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青軍
摘 要:射線檢測K值在射線檢測過程中非常重要,它是檢驗透照工藝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的重要手段。本文對射線檢測K值采用CAD制圖軟件計算的過程作出了描述,以便幫助射線檢測人員通過K值是否滿足規范要求來認證透照次數是否合理。
關鍵詞:射線檢測;透照厚度比K;一次透照長度;CAD;NB/T47013-2015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1.203
0 引言
在大型火電建設過程中,射線檢測作為一種常規的無損檢測手段顯得非常重要。日常射線檢測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很多不同規格(管徑、壁厚)的焊口,那么一個焊口究竟要透照幾次、透照幾張底片才能滿足要求呢?雖然現在出現了計算一次透照長度及透照次數的EXCEL公式,只要輸入幾個參數,透照次數就自動計算出來。我們也可以通過規范《承壓設備無損檢測NB/T47013.2-2015第2部分:射線檢測》中附錄F來查出透照次數。但是我們并不能確定EXCEL公式中自動計算出來或者從規范中查出來的透照次數是否滿足規范中的K值要求,我們必須要把具體的K值計算出來,然后與規范要求的K值對比才能得出結論。針對以此,本文主要描述在確定透照次數后采用CAD制圖軟件如何計算具體的K值,過程簡單,一目了然。
1 一次透照長度
一次透照長度指單次曝光有效檢測長度,透照厚度比K指一次透照范圍內射線穿過母材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之比。
一次透照長度應以透照厚度比K值進行控制,不同級別射線檢測技術和不同類型焊接接頭的K值應符合下表1的規定(本文以規范《NB/T47013-201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進行說明)。
2 透照次數的確定
在這里我們以丹東XXG-2505型X射線機(射線源至發射窗口的距離取150mm)對規格φ273×14mm的焊口進行射線檢測為例。
對于規格φ273×14mm的焊口,我們采用雙壁單影透照技術(K≤1.2),焦距F=273+150=423mm,有兩種方法可以確定透照次數。
方法一:通過網上下載的EXCEL公式可以自動計算出透照次數為4;
方法二:通過規范NB/T47013-2015第二部分射線檢測附錄F中的圖F.6透照次數曲線圖可以查出透照次數為4,步驟為:橫坐標T/D0=14/273=0.05,縱坐標D0/F=273/423=0.65,交點位于圖F.6區域4,即透照次數為4。
方法三:通過計算公式算出透照次數,步驟如下:
(1)畫出雙壁單影法透照圖(圖1);
(2)根據圖2的計算公式計算出θ=31.8°(K=1.2、T=14、D0=273),計算過程略;
(3)根據圖2的計算公式計算出η=14.5°(D0=273、F=423、θ=31.8°),計算過程略;
(4)根據圖2的計算公司計算出N=180°/(31.8°+14.5°)≈4,即透照次數為4;
(5)說明:圖1、圖2均摘自NDT全國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資格考核統編教材《射線檢測》。
3 CAD制圖軟件在射線檢測K值計算中的應用
雖然我們可以通過上述中的方法一、方法二迅速確定透照次數,但是缺少具體計算過程及文字支撐,有人會認為不夠妥當,而方法三給出了具體的過程計算,但是計算繁瑣。為此我們采用CAD制圖軟件把具體的K值計算出來,然后對照規范要求,看是否滿足要求。
打開CAD制圖軟件后,根據上面確定的透照次數我們畫出圖3(φ273×14mm焊口雙壁單影透照截面圖,具體過程在這不在贅述,非常簡單)。由圖3可以知道,一次透照長度為LCD,最大透照厚度為LCE,最小透照厚度為LCF。在CAD軟件中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測出最大透照厚度LCE的長度為16.63mm,最小透照厚度為LCF即為壁厚14mm,由此可以求出K=LCE/LCF=16.63/14=1.19(滿足規范要求K≤1.2)。
4 結語
在我們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其他上級檢查單位對我們透照次數提出疑問,比如一個焊口我們透照4次,別人認為透照5次或者更多,那么這個次數就是由K值來決定,假如透照4次計算出來的K值滿足規范要求,我們所作的工作就是對的。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快速在CAD圖中計算出具體的K值,為大家今后在射線檢測工作中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