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飛
隨著國家“三通兩平臺”的全面普及和智慧校園建設的不斷深入,目前,作為融合中小學信息化建設成果和素質教育環境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的重要舞臺——校園電視臺,正以網絡化、多元化、交互式的電視媒體形式,逐步成為學校德育特色的有效載體、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課堂和建設校園文化的主要陣地[1]。甘肅省酒泉中學(以下簡稱酒泉中學)圍繞辦學宗旨,通過挖掘學校文化資源,依托校園電視臺,著眼于創新,立足于教育,服務于教學,形成了一套建設和傳播學校文化的新方法。
一、學校文化的內涵與價值
學校文化的概念并沒有統一的界定。如有人認為學校文化是學校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也有人認為學校文化是教育關系和教學關系的觀念形態的總和……在此,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經過歷史的積淀、凝練和繼承而形成的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傳統,是內隱于師生言行并體現其精神風貌的人文情懷。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2016年9月13日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了“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文化基礎作為核心素養三大組成之首,體現了文化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過程中的重要性。而學校文化作為學生浸潤在校園之中最直接、最具體、最形象的文化土壤,對于學生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秀智慧成果,涵養內在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實踐能力等,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具有重要價值。學校文化對教師和學校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依托校園電視臺
促進學校文化的建設和傳播
酒泉中學校園電視臺堅持“學校搭臺、文化唱戲”的籌辦思路,深入發掘校本資源。如地處祁連山下的地域文化,校園內距今三百多年的古建筑文化,建校82年歷程的校史文化,“事事求好、爭創一流”的“酒中”精神文化,“隴原名師”工作室的教師文化,社團文化、課程文化等。結合學校特色文化資源,校園電視臺結合新聞傳播學、教育心理學、信息技術學、影視藝術學等領域的知識,不斷摸索形成了《校園直通車》《名師講壇》《道德講堂》《社團風云》《我和名校有個約定》等多個主題節目,借助多種傳播媒體廣泛地運用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深受師生的喜愛。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校園電視臺的價值取向要牢牢把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文化需求。校園電視臺是建設學校文化的重要陣地,對學生的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具有價值導向,要有效地融入到培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教育活動中,要不斷地在引導熏陶、啟思益智、娛樂審美能力培養,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和諧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2]。因此,校園電視臺的價值取向要牢牢把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文化需求,每一期校園電視節目的播出,要能在校園中形成一種“文化磁場”,這種“文化磁場”能夠激發學生以人為本的意識,尊重、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能夠幫助學生獲取發現、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審美志趣[3];能夠關切學生的生存、發展和幸福等。如通過《道德講堂》《我和名校有個約定》等節目,促進學生的學校認同,增強學校凝聚力,提高學校辦學活力,實踐學校內涵式發展,進而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校園電視臺的節目內容要緊緊圍繞學校文化資源的優勢和特色。校園電視臺是展示學校師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它不僅要能夠為教師教育教學服務,錄制教師公開課,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學效果;還要能夠為學科“第二課堂”實踐,如校園歌手大賽、成語大賽以及社團活動等服務[4]。因此,校園電視臺的節目內容要緊緊圍繞學校文化資源的優勢和特色,深入挖掘有價值的發生在師生身邊的生活素材,通過對素材的加工和處理,形成特色鮮明、立足生活的校園電視節目,如《名師講壇》《社團風云》等;也可以通過認真的學習和轉化,將優秀的電視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轉化為學校語文學科的“第二課堂”特色活動,形成獨特的校本化電視文化節目。圍繞學校文化資源的優勢和特色建設校園電視臺,必將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
3.校園電視臺的辦臺宗旨要始終堅持服務于師生的校園生活。校園電視臺是學校德育宣傳的有效平臺,要始終堅持服務于師生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強化學生的行為養成。要讓學校共同的道德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在全校范圍內成為全體成員共同認可的關于學校相關事物價值的基本看法和基本判斷,發掘學生在科技、藝術及設計等方面潛在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校園電視臺文化建設陣地作用的發揮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引導。校園電視臺的團隊建設、節目制作和技術保障等都離不開教師。而一般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有限,不能勝任校園電視臺的相關工作。所以相關的負責教師需要花費很多心血和精力去研究、學習,才能實現高效、科學的組織和引領。需要指出的是,教師要為每一位應聘校園電視臺的成員找到一個適合其自我表現、自我發展、自主學習的舞臺,使其在青春的舞臺上演繹美好年華,既培養收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還要學會妥善應對突發事件,學會獨立做事。
三、總結
酒泉中學把校園電視臺建設作為學校文化建設與傳承的新的切入點,通過電視臺演播室與學生團隊建設、校本資源挖掘與電視節目制作,形成了一套建設和傳播學校文化的新方法。校園電視臺豐富多彩的節目也進一步凸顯了辦學特色,提高了辦學水平,展示了學校形象,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教師育人的熱情,對“凝聚酒中力量,弘揚酒中精神,講好酒中故事,展示酒中形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麗萍.如何發揮校園電視臺的育人功能[J].寧夏教育,2009(11):24.
[2]吳昊.利用校園電視臺促進校園文化建設[J].中小學電教,2015(Z2):6-7.
[3]祝弟泉.校園電視臺對學生的教育作用[J].江西教育,2015(6):21.
[4]牛業艷.校園電視臺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