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征 葉力
在貴州民間,流傳著“千年苗醫,萬年苗藥”的歌謠,有關苗醫苗藥的故事流傳甚廣。苗醫有哪些診療手段?療效如何?本期,貴陽中醫一附院疼痛科苗醫夏景富醫師為您展示苗族醫藥的神奇。
挑刺手法還患者光明
夏景富出生于黔東南州黎平縣的苗醫世家。他從小看到父母以刮痧、滾蛋、燒火灰水等療法治療中暑、腹痛、腹瀉及各種疼痛等病癥,中草藥更是在房前屋后隨手采摘,內服外治,解除了鄉親們的病痛。從小耳濡目染,高中時夏景富就從父親的言傳身教中掌握了苗醫挑刺療法的精髓。
1992年考入貴陽中醫學院中醫系后,每逢周末,夏景富就坐車到20多公里外的白云區沙子哨農場集市上去勤工儉學,用“挑刺術”為趕場的人治眼疾。此事源起于一次同學之請。夏景富的同班同學石某,有一居住在沙子哨農場的舅舅,因病雙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石某知夏景富能用挑刺術治療眼疾,便懇請他前去一試。于是,夏景富便利用周末為其舅舅治療。約20次后,他舅舅失明的雙目便獲得了0.1的視力。同學重見光明的舅舅欣喜萬分,得知夏景富一直靠勤工儉學籌措學費,便再三邀請這位“小醫生”利用周末到沙子哨集市上行醫,他免費提供食宿。
夏景富說,苗醫挑刺療法治療眼疾效果明顯,“不光是近視,還有眼底黃斑,視網膜病變、脫落等等,西醫已經放棄的眼病,挑刺都‘撿了回來。”
挑刺由我國傳統醫學九刺中的“絡刺”發展而來,由醫者在患者背部找到反映點,進針挑斷其纖維,通過刺激相關穴位調理視神經。夏景富的挑刺手法主要習自父親夏永熙,有其獨到之處。朱女士是夏景富的患者之一,她雙眼700度近視附加右眼50度散光,兩次手術均告失敗。然而她僅僅接受了四次挑刺治療,視力就有了明顯提升。“一天晚上看電視時,我驚喜地發現,自己居然能看清電視熒屏上的小字幕了!”
“滾蛋”退燒獨具特色
刮痧是傳統中醫外治療法之一,早在唐代就有人用苧麻刮治痧病。而苗醫素有“百病由痧起”之說,遇到一般病情,刮痧是苗醫的首選療法。在外行人眼中,最神秘、最具特色的苗醫刮痧手法莫過于滾蛋。
曾有一名4歲小女孩持續高燒數日不退,最高接近40度,輸液治療收效甚微。她被父母抱進夏景富的診室時滿面通紅、精神萎靡。夏景富見狀趕緊叫家屬到市場買來雞蛋,在她周身上下“滾”了一遍。半個小時后,小女孩高燒退去,又活蹦亂跳起來。“小孩子承受不了刮痧,就用蛋來滾。”夏景富介紹,“滾蛋給小孩退燒在農村非常普遍。小兒夜驚、挑食、厭食,‘滾蛋都可以治。”
夏景富介紹,苗醫滾蛋療法有生蛋、熟蛋之分。醫院里不便煮蛋,他所用是生蛋。而滾熟蛋是把雞蛋煮熟,剝去蛋殼,挖出蛋黃,塞進一枚銀戒指,用白布包住整個雞蛋,蘸艾葉水,試溫合適,就可從頭到腳,輕輕刮擦太陽穴、百會穴、印堂、手心、足底等部位。滾蛋之后,取出銀戒指,戒指會呈現出紫、紅等不同顏色,夏景富說,看一眼戒指的顏色就能知道小孩是熱病還是寒病。
神奇止痛的弩藥針
弩藥針,又名“糖藥針”,是苗醫的獨有療法,主治各種痛癥。先以多種具有驅寒除濕、舒筋活血、通絡止痛等功效,卻又劇烈毒麻的藥物(鮮)榨汁,將藥汁置放陰涼通風處晾曬成膏狀,然后收藏于瓷瓶內備用。
“我們用針先沾藥,將針刺射到治療的部位,再拔罐,藥物從皮下送入人體皮肉與經脈之中,發揮解毒、散寒、舒筋活血等作用。”弩藥針療法針上的藥,多以苗藥“馬傷狗幫”等十余味苗藥來浸泡藥酒,此藥在黔東南州黎平縣當地有“強盜藥”之稱,對跌打損傷、活血止痛、祛風除濕都有很好的療效。
在民間,直接用竹片彎成彎弓,用幾根繡花針扎在筷子頭上,然后用線纏好當箭,搭在彎弓上,將少量的藥擦于針尖,射進疼痛的部位。“比如,我們家就用弩藥針療法治療淋巴結炎,用針沾一點煙桿里的煙油,直接射一針,一次就會消炎消腫。”夏景富說。
祖國醫學博大精深,民族醫藥自有絕技。談及苗醫藥的發展,“如何保護、發掘、整合、創新苗醫藥,值得深思,任重而道遠。”夏景富說道。(來源:《中國中醫藥報》,貴陽中醫一附院宣傳科供稿)
本期嘉賓
夏景富,副主任醫師。從事中醫、針灸、民族醫藥等臨床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擅于利用中醫、民族醫藥治療肝病、腎病、心血管疾病、風濕骨病、頸肩腰腿痛、痛風等慢性病或疑難病的診治。現任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學術骨干。
坐診時間:貴陽中醫一附院治未病中心(疼痛科門診)
每周一至周六上午;每周一至周三、周五下午
咨詢電話:1809619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