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有杰
摘要:科學技術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發展模式,是我們謀求未來更好生活的基本保證。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尤其是高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也帶來一系列諸如生態破壞、倫理失調等諸多新問題,有的甚至影響到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生存和發展。因此,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學習——在哲學理論的指導下對科學技術的本質、功能和發展規律以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就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關鍵詞: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哲學 自然辯證法
中圖分類號:N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7-0234-02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社會在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長遠的進步??茖W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的一部分,又與當代科學技術密切相關,在中國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結合的學科從基礎自然科學擴展到整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技術科學,認真地學習和研究這門學科,無論是對科學技術和社會整體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科學技術哲學的內容及特點
(1)科學技術哲學的內容。科學技術哲學產生于20世紀,包括科學史、技術史、科學學、工程哲學、技術哲學和自然哲學等,是人類對自然及社會認識的理論化概括,對自然規律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系統研究,原稱是自然辯證法。目前為止,我國學者對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和學科性質還有不同的認識,對其理論體系的構成也不盡相同。大多數自然辯證法工作者認為科學技術哲學是一門具有哲學性質的獨立學科,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它是馬克思主義的自然哲學,是哲學學科的一支重要分支,還有人認為它不是哲學學科, 而是一門邊緣學科或綜合學科。雖然學術界的意見尚未得到完全統一,但是大體都認同其內容基本包括技術哲學、科學哲學和自然哲學三個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科學技術哲學也隨之顯示出更多的新內容和新研究領域。
(2)科學技術哲學的特點??茖W技術哲學具有明顯的跨學科特性,既是自然科學家與哲學家之間的橋梁,也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會點。作為獨立的學科研究內容,它聯系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各種自然科學技術之間實踐應用,以科學的視角反映和揭示了人類社會的自然規律,體現了歷史和現實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二、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過程及未來發展趨勢
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展已有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且發展過程獨具特色。
(1)初步發展時期。早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學術界就有對西方科學哲學的介紹,并展開了影響深遠的 “科玄論戰”,而對于科學技術哲學的研究則起源于自然辯證法的研究。我國最早的關于自然辯證法的研究論文是1951年由曹葆華、謝寧兩位作者在《科學通報》上發表的。后來,在響應黨中央號召的全國向蘇聯學習的推動下,我國出現了大批翻譯和介紹蘇聯在自然辯證法領域的論文和著作。緊接著,我國的自然辯證法研究在1956年迎來了第一個黃金發展時期。首先是制定了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的十二年發展遠景規劃,規定了自然辯證法的性質及地位,提出了將自然辯證法作為哲學學科中的一個重要分支,要求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密切合作。其次,在“雙百”方針即在藝術上“百家齊放”、在學術上“百家爭鳴”的指導下,自然辯證法從研究隊伍到人才培養到理論研究的論著和實際應用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如:自然辯證法研究組的建立,《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的發表,招收自然辯證法領域的研究生等等。此外,還開始建立了有關自然辯證法的資料庫,同時辯證地吸收國外有關該領域研究資料和前沿動態理論。
(2)停滯和緩慢發展時期。1966—1976年十年間,相關研究進入停滯和緩慢發展期,論文數量大幅度下降。
(3)全面恢復和快速增長時期。改革開放以后,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也迎來了新的起點和轉折點,進入全面恢復和快速增長時期。自然辯證法和科學技術史研究被列為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長遠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相繼成立,相關的學術刊物也恢復出版,學科發展取得了極大進步。為了與國外相關領域的交流更加方便,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1987年將“自然辯證法學科”改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同時將其作為哲學的二級學科來建設,又于20世紀90年代初直稱其為“科學技術哲學”。2009年,其領域的核心刊物《科學技術與辯證法》更名為《科學技術哲學研究》,與《自然辯證法通訊》和《自然辯證法研究》一起,成為了解我國科學技術哲學領域最高學術研究成果和最新發展水平的主要途徑。
(4)未來發展趨勢。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來,我國學者在研究西方科學技術哲學發展進程及研究成果的同時,也立足自身實際,對其未來在中國的發展趨勢提出了相關意見和看法。
首先是科學技術哲學的研究范圍將不斷擴大。傳統的自然辯證法理認為對科學哲學的理論研究是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的主要領域,而自然科學哲學則是科學技術哲學的外圍學科。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此提出質疑。因此,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自然科學哲學將成為科學技術哲學涉及的重要領域。在利用科學技術對社會進行改造和建設的同時,建立起系統的自然觀和科學觀,為發現和解決自然問題以及隨之帶來的社會問題給予更加理性、全面和完善的理論依據。
其次是科學技術哲學的多元化??茖W技術哲學是一門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思維科學等多方面的交叉性學科。它在哲學的范圍內幾乎向所有的學科敞開大門,不斷地拓寬其研究的領域、角度和范圍,因此科技哲學在未來必然會走向多元化的發展,讓科學技術哲學的分析與探索更加具有層次性和價值性。另外,在新學科不斷出現的條件下,也會更加有力地表現出其兼收并蓄的特點,在不斷推動社會進步和過程中顯示出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科學技術哲學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其內容可能比之科學、技術和哲學的總和還要多,正如我們常說的系統的非加和性使其組元間產生了新系統的多層面聯系,因而導致其系統增值一樣,科學技術哲學的出現對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全面發展科學技術哲學有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學科中的思想,并將其整合與完善,在某些方面改變人們對于這個學科的認識并對其不斷進行批判和反思,推動該學科更好地進步與發展。
其次,科學技術哲學本身也在不斷改變著哲學自身的觀念。例如非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系統論、可持續發展、人工自然等等,對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隨著科學和技術這兩個組元發展速度的不斷增加,也使得這種影響變得異常迅速和強烈,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習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再次,科學技術哲學體現了科學性與創新性的統一,有利于培養人的全面思維。科學技術哲學既討論科學的理論又討論科學的歷史,學習它可以使學習者直面歷史,有利于其從科學的發展過程中激發科學創造力。并且對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內容的建構,有利于實現對學科內容的融合,改善學習者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習者對于科學技術的整體感知能力,培養具有批判和探索能力、學習及創新能力的綜合性素質人才。
最后,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世界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外來思想特別是西方思想的大量涌入,對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產生新的沖擊??茖W技術哲學作為一門學科,則可以對各種新思潮進行評介,吸收其有益的部分并抵御其不良影響,及時地調整學習者的認知。因此,在新的歷史形態下,科學技術哲學也將進一步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四、結語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哲學的蓬勃發展便是其重要性的最好證明,研究和學習科學技術哲學可以促使各學科工作者和建設者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推動整體學科建設的進步,也有利于對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進行哲學的反思,不斷的完善整體認知體系和認知結構,以推動國家和人類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凡,程海東.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及趨勢[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1).
[2]任元彪.20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哲學簡述[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4).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