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妙娟
摘要: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豐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和構建和諧社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通過探討新時期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管理的途徑和方式,提高社會力量對公共圖書館的監督管理力度,為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和作用提供基本的保障條件。
關鍵詞:新環境 公共圖書館 社會力量 運行模式 創新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7-0214-02
雖然我國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因社會經濟環境瞬息萬變和外部環境逐漸復雜化,現有公共圖書館管理模式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急需解決的問題,增加了公共圖書館各項工作活動開展的難度。新時期新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要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新模式,提高社會力量對公共圖書館的參與力度和管理力度,充分發揮其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促進作用。
一、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方式
(1)公共圖書館志愿者。從上個世紀末期開始,我國許多地方的公共圖書館就已經開始招募志愿者,組成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隊,這是目前為止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國公共圖書館志愿者主要分為傳統圖書館基本業務志愿者和延伸業務志愿者兩大類型,其中傳統圖書館基本業務志愿者主要提供公共圖書館書籍的整理、書籍信息采集等服務,而延伸業務支援者則主要提供公共知識講座、公共圖書館宣傳等服務。連續多年舉辦的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活動不僅讓更多的人全面深入地了解圖書館的日常工作和主要職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管理模式。
(2)社會捐贈行為。社會各界對公共圖書館的捐贈形式和捐贈對象也是多種多樣,其中社會捐贈對象主要包括資金、圖書、基礎設備等等,而社會捐贈方式則主要包括個人捐贈、單位捐贈以及慈善機構捐贈等等。我國相關政府部門一直都十分認可和支持社會捐贈行為,并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方式來鼓勵社會捐贈行為。現如今,個人捐贈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社會捐贈的主要方式之一,捐贈個人并沒有明確的限定,既可以是普通百姓,也可以是知名人士。企業捐贈顧名思義就是以單位的名義進行捐贈,慈善機構捐贈則是慈善機構組織的捐贈活動。社會捐贈行為有效解決了部分地區公共圖書館建設和管理資金有限的難題,為公共圖書館職能的正常發揮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和人力支持。
(3)政府部門與社會資本的深度合作。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模式主要是指政府相關部門與企業單位以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來確定合作方向和合作模式,是政府積極倡導的創新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方式的結果。一般而言,政府部門、公共圖書館和企業單位三者共同協商合作模式,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其中,政府部門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持資金。其中,公共圖書館能夠提供的資源有場地、物業管理、圖書館管理體系和管理經驗等,合作的企業單位可以提供裝修資金、管理技術人員等。在提高合作企業單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盡量提高合作企業單位的服務考核標準,比如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手段等等。該種合作模式不僅可以降低公共圖書館對政府資金的依賴性,減少相關政府部門的資金壓力,也可以提高公共圖書館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對公共圖書館的不同需求。
(4)政府部門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政府部門購買公共服務可以理解為是將公共圖書館的部分或者全部業務進行外包,委托優秀企業進行運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此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和體現政府的主導作用,發揮社會力量的參與和管理職能,保障公共圖書館各項工作活動的順利開展。該模式不僅降低了公共圖書館的運行管理成本,也提高了公共圖書館對現代化圖書館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從而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提升。
二、拓寬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途徑
(1)發揮政府對社會力量的協調引導作用。隨著我國社會公共文化體系和公共文化服務相關法律體系的不斷發展完善,公共文化頻率增大,公共文化服務范圍逐漸擴大,與此同時,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也得到了更好的滿足,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和專業化的共同發展。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政府一直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快速發展的主力軍。相關政府部門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提供法律依據;通過發揮政府部門的市場調節職能和財政調節職能來掃清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社會力量合作的障礙。公共圖書館的運行管理模式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順應圖書館行業的發展潮流,積極探索更加高效的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模式。加強公共圖書館與文化企業的深度合作,在滿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辯證認識政府部門與社會力量的關系,促進兩者的相互補充和協調發展。
(2)加強社會力量對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輿論監督力度。政府相關部門要重視百姓對公共圖書館的基本訴求,通過調查問卷等方式真正全面地了解百姓心目中的公共圖書館,拓寬百姓對公共圖書館服務投訴建議的渠道,比如創建官方網站、開通微信公眾服務號等等,虛心聽取百姓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議和意見,并將百姓的投訴建議納入公共圖書館日常管理體系之中。公共圖書館應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來擴大宣傳范圍和宣傳影響力,提高百姓對公共圖書館的認可和信任,為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公共圖書館在宣傳過程中,應盡量選擇和使用百姓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可以通過宣傳和表揚在公共圖書館建設發展過程中表現優秀的人和企業等方式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從而提高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聘請互聯網專業的優秀人才來管理公共圖書館的新媒體,及時回復百姓的信息和解答百姓的疑慮,實現百姓和公共圖書館之間的良性互動。
(3)擴大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招募途徑。公用圖書館應加強對市場行情和百姓文化需求的調查研究,準確把握當前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模式的發展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制定科學合理的運行管理目標,并以此為依據評估出所需志愿者的數量,公共圖書館應轉變原有志愿者招募方式和標準。公共圖書館可以適當放寬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的年齡限制,允許少年兒童、退休老人的加入,從而擴大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的范圍。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的網絡平臺和新媒體平臺來同時推動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志愿者招募模式。比如,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推送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招募令,對報名參加志愿者的人們進行初步篩選,盡量選擇那些有一定組織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志愿者,從而提高公共圖書館志愿者隊伍的整體素質。公共圖書館還可以與當地的義工協會進行合作,邀請義工參與到公共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來,使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招募行為成為常態化和動態化的基本工作。此外,公共圖書館還應提高社會捐贈行為的統一流程,完善公共圖書館社會捐贈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創建專門的社會捐贈平臺,提高社會捐贈行為的公開化和透明化。
三、創新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監督管理模式
(1)將服務效能和社會效益納入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評價體系的范圍。公共圖書館相關領導應正視以往服務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弊端,擴大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等現代化技術在公共圖書館服務評價體系中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頻率,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評價體系的時效性和數據化。此外,公共圖書館還應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完善公共圖書館數學庫,總結以往公共圖書館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并為政府部門購買社會服務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2)提高公共圖書館監督評價體系的靈活性和多樣性。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可能會隨著社會環境以及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此外,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方式和途徑多種多樣,也加劇了公共圖書館管理評估體系的多元化。公共圖書館以及相關政府部門應建立科學有效的現代化管理評估體系,將社會力量參與的所有方式和途徑都納入評估體系范圍之內,并根據參與方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社會力量在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之前,首先要了解圖書館的發展需求,并對參與過程進行全面的評估和推測。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之后,要及時對社會力量給圖書館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和效果進行評估,形成專業化的評估報告。
四、結語
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營管理工作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公共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到社會力量對公共圖書館未來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拓寬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的渠道、加強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管理工作的社會力量的監督力度等途徑來實現公共圖書館社會效益和服務效能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共圖書館的運行管理成本。此外,公共圖書館相關人員要創新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運行管理的模式,并結合圖書館當地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及百姓對圖書館的基本需求,探索出更加恰當的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運行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王素芳,于良芝,邱冠華,李超平,高文華,屈義華.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制度保障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4):4-9.
[2]孟蘭.引入社會力量打造“圖書館+”西城模式的實踐與思考[C].全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聯合會2016年研討會論文集,2016:336-341.
[3]王天泥.法人治理:公共圖書館治理轉型的制度設計——基于行政型到社會型的社會組織治理轉型視角[J].圖書與情報,2015(2).
[4]仇宏文.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服務實踐與思考——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A].全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聯合會2015年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一)[C].201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