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疾病的類型有很多,若能早發現,早干預,對于促進腦部健康,有著積極的意義。
科普篇
大腦亞健康應引起重視
據專家介紹,腦健康受損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大腦出現病故,如腦卒中、腦炎等;一種是大腦“亞健康”,這些人一般在醫院檢查后,大腦無任何明顯疾病,但是就會出現疲勞、反應能力降低、記憶力下降、不容易集中精神等癥狀。
大腦“亞健康”是由于精神壓力長時間積蓄,大腦超負荷運轉,妨礙了大腦細胞對氧和營養的及時補充,使內分泌功能紊亂,從而導致腦疲勞,引起“亞健康”癥狀甚至患病。“大腦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容易患腦血管疾病。
睡眠障礙也屬于腦健康范疇
說起睡眠障礙,人們一般認為就是失眠。其實,睡眠障礙的內容很多,最基本的就是睡得太多、睡得太少和不正常睡眠三大類,這都屬于腦亞健康狀態。
睡得太多主要指在什么情況下都可睡著;睡得太少主要指失眠,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主重要的判斷方法——是否存在“次日的殘余癥狀”:次日有殘余癥狀,如頭暈、疲乏、困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等;不正常睡眠包括睡時磨牙、遺尿、夜游、夢囈、夜驚等,這些癥狀以小孩為多,年齡大了基本上會自動好轉,但也有部分病人需要治療才能康復。
大腦健康隱患最可怕的是腦中風
在我國,每年新增腦中風患者約200萬人,腦中風有著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三高”特點,平均每12秒鐘就會出現1名腦中風患者,每21秒鐘就有1人死于腦中風。避免腦中風的發生,或者說降低腦中風的風險,首先要避開病理學的危險因素,即預防或管理好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其次要定期監測自己的頸動脈、椎動脈等。
體檢篇
哪些情況需要做腦健康檢查?
年齡40歲以上者:處于“亞健康”狀態者;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者:三高者、動脈硬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小中風)、代謝綜合征、長期吸煙、長期飲酒者;有肢體無力或麻木者(包括短暫無力或麻木):頭痛、頭暈者、耳鳴者:情緒不佳、睡眠不好者;記憶力下降者有頸椎病者。
腦健康檢查什么?
腦體檢除了需要常規的一般檢查:血壓、血脂、血糖、體重等外,對于腦的檢查主要有顱神經的檢查和軀體神經的檢查。
顱神經檢查一般包括眼,耳。眼是大腦的窗口,眼球的運動是否異常,眼底的血管是否正常,眼底是否有水腫,都可以提示顱內神經和血管有無損傷,腦血管有無硬化、狹窄。顱內壓力有無增高。聽力:有無耳鳴,聽力下降等等。
軀體神經的檢查主要是軀體的運動和感覺有無異常,比如:有無四肢無力,走路不穩,身體的發麻,疼痛、冷熱感覺的減退,等等的檢查。主要的檢查方法有:內分泌激素的檢測,頭顱CT,頭顱的核磁共振(MRI),頸動脈B超。
鍛煉篇
挑戰游戲有助于保持腦健康
數獨游戲很值得推薦,因為它們是體質運動,隨著年齡增長,它們能確保大腦健康。美國研究人員對26名志愿者的研究發現,每天玩30分鐘俄羅斯方塊游戲,3個月后其大腦的掃描結果顯示,大腦中負責處理復雜運動、視覺、聽覺、觸覺等的大腦皮質增厚。科學家表示,俄羅斯方塊、數獨游戲等挑戰性游戲可刺激大腦相應部位的皮質增長。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大腦中一些區域的運行效率。
定期適度運動讓大腦更加快樂
首先,要遠離讓大腦疲勞的因素,在征得醫生同意后,進行適度運動既有益于身體健康又有益于認知健康。研究發現,經常性有規律的適度運動,可使大腦海馬區域細胞增多,令思維、感覺和反應更敏捷,讓人更聰明。要想有效果,每次運動時間必須持續30分鐘以上,定期運動,快走、慢跑、游泳、練瑜伽和騎自行車等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只有堅持適宜的體育鍛煉,才能增強心肺功能,獲得更多的氧。當身體有個良好的狀態,大腦也會更快樂。
積極接受新事物使大腦永葆青春
人的大腦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總是無止境的,對新知識、新思想及新體驗的渴求猶如海綿吸水,使大腦處于活躍狀態。因此,無論年紀多大都應該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使大腦永葆青春。
提醒:對于大腦健康,預防意識和及時治療非常重要,實際上就是爭分奪秒搶時間,發現病情,應盡量趕快到專科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