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凡 ,栗俊杰 ,2
(1.燕山大學 河北省公共政策評估研究中心,河北 秦皇島 066004;2.邢臺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邢臺 054000)
在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構建中,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在推進開發發展中的基礎作用和思想輿論的引導作用,要深刻認識宣傳也是生產力的道理,樹立把宣傳工作搞好就是為推進經濟改革和社會轉型提供動力的理念,牢固樹立宣傳輿論在開放型經濟構建中和在開放型社會營造中的生產力效應。對于一個企業或一個產業發展,積極的宣傳和正面的輿論會極大地引領企業或產業的快速騰飛和轉型升級,消極的宣傳和負面的輿論,可能會扼殺一個企業或產業的發展進步。河北省宣傳部門要運用信息優勢和媒體功能,加大針對國際化企業、國際化經營、國際化營銷、國際市場、海外投資、國際化人才的相關報道,為河北省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國際化提供信息服務。要發揮政府引導功能,轉變宣傳策略,在援外工作中加強針對中國員工的宣傳培訓計劃。
河北省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或民營企業仍然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等老問題,河北政府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進一步優化河北省企業融資環境、確保其健康發展,建議設立專門的針對河北省企業國際化發展的省市管理機構或引導組織以緩解河北省企業在國際化競爭中的不利形勢,為企業提供融資、培訓、信息以及管理咨詢服務。
首先,支持企業直接融資。除了需要進一步落實好民營企業在境內外主板或創業板、新三板及石家莊股權交易所掛牌上市獎勵等政策外,還需要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轉板,并享受差額資金補助;推動有實力的民營企業進行并購重組和借殼上市,對通過借殼上市或將外地上市公司遷至河北省的企業視同首發上市,享有同等資金補助;加大政府股權投資基金整合和運作力度,建議在河北省投資比例降至60%,支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前,河北省執行的標準為80%以上,基金管理公司顧慮較多,擔心難以挖掘出好項目);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機構發展,引入各類社會資本,提高融資供給能力;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券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其次,支持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方式。借鑒貴州、廣東等省的經驗做法,推廣動產、倉單、股權、知識產權、商標、政府采購中標合同等抵質押方式對民營企業進行融資。金融機構要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解決民營企業續貸難、放貸標準不一致等問題。
最后,完善企業信用貸款體系。要不斷完善企業信用貸款體系,使企業在無抵押物的情況下能夠應用企業信用進行貸款。一是建議對創業者的小額貸款通過個人征信評價體系來發放低息貸款。二是早期所進行的資產評估和目前的市場價格相差十幾倍,建議企業對自身資產進行重新評估,并按照重新評估的價值向銀行申請貸款,以獲得更多的融資支持。三是設立貸款風險補償金,當小微企業遇到貸款償還困難時,能夠通過政府資金先行代償,消除銀行對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的后顧之憂,使銀行能夠愿意給予企業貸款,完善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金融生態。四是可試行建立“守信用企業白名單”,通過對信用度高的企業可獲準得到高額度貸款激勵的措施,激發企業在當地落戶和擴大生產的積極性,遏制本地企業外向投資傾向的“原始”動力。
企業要實現國際化經營,就需要熟悉國際化經營、通曉國際化發展戰略的人才。為此,要大力實施河北省企業國際化人才的“引培戰略”,即對企業國際化人才采取引進外智和內部培養相結合的戰略。所謂引進外智,是指各級政府要引導河北企業與那些國際化人才豐富單位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出臺國際化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國際化優秀人才加盟。所謂內部培養,是指河北省各級政府要大力幫助企業建立起內部選拔培養人才的科學機制,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和用人機制,達到事業留人、待遇留人和情感留人的三結合。
企業只有不斷的技術創新,盡力拓展核心技術和開發核心產品,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一個企業是否有效地開展技術創新,是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也是河北省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重要保障。政府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推進河北省企業集群式國際化發展,建立河北省企業之間緊密分工協作,形成以專業化生產為主調、以精細商品為前陣、以技術創新為目標的河北省企業競爭合作的格局,并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用地集約、生態環保”的原則,推動上中下游河北省企業分工協作,形成以品牌企業為主導、專業市場為導向的產業集群。河北省各級政府要鼓勵和幫助有實力的河北省企業建立自己的研發機構,鼓勵河北省企業與有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或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合作,共同進行有關技術的開發。
為了促進河北省企業國際化發展,河北省各級政府應及時制定和修訂相應的政策法規,進一步加強稅費改革,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根據實際情況,對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以降低河北省企業出口成本,盡快制定河北省海外投資促進與保護方面的法規,解決河北省海外投資急需的法律保障問題,鼓勵企業高度重視和深入把握國際法和投資國法律法規,充分利用我國簽署的近百個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和己經加入的兩個國際公約《解決國家與他國國民間投資爭議公約》、《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積極保護河北的海外投資利益。應用“一帶一路”機制和WTO機制,提出并爭取有利于河北省企業的國際規則,在國際化多邊談判中發揮積極作用,為河北省企業“走出去”謀求更為有利的外部環境。
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法治方面,河北省各級政府要簡化對外直接投資的審批環節,加強政府的管理與協調職能,完善海外投資統計制度和海外企業信息披露制度。河北省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制定規章制度引導和規范海外投資企業行為,提高河北省企業的當地認同度。
河北省應將河北省企業國際化發展提升到統籌河北省全域開發型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制定《河北企業國際化發展戰略規劃》,實施品牌和技術先導戰略,助力河北省企業在國際化發展中抗擊、化解政策風險和經營風險的能力。為此,建議中共河北省委和河北省政府有關部門成立一個專門研究機構或引導成立智庫,專題研究企業國際化成長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根據研究結果定期的向政府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河北省各級政府要采取積極主動的舉措,幫助河北省企業采用適合自身發展的國際營銷策略,科學合理的采用利基策略、市場緩沖策略、升級策略、聯合策略、網絡營銷策略和綠色營銷策略等市場經營策略,來規避和化解經營風險,減輕企業負擔和損失,獲得最大利潤。
河北省各級政府應幫助河北省“走出去”企業實現跨文化融合。一是實施本土化發展策略。盡快使得海外子公司與當地的社會文化實現融合、發展成為當地企業,成為當地群眾所接受的企業。二是實施多元文化融合策略。重點是找準中國企業文化與當地文化的有機融合。三是實施價值整合戰略。中國企業和中國員工的三觀價值,需要在遵從、尊重當地企業、當地人民的基礎之上,實現協同實現統一。四是實施跨文化培訓戰略。通過教育培訓、員工教育,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既感受不同文化的挑戰,又找出和抓住不同文化所帶來的給予,實現自我革命,實現工作合作、生活互助。
河北省政府有關部門要采取及時有效舉措,幫助河北省企業在國際化戰略選擇上,能夠依據自己的詳細狀況,選擇靈活多樣的國際化經營戰略。例如,通過與跨國企業合資,實施合作生產經營戰略;通過特許經營和運用授權商標等,實施技術拓展戰略;通過與大企業聯盟,參與全球制作網絡,以及海外上市的途徑,實施海外聯動戰略;通過集群化運作,實施集群化發展戰略;借助海外華人的企業網絡,實施“走出去”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勇于、善于運用“一帶一路”建設機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施市場空白目標國或目標地選擇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