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常青藤實驗中學 蔣歡歡
布盧姆在《教育目標分類學》中明確指出:數學轉化思想是“把問題元素從一種形式向另一種形式轉化的能力”。轉化思想指的是充分利用某一問題的解題方法,用在相似的數學題目中,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讓他們在解題中學會舉一反三,形成觸類旁通的能力。轉化思想作為數學思想中最關鍵、最基本的構成部分,還是初中數學解題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思想方法,能夠將數學問題抽象變具體、一般變特殊,并把問題作簡化處理,可以有效活化學生的數學思維。
化繁為簡是轉化思想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一種手段,在初中數學解題過程中應用轉化思想,要求學生在審題環節注意細節,尤其是面對復雜問題時不能跳過或逃避,而是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最終克服困難。初中生應善于提取題目中的關鍵性細節信息,將復雜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找出,對復雜部分作簡化處理,且深入思考,實現從局部到整體的順利發展。

如此,學生在審題環節注意題目中的細節,深入思考后把握好各個條件之間的關系,應用轉化思想降低題目的繁雜程度,將難題變得易于解決,幫助他們逐步構建解題自信。
雅諾夫斯基說過:“解題——就意味著把所要解的問題轉化為已經解決的問題?!背踔猩匀灰孕蜗笏季S為主,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特別是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難以理解抽象性的數學知識,教師需給予及時幫助,指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轉化意識,將抽象的數學題目變得具體化。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可引領學生應用數形結合方法,把抽象問題通過具體的圖形來呈現,他們可以直觀地分析題目,從而順利地解決問題,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求最值的問題”的解題教學時,教師設計題目:求代數式的最小值。直接處理代數式的最小值,難度系數相對較大,需要轉化思想的幫助,教師指導學生采用數形結合法,將抽象的代數問題用圖形構造出來。如圖,作令AB=2,CD=3,BC=12,點E是線段BC上一點,設BE=x,則CE=12-x。


在上述案例中,通過轉化思想的應用,把抽象的代數問題變成直觀、具體的圖形,既能夠有效降低解題難度,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并鍛煉他們對數形結合方法的應用。
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轉化思想應用起來比較靈活,針對不同的題目內容,需要靈活應用恰當的轉化思想,包括一般和特殊之間的轉化、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之間的轉化等。不同題目考查的知識點也不同,應使用的轉化思想也不一樣,像一元方程和多元方程之間的轉化、等式和不等式之間轉化等。只有做到靈活運用,才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正確結果。
比如,在解決“解三角形”的問題過程中,教師列舉問題:已知在三角形ABC中,AB的長度是6,BC的長度是8,∠B是60°,求三角形ABC的面積和AC的長度。解析:由于△ABC是一個普通三角形,學生根據學習過的公式和定理以及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很難求出普通三角形的邊長。此時,應當在三角形中作適當的輔助線,過點A作一條垂直于BC的輔助線AD,即為三角形的高,由于直角三角形是特殊三角形,可以輕松求出AD的長度,再用面積公式求面積,而求AC的長度則用勾股定理。具體如下:作AD⊥BC,垂足為點D。在Rt△ABD中,因為∠ADB=90°,∠B=60°,AB=6,根據勾股定理求出BD=3,AD=3,所以S△ABC=8×3÷2=12。因為BC=8,BD=3,所以CD=5,在Rt△ACD中,由于AD=3,CD=5,則AC=2。
針對上述案例,教師引導學生應用一般化特殊的轉化思想,將普通三角形轉化成直角三角形來求解,使其形成清晰的解題思路,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最終快速求出正確答案。
總之,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實踐中,轉化的方法雖然不是唯一的,但是靈活思考會得到不同的轉化途徑。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結合不同的知識點,指導學生應用恰當的轉化思想,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題水平,進而優化整體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