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師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糾紛,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卻覺得是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個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啊。
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蕓芝先生。
現在回想起來,她那時有十八九歲。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里,她是一個溫柔、美麗的人。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么善于觀察這一點啊。在課外的時候,她教我們跳舞,我現在還記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們帶到家里和女朋友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園子里,她還讓我們觀察蜜蜂;也是在那時候,我認識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愛詩,并且愛用歌唱的音調教我們讀音。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讀詩的音調,還能背誦她教我們的詩:
圓天蓋著大海,
黑水托著孤舟,
遠看不見山,
那天邊只有云頭,
也看不見樹,
那水上只有海鷗……
今天想來,她對我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是有著多么有益的影響!像這樣的教師我們怎么會不喜歡她?怎么會不愿意和她親近呢?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握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還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來,在那時卻占據過我的心靈。我父親那時候在軍閥部隊里,好幾年沒有回來,我和母親非常牽掛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親常常站在一張褪了色的神像前面焚起香來,把兩個象征記號的字條卷著埋在香爐里,然后磕了頭,抽出一個來卜問吉兇。我雖不像母親那樣,也略略懂了些事??墒?,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對派”們,常常在我的耳邊猛喊:“哎喲喲,你爹回不來了喲,他吃了炮子兒!”那時的我,真好像死了父親似的那么悲傷。這時候蔡老師安慰了我,批評了我的“反對派”們,還寫了一封信鼓勵我,說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一個老師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糾紛,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卻覺得是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個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啊。
每逢放假的時候,我們就更不愿意離開她。我還記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邊,看她收拾這樣那樣東西的情景。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覺察,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那么依戀!至于暑假,對于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么漫長!記得在一個夏季的夜里,席子鋪在當屋,旁邊燃著蚊香,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親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師……”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塊席子,我已經走出六七尺遠。母親把我拉回來,勸說了一會,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師啊!至今回想起來,我還覺得這是我記憶中的珍寶之一。一個孩子純真的心,就是那些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的?。∈裁磿r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可惜我在原校沒上完初小,就轉到縣立五小上學去了。從此,我就和蔡老師分別了。(來源:《魏巍散文》,本刊有刪節)
相關鏈接
我國古代教育的教學原則
啟發式原則 在世界教學發展史上,啟發式原則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安粦嵅粏?,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薄把晕醇爸裕^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教師要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孔子善于啟發誘導,獲得弟子對他的稱贊:“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循序漸進原則 老子說:“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苯虒W“為道”和知識的學習,既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細到大,由低到高的過程。
因材施教原則 孔子很重視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相長原則 教學相長,即教與學的相輔相成。《學記》寫道:“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p>
量力性原則 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王陽明說,在教學中對學生要“量其資稟”“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知行合一原則 王陽明認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戍。即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是同一過程中相互滲透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的。(晚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