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摘? 要:鐵路在陸上交通運輸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鐵路建設仍然是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點,通過做好鐵路的建設用以構建更加完善、高效的鐵路輸送網絡,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系。在鐵路建設中往往需要穿越原有的鐵路線路,為避免對原有鐵路的運行造成影響多采用轉體梁施工來進行施工。在鐵路轉體梁施工中應當積極做好施工方案的優化用以有效地避免鐵路轉體梁施工中所存在的施工風險。本文在分析鐵路轉體梁施工中所面臨的主要安全風險的基礎上對如何合理、有效的鐵路轉體梁施工防護技術提高鐵路轉體梁施工中的安全性。
關鍵詞:鐵路轉體梁施工;安全防護;安全風險
中圖分類號:U445? ? ? ? ? ? ?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商合杭鐵路太和特大橋全長28.471km,由于需要跨越鐵路線路在其跨越處采用鋼筋混凝土連續梁,為避免對運營中的鐵路線造成影響在建設施工中采用了鐵路轉體梁施工方式。太和特大橋于DK161+186.90~+408.60段跨越既有漯阜鐵路,相交中心里程為DK161+301.35,交叉點位于漯阜鐵路界牌站與小梁莊站之間,跨越結構采用60m+100m+60m轉體連續梁。主墩215#承臺距漯阜鐵路防護柵欄最小距離5.42m;216#墩承臺距防護柵欄最小距離6.0m。橋梁底垂直距離界限接近2.9m,由于需要跨越運營中的鐵路線,因此施工的安全風險極高,為確保鐵路線的施工安全需要做好施工方案的優化,嚴控施工方案中的安全風險。
1 施工方案風險分析與方案優化
在進行鐵路橋施工中需要跨越的鐵路運營線(漯阜鐵路)最高行駛車速高達200km/h,運營線每天通過高達50對以上的列車。在鐵路橋施工中如果采用連續梁掛籃懸臂的施工方案將會導致連續梁節段進入鐵路營業線的安全限界,在影響既有鐵路列車運行的同時也會加大鐵路施工的難度和安全問題。出于多方考慮在鐵路橋施工中將原先的掛籃施工改為支架法施工、轉體合龍輔以預絞絲防護的鐵路轉體梁施工方案。在采用轉體梁施工方案后將使得施工中的安全風險和技術難度大為降低。
2 鐵路轉體梁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風險
鐵路橋施工中選用轉體梁施工方案后為加強施工安全管理需要積極對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辨識,并結合各項安全風險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加以應對。
2.1 鐵路橋施工中墜物防護
在鐵路橋的承臺、橋墩身等進行施工時,由于鐵路橋的承臺、墩身靠近運營中的鐵路線,施工時所產生的墜物將直接影響到鐵路線運行設備的穩定、使用和行車安全,對鐵路的安全運行會產生直接的影響。針對這一安全威脅可以在施工中采用設置豎向隔離網的技術防護措施來做好安全防護。在施工中通過在運營鐵路線兩側設置以φ48mm直徑鋼管為骨架與密目鋼板網所組成的豎向防護網。豎向隔離網以鋼管縱橫交錯構建骨架,并在其上掛滿兩層的密目鋼板網。鋼管腳手架與豎向防護棚架立柱及滑道焊接確保穩固。豎向隔離防護網的搭建能夠有效地隔離來自于側面的安全威脅。鐵路轉體梁后懸臂施工靠近鐵路線所掉落物品將影響營業鐵路線的安全使用。針對這一安全威脅可以在施工中采用掛籃全封閉防護技術措施來實現對于鐵路運營線的安全的全防護。采用上述防護技術能夠對鐵路轉體梁轉體前T構懸臂施工進行良好的安全防護。在構建時,在掛籃正向靠營業線一側上橫梁懸挑工字鋼骨架,并在其上加裝密目網來做好安全防護,防護網與鐵路轉體梁端支架預留1.5m的間距,預留的間距用以滿足鐵路轉體梁體施工時對于空間的需求,鐵路轉體梁的底板防護欄桿與上部懸掛防護構成對于鐵路轉體梁的整體防護,在鐵路轉體梁的上橫梁上設置防護欄桿用以加強對于鐵路轉體梁上部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防護。側模上所掛設密目防護網的密度依據側模所設置的骨架來選取。側模前端加設上下爬梯,爬梯設置在側模防護網的內側。在側模頂部翼源板位置加設防護立柱,立柱以I10工字鋼為主,各立柱之間的間距為2m,立柱高2.5m與翼源板邊緣焊接在一起增強了骨架的穩固性。在各立柱之間掛設密目鋼絲防護網并加設警示牌。對于鐵路轉體梁上所安設的掛籃防護應當在鐵路轉體梁兩側同時進行,保持鐵路轉體梁體兩側的平衡。
