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緣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自“十二五”以來,淮安市連續八年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居全省前列,經濟總量較“十一五”末翻番;同時,初步建立具有淮安本地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4+3”特色服務業得到迅速發展,物流、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異軍突起,整體服務業增加值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
科技服務業作為提供全鏈條科技創新服務的新興產業在淮安的發展始于改革開放之后,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已逐漸滿足淮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淮安科技服務業的規模和服務水平也位列蘇北中上游。
淮安的科技服務業作為提供全鏈條科技創新服務的新興產業,主要側重公共科技服務業、農業科技服務業以及社會發展方面的科技服務業。其中,社會發展方面的科技服務業,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環境、交通、電力、氣象等行業。科技服務業以其科技知識含量大、附加值高和產業滲透帶動性強等特點在淮安市發展態勢良好,2016年全年總收入達129.54億元,擁有從業人員1.26萬人,科技服務機構172家,其中工程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36家,技術推廣服務28家,科技中介服務21家,實現總收入208 109萬元。
根據江蘇省科技廳的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3月底,2017年前3個月,整個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分布在蘇南及長江沿岸地區,其中蘇南五市即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和鎮江的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8 860.31億元,占全省的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的53.32%;蘇中三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較蘇南五市低,為4 517.37億元,占全省的27.19%,但其中南通和泰州的產值卻位居全省前三名。有數據顯示,淮安市在2017年前三個月產值較低,位列全省倒數第二的位置。
伴隨高新科技產業的落后,淮安科技服務業也在全省處于劣勢,2015年一整年,淮安市擁有各類科技服務機構97家,在所有科技服務機構中,工程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36家,技術推廣服務28家,科技中介服務21家。而到2016年,淮安市楚州區的高新區也未能入圍國家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科技服務業的潛在發展動力嚴重缺乏。
從適應“兩個率先”和加快淮安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進程的要求相比,對科技服務業的重視不足認識不到位,財力不足投入不夠,機制不靈活或正處于改制陣痛期和社會需求不夠等,造成淮安市的科技服務業整體發展較弱,并且缺乏強而有力的發展動力。
科技服務業從本質上來說屬于智力密集型產業,因此需要高水平、高素質人才。但是從淮安市現在的情況來看,事業和企業型服務機構的從業隊伍整體素質水準較低,各級科技服務機構雖然有一定學歷層次較高的科技人員,但是嚴重缺少高端復合型型專業化科技服務人才,例如專業創業導師、具有技術而且擅長管理的高級項目經理人,以及具有相關職業資格的科技中介人才等。至2016年底,淮安科技服務業人員中專科以上的人才占了從業人員總數的75%,但在數量和質量上分配也較為不均,企業占有專科以上的人才遠多于事業單位,其中高端人才明顯偏離企業,企業中僅有4%左右的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高層次人。本科類和大專類人才成為淮安市科技服務業增幅較多的人才來源。
由于大多數科技服務機構規模較小,經營能力有限,對高素質服務人才缺乏吸引力,所以難以在市場上覓得滿意的人才,而高端專業人才的缺乏嚴重影響服務能力的上升,科技服務人才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待遇也沒有達到相關從業人員的預期要求。
