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摘要:傳記文學是以歷史上或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描寫對象,所描寫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須符合史實,不允許虛構。 因此,在傳記文學翻譯中,應嚴格遵循“信”的翻譯原則,使傳記文學能夠原汁原味地在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產生影響。本文通過對President Kennedy - Profile of Power第二十二章翻譯難點進行分析,強調“信”的翻譯原則在傳記文學翻譯中的重要性。正文部分指出翻譯中易錯之處,并給出翻譯建議,力求對今后的傳記翻譯研究給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傳記文學 翻譯 President Kennedy - Profile of Power 難點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7-0106-02
一、背景介紹
嚴復所說的“信”,即遵循忠實和準確原則。譯文必須準確和完整地表達原文的內容和作者的觀點,小到詞語,大到段落,使譯文忠實于原文。譯者不可以對原文意思做任何增加、刪減或改動。本文前期通過分析President Kennedy - Profile of Power第二十二章,指出譯文的一些翻譯難點,并利用“信”的翻譯原則,給出翻譯建議。
二、“信”的翻譯原則在傳記文學翻譯中的應用
(1)勿忽視語境。對于翻譯而言,語境對于理解原文和生成譯文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語境的功用包括制約功能和解釋功能。[1]在翻譯的過程中,除了充分考慮語言因素,還需考慮語境,因為同一詞匯、短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翻譯中用詞的精準與否直接影響原文表達與風格再現。
在第二十二章中,有這樣一段表述:
That night,Sunday,October 22,as the world realized the Soviets and Americans were stepping back a bit in Berlin……
此處“Step back”這一短語有“退一步”的意思,但是聯系上下文可知,由于美軍一名部長穿過東西柏林邊境而將柏林問題再次擺上桌面,并引發了隨后的美蘇軍事對峙。因此,在這樣的語境當中,“step back”便不再是“退一步”的意思,而應將其譯為“回顧,重溫”,比較符合原文語境。反之,如果單純地字對字翻譯,而不考慮語言環境的作用,可能導致語義不準確,影響讀者理解事件的發展過程。可見語境對于體現內容真實性的重要作用。
(2)勿文化預設不足。文化預設是指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不同的文化背景,或者是建立在不同的社會團體成員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的特定觀念。[2]文化預設不足在翻譯中將導致翻譯欠缺等問題。對文化預設的準確把握有助于譯者對原文信息的正確解讀,從而對原語信息采取恰當的翻譯方式。文學翻譯中,文化預設不足會導致理解障礙和困難。
在原文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The Iron Curtain is not so impenetrable as to force us to accept at face value and Kremlins boasts,”……
此處如果將“Iron Curtain”直接譯為“鐵幕”,會使不了解當時歷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讀者摸不著頭腦,無法實現原文意思的重現。“Iron Curtain”在此處屬于一種暗喻。在本句中,直譯加注釋的方法應是比較合適的:
……“鐵幕(注:鐵幕指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無形屏障)不是不可逾越的。蘇聯政府企圖迫使我們輕信他們的自吹自擂。”……
這樣一來,既遵守了翻譯中“信”的原則,進行了字面的翻譯,保留原文形式,又補充背景知識給讀者帶來便利,利于其閱讀與理解故事發生時的歷史環境。這種方式“兼顧兩面”,既“易解”,又“保持原作的風姿”。[3]當然,當存在文化預設不足的問題時,要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決定采取何種方法進行翻譯。
(3)勿指代不清。指代不清主要講的是代詞與被指代的人或物關系不清,或者先后所用的代詞不一致。英語中代詞使用的頻率較高,但有時也會出現指代不清的現象,給理解帶來障礙,這就需要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譯文呈現清晰的指代關系,給目的語讀者掃除閱讀障礙。例:
……So still peppering his staff with memos telling them to figure a way to explain away his old“missile gap” speeches,the President decided to lay out the true extent of U.S. military superiority……
此處,若將其直譯為:
……因此,正在吩咐工作人員準備備忘錄的肯尼迪(Kennedy)總統決定讓他們想辦法把自己關于“導彈差距”的原定講話搪塞過去,并下定決心展示美國真實的軍事優勢……
譯文中,“他們”“自己”的出現可能讓讀者讀起來理不清頭緒,不容易搞清楚人物與代詞之間的關系。可以將其改進為:
……因此,當肯尼迪總統正在吩咐工作人員準備備忘錄的時,他決定讓工作人員想辦法把關于“導彈差距”的原定總統講話搪塞過去,并下定決心展示美國真實的軍事優勢……
(4)勿邏輯不明確。翻譯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傳意性,因為翻譯的目的是通過譯文將原文意思重新表達出來,使不懂原文的人能通過譯文理解原文的意思。有時會出現這種狀況,閱讀原文時沒有發現邏輯錯誤,而譯為漢語時就會出現邏輯不明確或錯誤。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加詞的辦法,在理解并表述原文含義的基礎上,減少或避免原文的邏輯錯誤。
例如原文中出現這樣的表述:“Kennedys reaction was to get mad. He could not seem to escape that question.”。如果在譯文中,簡單將其譯為:“肯尼迪惱怒不已。他似乎回避不了這個問題。”那么目標讀者在閱讀時,就無法順暢理解兩個句子間的邏輯關系,也不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可以看出,這里的兩個句子聯系緊密,故可以將其合并為一句話,并在句中加入邏輯詞,更加清晰地將兩句之間的邏輯承接和轉折關系變現出來,即“肯尼迪惱怒不已,卻又似乎回避不了這個問題”。
三、結語
可見,嚴格遵守翻譯中“信”的原則,是傳記文學翻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若忽略“信”的原則,翻譯中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忽視語境、文化預設不足、指代不清、邏輯不明確等。這就要求譯者的翻譯意識有全局觀,樹立由點及面的翻譯理念,認清中西文化的差異;若單純地對原語言進行字對字翻譯,而忽略中西文化在文化背景、語言特點、思維方式及表達習慣上的差異,就不能成功地完成闡釋性的文字轉換。
參考文獻:
[1]張獻麗.語境在翻譯中的重要性[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2]王瑩.關聯理論視角下的文化預設不足及翻譯補償[D].天津大學,2009.
[3]余曉芳.處理文學作品預設的翻譯方法探究[J].宿州教育學院院報,2009.
[4]AndreLefevere,勒弗維爾.Translating literature: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