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地震這樣的突發狀況,怎樣才能快速救援,為遭遇災難的人們提供庇護所呢?無數設計師曾提出過無數方案,而設計師Damian Granosik等人給出了新的思路——一棟被壓縮成小包的大樓。好處顯而易見,在工廠預生產的整棟大樓外墻采用織布材質,骨架和地板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并能整個堆疊在一起打包運輸,方便在需要的時候通過空運等方式快速投放,然后在需要部署的時候,通過氦氣球對其進行吊裝,一頭吊起,讓大樓一層層展開,并對其中的骨架和地板進行裝配,最終實現整棟大樓的快速“建造”。聽起來,這不像是在建大樓,更像是在電腦上解壓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