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樂桂(湖南信息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51)
跆拳道的搏擊性很強,要求人具備勇猛善戰、敢打敢拼的素質,能夠培養堅韌向上的作風;講究禮儀修養以及完善人的性格;可以使練習者在行為規范和道德修養方面得到提高和發展。跆拳道的目標是迅速、有力、準確,這正是現代人應當具備的素質。合作性學習是目前世界范圍被廣泛使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作為一種古老的教育觀念和實踐,其源頭可以追溯到人類紀元初期。1806年合作學習小組的觀念從英國傳到美國,受到美國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并被廣為應用,最終于20世紀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了現代合作性學習理論。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及邏輯分析法對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對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的具體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評價方法及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結論表明:合作性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掌握和鞏固跆拳道技術技能,及培養學生的協助精神。
我們可以將合作性學習法界定為在一定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目標指導下,依據教學對象的生理與心理特點、教學條件、教學環境以及體育教學過程的特點設立和實施一系列合作式課堂的模式結構和程序。正是如此,我們在跆拳道教學上,要充分利用學生喜歡與同伴在一起活動的特性,培養學生在群體內相互合作的生存能力。要不然,就是放棄了使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這也是我們強調體育教學中運用合作性學習技能的初衷。
當前,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的影響,許多體育科研工作者已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從國內外眾多的文獻資料中表明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特殊作用,它對跆拳道叫徐的效果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對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進一步提高跆拳道到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興趣愛好,使學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跆拳道運動技能。
(1)文獻資料法;
(2)問卷調查法;
(3)邏輯分析法。
(1)合作性學習的概念。
合作性學習指的是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們在其成員能力各異的小型學習中從事學習活動。
(2)合作性學習的特征。
①共同目標是合作性學習的首要特征。無論從教師合作性學習的本身、目標的產生,還是從目標實現過程中的調整與堅持來看,都體現出了共同目標的特征。
②積極互依,合作性學習也體現了學生之間人際關系、合作性學習過程中各要素間的積極互依。合作性學習也是一種人際交往活動,只有學生之間形成相互信任、坦誠以待、彼此接納的人際互依關系,而不是個體間孤立無關,或者是對抗的人際關系,才能夠開展真正的合作性學習。
③個體責任,個體責任是確保學生主體實現團體目標與個體目標的重要保障。與個體化學習和競爭學習相比,合作性學習的目標實現包括團體目標與個體目標,而不只是個體目標,因而,合作性學習中的個體既需要承擔實現團體目標中的個體責任,也需要承擔實現個體目標中的個體責任。
④共同建構與個體化學習和競爭性學習更多的自我建構的特征相比,合作性學習充分體現了共同建構的特征。在合作性學習過程中,在參與者的互動過程中,通過交流、溝通、對話、辯論、反思、產生新觀點這些方式,形成了自我建構—沖突 (或支持)—反思—共同建構—自我重新建構的螺旋式上升的認知過程。
(3)合作性學習的目的。
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中來,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合作,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互相啟發,增加反饋調控機會,更是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的過程不再枯燥乏味。
(1)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的基本方法。
①小組成員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跆拳道技術動作的學習過程中綜合大家的意見和方法,形成統一的解決問題的途徑,最終集體練習。如在跆拳道橫踢動作的學習當中,小組成員對立思考如何練好橫踢這一技術動作的方法,并在小組內討論,最終綜合大家的意見,形成統一的練習方法,并按照最終的方法練習橫踢動作;
②小組內兩人結對,互相激勵和糾正錯誤進行練習,最終小組所有成員保持一致正確;如在跆拳道品式教學中,分成小組學習,小組內兩人結對,相互練習品式,并在練習過程中根據教師的動作要求相互糾正錯誤動作,規范動作,達到品式動作要求,最后小組合練,并且小組所有成員能夠保持一致的正確品式動作;
③小組成員獨立練習與其他成員不同的容,并將聯系內容傳授給其他成員,最終匯總成完整的跆拳道學習內容;之后小組成員將所學的的知識相互傳授,最終學到完整的跆拳道理論知識,完成教學要求;
