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睿妮 張興娟
(河南省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河南洛陽 471000)
思維導圖(mind map)又稱心智圖,是由英國的東尼·博贊(Tony Buzan)創造的思維記憶工具。它有異于傳統的知識框架和知識網,能反映人類大腦的發散性思維。思維導圖由一個中心主題和若干分支構成,由中心主題經思維發散得到不同的分支,分支上標注關鍵詞,一級分支上再衍生二級分支,從而表現一個核心及其外延之間的關聯。思維導圖借助豐富多彩的顏色、圖案和符號,使內容清晰、形象、直觀。在繪圖過程中能充分調動左腦負責的數字、詞匯、順序、列表、邏輯、分析,以及右腦負責的想象、節奏、空間、整體觀念等大腦功能,給予大腦較強的刺激,利于形成深刻記憶,提升思維質量,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思維導圖不僅外在美觀生動,最大的優勢即在于此,這便是運用思維導圖的關鍵原因。
生物學學習的一大難點是知識點繁雜瑣碎,難以梳理,而運用思維導圖可將生物學知識分類逐層歸納,從而構建清晰有序的知識框架。首先,根據知識形式的不同特征,大致將知識分為3種:點狀知識、線性知識、網狀知識。然后將點狀知識串聯成線,利用線形知識構建成網絡體系,最終構筑生物學知識體系。
為了更好地說明思維導圖的優勢作用,筆者在學習過程中,運用iMindMap軟件對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內容進行繪圖,本文提供幾個較為典型的案例,并進行簡要分析。

圖1 “細胞器”的思維導圖
所謂點狀知識多是簡單的單個知識點,具有較高的獨立性,大多數零散知識點都可作為點狀知識點,例如組成細胞的分子(蛋白質、核糖等)、細胞核(膜)、神經細胞的結構等。針對這一知識形式,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應尋找各個點狀知識的共性作為中心主題,然后將各個點狀知識作為主分支,在次級分支上注明其不同之處或是共同之處,這樣就使聯系與差異一目了然,使分立的點狀知識相關聯,使不同知識間的對比鮮明清晰。以不同細胞器的結構、功能、作用及聯系為例如上頁圖1。
圖1將細胞器作為中心主題,不同的細胞器例如線粒體、葉綠體等各個點狀知識做為主分支,在次級分支上分析各自的結構和功能特點,清晰形象地展現了不同細胞器間的結構與功能聯系,例如圖中從線粒體開始順時針方向排列的5種細胞器差異性較大,而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三者之間在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與加工過程中則具有較為緊密的結構和功能聯系。
相較于點狀知識,線形知識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按照明顯邏輯順序發展的,具有按步驟順序發展,以及前、后聯系緊密和關聯性較強的特點。高中接觸到的大量知識都是線形的,某一生理活動或是一個生物技術操作就是典型的線性知識,例如神經調節、光合(呼吸)作用、有絲(減數)分裂、物質的跨膜運輸、植物組織培養,以及動、植物細胞融合、基因工程等。它們都具備流程特點,可以自身作為中心主題,以各個過程或階段作為分支,分支按照時間或操作順序順時針排列。以人類體液免疫過程為例如圖2。

圖2 “體液免疫”的思維導圖
體液免疫是人類免疫調節中的特異性免疫過程,分為感應(識別)階段、反應(活化)階段和效應階段3個階段。圖中按體液免疫的發生順序由右上方順時針排列,從而體現這一生理過程的主要內容及邏輯順序。起初是感應階段,病原體經吞噬細胞處理暴露抗原,再傳遞給T細胞,刺激其產生淋巴因子;其后是反應階段,B細胞受淋巴因子刺激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最終是效應階段,抗體與病原體結合,抑制病原體繁殖和黏附人體細胞,形成沉淀最終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記憶細胞在再次接觸病原
體時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抗體。
網狀知識顧名思義即為網絡狀的知識,可以是一個章節甚至是一本書的內容,是將點狀、線形知識匯集總結而成的結果。例如細胞的生命歷程(包括“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變”等內容)、基因工程(包括“目的基因的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目的基因的導入、目的基因表達的檢測”等內容)和遺傳物質的傳遞(包括“DNA的復制、轉錄和翻譯”等內容),以及傳統發酵技術(包括“釀酒、制作腐乳和泡菜”)等知識,都很適合用思維導圖構建網絡化的知識系統。這樣復習一個章節的整體知識板塊時,就能運用前期點狀和線形知識的成果,將章節知識合并整理,點連成線、線織成網,實現知識的靈活連接、深刻理解,進而構建有機知識網絡。以生態系統為例如圖3。

圖3 “生態系統”的思維導圖
在學習完“生態系統”這一章后,可將相關的點狀知識作為主分支串聯成網絡。相關內容包括生態系統的定義、結構、功能(含“能量流動、物質循環與信息傳遞”)、穩定性等。以網絡化形式構建整個生態系統的知識體系,可更好地從宏觀角度展現各個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使理解更為深入透徹,同時也有利于更全面把握和記憶知識。
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可將高中生物學中的大部分知識整理歸類,使知識之間建立廣泛的連接,呈現完整的生物學科“點、線、面”三位一體的知識體系,有效避免知識點遺漏、混淆的現象,很好地解決因知識點繁雜而帶來的記憶不牢固或記憶混亂等問題。筆者自身體會,在運用思維導圖之前,隨著學習內容不斷增多,學習周期越來越長,學習之初記憶清晰的知識開始淡忘,知識點發生混淆,記憶比較淺顯死板;在運用思維導圖之后,知識在腦海里呈現一幅幅鮮明生動的 “圖畫”,就像放映電影一樣,且記憶長久牢固,理解也更加深刻。此外運用思維導圖還能使學習者更好地鍛煉思維能力,從而在解題方面也能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