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加快,一些工業污水及生活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導致地下水水質被污染,再加上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具有一定難點且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總體思路進行簡要闡述,通過開展高效的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地下水資源、將污染降到最低。
關鍵詞: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污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1.004
1 前言
地下水作為重要資源之一,在維持經濟發展、保障居民生活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加快,一些工業污水及生活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導致地下水水質被污染,再加上地質條件的復雜性等自然、人為的多種因素影響下,出現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質惡化等諸多現象,制約了我國的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致此,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這些規范導則為地下水環境的評價提供專業化、規范化的指導依據。
2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
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作用:通過對地下水水質指標、水位變化、流場變化等情況進行科學的預測與評價,針對一些不利因素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達到預防為主、保護地下水資源不被污染為目的,而制定的科學、合理的決策。圖1為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總體思路,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污染源分析階段、評價階段及防治階段。
(1)準備階段:通過收集資料及現場踏勘了解項目概況,主要包含獲取地下水項目資料如地下水含水層概況、地下水種類及成分、地下水使用現狀及污染情況等,便于科學合理的分析地下水情況;其次是了解項目評價中需保護的對象所在的功能區域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溫泉旅游區等;最后確定污染源(包括工業、農業污染源及生活垃圾污染源),調查重點包括污水池、已被污染的河流湖泊等。通過分析調查資料、識別地下水環境敏感度、確定評價工作等級等。
(2)污染源分析階段:工業污染有廢水的排放、固體污染源的泄露及偶發污染等,農業污染有生產過程中的化學污染及農業灌溉等,生活垃圾堆放未及時處理產生垃圾滲濾液滲入地下等,多種情況都會造成地下水污染。根據建設項目實際情況,找出主要污染源并對其進行深度分析,例如固廢堆放(填埋)場,應測量堆放面積、堆放高度等,了解滲透性能及防滲情況,通過采樣、試驗測定污染物種類及濃度,為判斷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提供基礎。
(3)評價階段:根據準備階段提供的資料及現場調查,確定項目所在地段的評價等級、是否位于需保護的功能區內,分析地下水環境質量及用途,論證建設項目選址的可行性;然后根據項目所在地的滲透性、飽和帶類型、巖性結構等,分析可能造成的污染情況及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最后充分掌握項目所在區域的地質特點、地下水情況等,遵循《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中的內容,結合當地環保要求,預測地下水污染因素、影響范圍等,通過環境評價來知曉該建設項目對地下水環境的直接影響,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
(4)防治措施:針對項目現狀,地下水防治措施主要分為源頭控制措施、分區控制措施及地下水污染監控措施:①源頭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清潔生產及廢物的循環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有效的對污染源頭進行控制,將污染物的泄露降到最低、減少地下水污染,并根據項目影響源如生產工藝、設備、管道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從污染源頭進行有效的控制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之一;②分區控制措施是結合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結果,將項目根據各污染物質及污染物排放量等因素劃分為不同的污染區域,然后按照水平防滲技術的規范標準如GB 16889、GB 18599等,有針對性的得出不同區域的地面防滲方案并采取防滲措施進行有效治理,從而對地下水污染進行治理;③地下水污染監控措施: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控體系,通過建立監控制度、制定監測計劃、配備先進的監控儀器設備,便于對地下水環境進行全面的實時監測,以便發現問題時能夠及時解決,減少地下水環境的污染。其中監測計劃包括監測因子(PH、氨氮、硝酸鹽等各水質指標)、監測頻率(如表1所示,不同評價等級、不同分布區監測頻率不同)、監測點(一級評價項目潛水含水層的水質監測點應不少于7個、二級評價不少于5個、三級評價不少于3個等)。
“二期”的間隔有明顯水位變化,其變化幅度接近年內變幅。
3 結論
地下水作為重要資源,關系著我國民生,一旦發生污染,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且治理困難、影響我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至關重要,對于擬建的工程項目應依據所在區域的地質特點、地下水情況等,遵循《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中的內容,結合當地環保要求,通過環境評價來知曉該建設項目對地下水環境的直接影響,并提出具體防治措施,減少地下水環境污染,本文主要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總體思路進行簡要闡述。
參考文獻:
[1]張逐月.天津濱海新區某廠區地下水調查與環境影響評價[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
[2]李丹.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的關鍵問題[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35(04):78-79.
作者簡介:姜萍華(1983-),女,安徽黃山人,碩士,工程師,從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評估以及環境保護技術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