⑤不同教學內容需教學方法不同,練習方法也不同;在不同的跆拳道教學內容中,合作性學習運用的方法也盡不相同,跆拳道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法;
⑥不同教學內容需教學方法不同,練習方法也不同;在不同的跆拳道教學內容中,合作學習運用的方法也盡不相同,跆拳道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法;
⑦其他。

圖1 合作學習不同方法的使用情況
從圖1可以看出,學生對與第一、第四、第五種練習方法的希望程度高于其他方法,說明學生比較贊成使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行跆拳道學習。
(2)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的教學模式。
學生自學:合作性學習的前提是個體學習,教師要根據跆拳道課程的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要突出動作重點和難點,每個學生圍繞教師設計的動作流程,自己也可創造新穎的動作自學、自練,場地器材可自行選擇。
組內討論: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個人自學所得,在小組內輪流討論讓學生體驗成功。小組討論時間要結合跆拳道教學內容和難度確定,一般以5-7分鐘為宜,每節課1-2次。
2.2 DC對Treg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 共培養后7 d,DC細胞組可見Treg比例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DC對Treg有顯著抑制作用,見表2,圖2。
組間交流:各組代表匯報小組結果,教師作為主持,啟發與引導學生補充、爭辯,對學生交流后仍存在的問題,教師作適當的講評。
自主練習:在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在,學生進行練習,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
技能展示:練習后,各組同學選出小組代表,展示自己的學習結果。同時發現同學們學習中還存在的不足或問題,并進行及時的指導與矯正。
統合評價:小組學習結束后,教師要進行評價,評價重點是小組活動的內容和質量,教師要對各小組學習進行評價,評價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著重于小組統合評價,對個體要分層評價。
合作性學習的運用,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有些內容應以自學為主,有些內容應以練習為主,有些內容以學生的討論交流為主,如在跆拳道的戰術練習當中,教師根據學生水平制定教學目標,學生根據教師要求自主學習跆拳道實戰戰術,教師合理分配小組,通過小組內討論,再在小組間進行交流,交換學習成果,最后教師進行綜合評價,最終完成戰術練習這一教學內容。
(3)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跆拳道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合作性學習時,要靈活,策略地加以運用,因為跆拳道教學活動是人的活動,是一個完全動態的認識過程,體育教學貴在繼承和創造,博采眾家之長,摒棄各說之短。所以要根據跆拳道教學的實際情況有策略地實施合作性學習的教育。
跆拳道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合作性學習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訓練學生“接受他人見解”的技能,培養其社交技能,并及時提反饋信息。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利用跆拳道學習過程中競爭機制因為合作性學習中,合作與競爭可以并存,競爭能提借供刺激,合作能提力量,團結能走向聯合,跆拳道教師在組織學生運用合作性學習的方法,應將競爭、合作和團結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教學的整體效果會更好。
(4)合作性學習在跆拳道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合作技能。
①提倡鼓勵學生在跆拳道學習中運用教師傳授的合作性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跆拳道的過程當中更多的接觸合作性學習的學習方法,循序漸進,學生就能掌握好合作性學習的技能;
②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互相啟發,在學習跆拳道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學習合作技能,并開發思維,創造更好的合作性學習方法,并適合于自己在跆拳道教學內容的學習。
在跆拳道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合作性學習策略,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也能有效地提高跆拳道教學效果,并且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突出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在跆拳道教學中大力推行合作性學習方法,培養學生交流和溝通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跆拳道教師全面掌握合作性學習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3)開發更多合作性學習方法,更好的應用于跆拳道教學當中,更廣泛的提高學生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合作性學習技能,讓學生更好的運用合作性學習方法學習跆拳道內容;
(5)開發更多的合作性學習的評價方法,讓合作性學習方法運用到跆拳道教學中所得到的教學結果得到更好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