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通信網光纜監測系統應用條件的不斷變化,對其規劃與設計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其相關課題展開深入研究與探討,以期用以指導相關工作的開展與實踐?;诖耍疚膹母攀鱿嚓P內容著手本課題的研究。
電力通信網光纜分配監測系統由上位機監測系統、通信網絡系統、監測站系統三部分組成。其中監測中心、客戶端組成了上位機監測系統。上位機監測系統連接監測站,采用TCP/IP協議。
光纜分配監測系統工作原理如下:光纜線路的自動監測由監測站實施,同時對光纖傳輸損耗變化進行跟蹤。對光纜線路光功率的實時監測由光功率監測模塊實施。由于斷線等故障,當監測到光功率比設定的閾值低時,控制模塊完成光纜線路切換,同時發出告警。數據采集器件分布在光纜線路中,它將光纖基礎數據發送到監測中心,同時分析并存儲數據,反饋光纜運行狀況給遠程終端,這樣故障就能被及時發現。用戶可根據權限對歷史告警信息、切換信息進行查看。光纜線路切換由遠程控制監測站負責,通過實時監測光纜線路,能對光纜線路傳輸劣化情況有所察覺,從而降低光纜阻斷的發生率。
光纜監測模塊主要包括實時監測、點名監測、周期監測,光纜監測可進行歷史告警信息、切換信息查詢、條件查詢等。告警與故障處理模塊主要包括告警設定、告警通知、告警處理、故障定位、故障分析、故障記錄、故障恢復等。該模塊可處理預告警線路、監測站延緩,切換預告警線路、控制監測站,進行周期性監測光纜線路。資源管理模塊主要包括線路管理、電路管理、設備管理、拓撲管理,該模塊利用TCP/IP協議連接客戶端與監測中心的通信,當客戶發出請求給服務器,請求收到后,服務器提供相應服務。統計分析模塊主要包括光纜性能和設備性能,該模塊為監測中心的核心處理模塊,拆包解析監測站發的信息,并執行相應命令。GIS模塊實質是進行系統的維護,進行輸入數據、存貯數據、編輯數據、管理數據、空間查詢、可視化輸出等。
GIS軟件系統具有五個功能,分別為數據輸入、數據存貯和管理、數據編輯、可視化表達和輸出、空間查詢和分析。
建立GIS數據庫必須要進行數據輸入,即輸入地圖、統計、物化遙、文字報告等數據,然后轉換成可處理的數字形式。包括圖形數據輸入、GPS測量數據輸入、柵格數據輸入等。數據編輯由兩部分組成,即屬性編輯、圖形編輯。圖形編輯包括圖形整飾、圖形變換、圖幅拼接、投影變換等。屬性編輯通過結合數據庫管理完成相關功能。數據的存儲由空間及非空間數據存儲、修改、更新、查詢、檢索組成。GIS的核心是進行空間查詢并對其分析,地理信息系統包括空間檢索、空間拓撲疊加分析、空間模型分析三部分??梢暬磉_通常以人機交互方式進行,根據圖形數據信息密集度對顯示進行放大或縮小。
光纜分配監測軟件整個系統的操作系統為Windows2012Server,選擇SQLServer2012進行數據庫開發,并配合操作系統實行無縫連接,采用VB進行前臺開發,在光纜分配監測中心選擇IBM服務器進行相關工作,工作站、數據庫服務器選擇的方式為客戶/服務器。使用MapinfoProfessional12.0作為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平臺,開發工具使用MAPX5.0來實現。光纜分配監測軟件整個系統由數據庫系統、光纜監測系統軟件、地理信息系統GIS、資源管理軟件等組成。
光纜資源管理系統由三層組成,分別為數據存儲層、界面層、邏輯處理層。在光纜資源軟件系統的體系結構模型中,包含三個組成部分:資源管理客戶端、資源數據庫、應用服務器,地圖功能通過對GIS服務器地圖信息的調用實現。對通信網絡資源數據的存儲,以及對資源管理系統中各種系統信息的存儲均由數據存儲層完成。界面層主要提供各種功能界面給系統用戶。處理網絡資源統計調配、分析等邏輯業務由邏輯處理層完成,軟件系統具有較好的重用性、可調整性、維護管理較容易等優點。
在光纜網資源管理系統的數據存儲層中,數據庫存放全部數據,數據存儲層中包含一系列數據表,這些數據表用量存儲各類資源對象,同時,系統運行、管理一些需要的數據。這樣保證數據庫安全,降低了復雜度。系統全部界面功能由界面層負責實現,界面功能由各種資源維護、管理、統計、查詢、調配、圖形化展現等組成。
在光纜分配監測系統中,當用戶到監測網絡登錄后,通過訪問客戶端軟件可完成監測站預告警光纜線路切換工作,進行遠程控制。系統實現了對光纜實時監測,通過智能切換光纜線路實現告警和預警。通過監測光纜線路光功率,實現線路智能切換,同時分析告警信息并進行處理。監測中心服務器對監測站發的信息進行分類,并儲存到數據庫,為客戶端提供登錄請求,用戶信息更新,信息查詢等服務。客戶端實現界面交互,完成告警信息查詢,根據預告警實現光纜線路的智能切換。通過GIS功能模塊實現光纜線路系統智能分配的實時監測。
通過對電力通信網光纜監測系統規劃與設計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該項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賴于對其多項影響因素與關鍵環節的充分掌控,有關人員應該從客觀實際出發,充分利用既有優勢資源與條件,研究制定最為符合實際的設計實施方案。
[1]郭潤珍.張家口區域電力調度軟交換網絡的構建[J].華北電力技術,2016(21):88-89.
[2]任敬斌,楊振偉.電力通信監測技術在電力通信網中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5(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