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又逢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我常常在思考: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充當了什么樣的角色?
很小的時候,父親是我的偶像。那時候,我覺得父親高大如山,是堅強和勇氣的代名詞,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能夠難倒他。
那年,父親經營的小紙廠遭遇問題,不僅賠了個精光,還欠下了很多外債。母親整天抹眼淚,有時還會坐在院子里大哭。父親卻堅定地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會好起來的!”在父親的精心運作下,紙廠重新活了起來,生活又開始充滿了希望。父親成了我崇拜的對象,有父親在,就有希望,一定能迎來曙光。
我上初中后,像一只刺猬,變得叛逆,動不動就和父親作對。因為貪玩逃課,老師把父親叫到學校,父親除了低頭向老師保證要好好管教我,無計可施。面對女兒,他不能罵,也不能打。我看到了父親的無奈,覺得他不再那么無所不能了。與此同時,我和班里的一個男同學聯系緊密,我們經常傳紙條,我的學習下滑得厲害。父親沒完沒了地給我講道理,我統統當成耳旁風。我發現,父親開始監視我,有時還會偷偷翻我的書和本子。那個階段,父親就像我的敵人,我與他斗智斗勇。當然,最后的結果是,我終于認識到父親的良苦用心,改邪歸正。那以后,我收斂了滿身的刺,學會了與父親溫和相處。
工作以后,我把父親當成了朋友。父親為人厚道,生活經驗豐富。每當我遇到問題,總喜歡告訴父親,讓他幫我出謀劃策。剛參加工作時,我不能很快進入狀態,不僅工作中常出問題,和同事的關系也搞得不好。父親就給我講,萬事開頭難,做事都有這樣一個過程。還有一次,我和同事有點矛盾,父親幫我分析,指出我做得不對的地方,讓我主動與同事和解。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父親都幫了我不少忙。這個世界上,父親是沒有半點私心的朋友。
如今,父親老了,卻好像老成了一個孩子。父親幾乎每天都給我打電話,凡事都要征求我的意見。他總說:“我老了,腦筋不好使了!”我安慰他:“你一點都不老!”可是,父親真的老了,不再像當年那么強大,他會突然病倒。那次,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天照顧他,給他送飯、喂飯,像照顧孩子一樣。父親說悶得慌,我給他買了小收音機;父親說想外孫女了,我帶著女兒來哄他。我想起小時候,父親也是這樣,給我買文具,買好吃的,逗我開心。愛,就這樣有趣地輪回著,溫暖深情。
一路走來,父親會變換很多角色:兒女迷茫的時候,他會充當老師,幫你指明方向;兒女苦悶的時候,他會充當心理按摩師,小心地安慰你;兒女遭遇困境的時候,他會充當你生命中的貴人,助你一臂之力……
父親的角色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是深沉的父愛!
侯醫萍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