從現階段淮安市科技服務業單位屬性來看,將近一半都是以工程與技術研究為主,推廣服務類機構位居第二位。而科技中介服務類機構和剩余其他科技服務的機構規模尚小。從總數來看,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機構與研究與試驗發展類機構不分上下,但是從業人員的人數以及總收入規模,研究與試驗發展機構均占絕大部分,并且增長比例與全市整體的增長比例較為接近,直接影響全市科技服務業總體增長。在全市現有各類科技服務機構中,工程與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農業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技術推廣服務、科技中介服務等門類已經逐步建設完全,但是自然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社會人文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等尚是空白。這些機構的空白,造成淮安的科技服務業結構不完整,同時也嚴重影響支撐服務能力。2014年度淮安市科技服務業單位中事業性質的70%,企業性質的只占到30%,反映出以政府投資為主的科技服務業機構仍是淮安科技服務業的主力軍,政府與民間多元化投資并進的局面尚未形成,尚需社會力量的大量參與來為淮安市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社會各界對科技服務的功能與重要性缺乏深刻認識,甚至有些人把科技服務看作是不必增加的煩瑣環節。政府層面來說,縣區科技局對此項工作也缺乏重視,淮安區上報情況一直處于催而不報;一些重要的科技服務業企業,比如淮安市國信會計事務所與江蘇安邦鹽化工程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更是無法聯系到負責人也長時間不上報具體資料。認識上的偏差,使科技服務的知識勞動價值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與重視,也致使科技服務機構發育不良、成長緩慢。
淮安市科技服務業的社會融資程度較低,市場對科技服務機構融資的引力較小,全市上市融資以及到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科技服務機構數量很少,多元化的投入體系尚未形成。
科技服務機構由于其特殊性,缺乏相應的專利和技術,在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時有一定困難,相關稅收減免政策很難落實。政府對于科技服務業的資金投入有限,同時有嚴格的管理規范體系,從而嚴重制約了淮安科技服務業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
淮安市應該適時地開創科技服務業聚集區,加強對科技服務業的行業示范點建設,積極開拓科技服務區域。有針對性的建設布局規范、功能完善、有地區特色的科技服務業集群。圍繞創新核心區創新創業需求,要根據地方特色建設一批科技服務業特色基地,比如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蘇州高新區知識產權服務集群等。在硬件設施完善的同時,還需要提升科技服務骨干機構的集中性、專業人員的針對性和品牌業務的專業性,面向區域產業集群發展需求開展專業化服務,協調各部門共同推進科技服務示范區建設。與此同時,還需要推動上下游同行業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利益共擔的服務鏈,聯合開展科技服務業共性技術攻關和標準研發,為社會提供集成性服務。
淮安市需要緊密圍繞科技服務業重點發展領域,依托科技服務機構,培養知識復合型的人才。淮安市“十二五”規劃,把淮安市從農業為主導慢慢引向工業為主導,政府應結合當地高校和相關培訓機構,在課程設置中加強對制造業相關的科技服務業知識的設置。高校或者相關培訓機構也要通過市勞動部門、行業協會、人才市場等組織,結合現實科技情況,以工業部門職業崗位的知識、素質、技術、能力的需求為基礎,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配套設置和課程、教材改革,建立以職業能力為中心的教學體系,鼓勵產學研聯合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實踐型科技服務人才。引導行業組織逐步建立和完善技術經紀人、科技咨詢師、評估師、信息分析師等專業培和執業資格考核提升工作體系,推進科技服務實務操作人才隊伍建設。
借助國內外國際知名獵頭公司的專業化引才手段,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較強的市場意識、戰略執行、經營管理和開拓創新能力的高層次科技服務業創新創業人才。同時,將科技服務高層次人才需求納入市級相關人才計劃的引進培養目錄。
政府還需要積極培育和扶持一些基礎扎實、綜合能力強的科技服務骨干機構,立志打造出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市場占比大的科技服務中小微機構。還需要出臺相應政策,以支持科技服務骨干機構開展技術攻關。鼓勵骨干服務機構開展創新性技術研發,加大服務工具、服務模式和專業化新型科技服務產品的開發力度。積極組織骨干服務機構制定科技服務標準,完善科技服務質量體系標準、管理標準和資質標準。與此同時,還需要在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等領域,著重打造連鎖型、平臺型科技服務集團,鼓勵科技機構,通過服務輸出、輻射帶動等科技服務活動,加快科技服務經營模式地發展。
貫徹落實國務院文件,在現代服務業專項中切塊支持科技服務業,重點支持服務標準研發、骨干服務機構和小巨人機構培養、科技服務示范區建設等。
市政府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強化財政經費的導向作用,加大對科技中介基金配額的財政資金劃撥,加強對專業科技服務機構的資助發展。加大科技稅收優惠政策,建立完整的科技服務業金融支撐體系,把社會資本逐漸引入到科技服務業。
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補助結構的調整優化,加大對中小企業發展的財政投入比重,力爭使創新型中小企業成為科技服務中介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政府可以設立專項科技服務基金,專門針對中小企業融資和創業投資,積極鼓勵企業加大對科技元素的投入,并且對原有較為落后的生產元素進行科技升級,發揮科技服務業對產業升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