據表3進行皮爾遜相關分析后發現(n=32),訓練比賽滿意感與成就動機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R=0.471),這可以說明當這些足球運動員的通過完成教練員布置的任務時,或者完成一場比賽,他們會從訓練和比賽當中有所收獲,從而使自己的精神或心理得到滿足,會喚醒更高的動機來促使他們參與到后面的訓練和比賽中。

表3 訓比賽滿意感與成就動機相關性
初中足球運動員處于青少年時期,正處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種發展不僅僅表現在身體的生長發育上,也表現在心理的逐漸健全,世界觀、價值觀的逐漸形成上。對初中足球運動員的運動成就動機水平及特點的考察,有助于加深對初中足球運動員整體心理發展的了解,以此為基礎加以正確的引導,有助于為高層次的訓練隊輸送高質量的人才。本研究從情緒的動機理論出發,探討了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對運動動機的預測作用。動機是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心理動因或內部動力,對人的行為具有始發作用、指向作用和強化作用。在實際生活中,如何培養和激發運動員,或者是在校學生的運動動機,是本研究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本次的研究調查可以發現,教練員或體育教師,通過適當地開展比賽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培養和激發運動員或者在校學生對于運動參與的熱情,從而提高他們的運動成就動機,使得他們能更加主動地投入到訓練以及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只是單純地進行訓練或者體育教學,時間久了便會使學生失去興趣,運動員或者在校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或者訓練,有很重要的因素是為了追求樂趣和展示自我,而這些是可以通過比賽來滿足他們,單純而枯燥的訓練時無法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運動隊要創新訓練模式,營造樂觀向上的訓練氛圍,采取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融合訓練的科學性與趣味性,降低運動訓練的單調感與枯燥感,讓運動員從中獲得訓練的樂趣與成長的快樂。此外,各運動隊也要根據運動員的實際運動技能水平,多設置任務定向的目標,多組織同一技能水平的運動員進行小組比賽,盡可能地創造各種機會讓所有運動員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采用積極反饋,肯定運動員在訓練與比賽中取得的點滴進步,從而增強運動員的積極情緒體驗,提高其運動動機水平。陳偉源等認為,目前,國內還沒有研究專門探討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與運動動機之間的關系。已有的相關研究主要探討的是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與心理疲勞、完美主義的關系。
該研究假設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和運動成就動機呈正相關關系,即訓練比賽滿意感得分越高,則運動成就動機得分也就越高,因為該校的足球運動員只有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有所收獲,無論是精神上的或者是物質上的獎勵,通過正強化來提高這些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從而使這些運動員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得他們通過訓練和比賽中的收獲來提高自己的運動成就動機。本研究以焦作市實驗中學32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作為被試,通過問卷調查,探討了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與運動成就動機的關系。研究結論主要為: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與運動動機之間具有顯著性正相關,訓練比賽滿意感對運動動機具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運動隊要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比賽滿意感,從而提高運動員的運動動機。由于受可獲得的調查對象人數的限制,本研究無法進行隨機抽樣,因此結論的普遍性尚有待今后相關研究的進一步驗證??傮w來講,隨著運動訓練時間的延長以及參加比賽次數得增加,初中足球運動員成就動機水平會有所提高,這與青少年心理發育特點基本符合。根據足球項目的發展規律,對于初中足球運動員的運動成就動機給予正確的引導,為校園足球事業培養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