2.2 防護棚架的風險
防護棚架存在著棚架變形、覆蓋物掉落等的潛在風險。針對防護棚架所存在的安全風險重新設計棚架的安全結構,施工防護棚架的結構安全采用二級安全等級,確保施工防護棚架能夠在高速列車快速通過時所產生的空氣效應下仍保持有較為良好的安全結構。在施工防護棚架的搭設上其由數榀桁架與縱向分布的工字鋼所組成,施工防護棚架沿鐵路線搭設約70m左右的長度,防護寬度約為21m左右。施工防護棚架所采用的防護桁架為型鋼門式框架結構,立柱采用鋼筋混凝土樁基礎,在施工防護棚架框架上以1m的間隔鋪設I16型工字鋼,上鋪雙層密目網對其進行密封。使用0.03m寬鋼條將密目網與施工防護棚架的桁架頂部工字鋼相連增強連接的強度。搭設完成后的施工防護棚架其與接觸網桿頂和軌面間的距離分別為0.2m和8.4m,滿足使用要求。在施工防護棚架的搭設時為增強其安全性增加了防護平臺與導線之間的防電板和橡膠防水板。
2.3 轉體梁轉體過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風險
轉體梁轉體過程中容易出現停轉、傾斜等的安全隱患。在轉體梁轉體施工中首先通過試轉獲得相關的技術參數,并結合相關技術參數制定合理的轉體梁轉體施工方案,確保轉體梁轉體施工的安全。
2.4 鄰近作業機械的安全風險
在鄰近營業線進行大型機械作業時,應當加強對于作業機械的管理,通過測定其架設位置與接觸網線間的距離制定出合理的安全距離(以大型機械傾倒時距離接觸網桿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2m為準)。大型機械作業時進行嚴密的安全盯防保障作業安全。
2.5 轉體施工中的安全風險
在轉體梁轉體中及轉體后合龍階段進行施工時存在墜物風險。中跨合龍段施工將采用吊模施工模式,吊模底模與側模形成封閉的作業空間。在吊模外圍加設防護框架,以角鋼為框架加鋪設竹膠板作為吊模的底板,在框架的邊緣向上鋪設50cm左右的竹膠板用以形成良好的密封空間,并在內部加鋪防漏薄膜,避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漿液的掉落。在合龍段施工時分為“天窗”點內施工和駐站確定無車段兩種施工模式。在“天窗”點內施工時,在“天窗”點到來前的半小時內施工人員應當積極做好各項施工準備檢查。待到“天窗”點到來后快速登上轉體梁進行施工,安全人員隨行登上鐵路線兩側的橋墩進行現場安全監督與管理。在“天窗”點結束前的半小時由安全人員組織施工人員撤離,并做好施工現場各項物資的堆放與固定,對于一些細小的物件應當及時帶下轉體梁。在無車時段進行施工時,應當積極與鐵路局進行溝通做好施工時間段的安排,進而進行施工作業。
結語
鐵路轉體梁施工在現今的跨鐵線施工中應用較多也較為廣泛,通過鐵路轉體梁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在鐵路線安全運行的同時進行鐵路橋的施工。在應用鐵路轉體梁施工技術時需要積極做好安全防護。本文結合某鐵路轉體梁上跨鐵路運營線的施工實例,在優化鐵路轉體梁施工方案的基礎上對鐵路轉體梁施工中所面臨的各項安全風險因素進行了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防護措施,保障了鐵路連續梁轉體施工的安全。
參考文獻
[1]董國亮.京石客運專線滹沱河特大橋跨京廣鐵路連續梁橋轉體施工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11(7):69-73.
[2]余常俊,周勇軍,劉建明,等.客運專線上跨既有繁忙干線鐵路轉體法施工監控技術[J].鐵道標準設計,2010(5):68-71.
[3]董琴亮.跨既有鐵路線大跨連續梁橋轉體施工與控制技術[J].中外公路,2014,34(4):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