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漢驊
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坐落于紐約曼哈頓中城西側,緊挨著曼哈頓大型火車站——賓夕法尼亞車站。高線公園是由廢棄鐵路橋高線,改建而成的城市空中步行生態廊道,整體東北西南走向,長2.5公里,是紐約僅次于中央公園、華盛頓廣場公園的著名城市公園。作為軌道交通的愛好者,我一年前來紐約旅游的時候就曾經計劃去這個公園,但是因為時間原因沒有成行,就把這份惦記一直放在心中,今年深秋的一個周末,我終于如愿。
根據資料顯示,高線穿越了美國工業社會時期紐約曼哈頓西區最具活力的工業區:肉類加工街區(Meatpacking)、西切爾西街區(West Chelsea)和克林頓街區(Clinton)。在高線建設之前,該工業區地面交通的鐵軌和街道交叉口經常發生交通事故,導致穿越該區的第10大道也因此得名為“死亡之街”。為了解決該地區的交通問題,紐約市、紐約州政府和紐約中央鐵路局于1929年一致通過了西區促進計劃(The West Slide Improvement Project),高線成為其中重要的建設項目,并于1934年建成投入使用,一度成為該工業區的“交通生命線”。

到了1980年,隨著高線所在工業區的更新(轉變為藝術展覽、精品服裝店和時尚酒吧的集中區),高線徹底結束了作為肉類、生產資料和原材料運輸工具的使命。此后,高線也一直處于“拆與不拆”的爭議之中。
1999年,由高線所在街區的兩位居民發起的非盈利性組織--高線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的誕生,徹底改變了高線的命運。在“高線之友”積極有效的努力之下,廢棄高線的更新計劃得到了包括紐約市政府、高線擁有權的紐約鐵路公司等政府機構和私人團體的共同支持,并最終決定將廢棄的高線改造成為一個新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高線公園。
早上8:00,我搭上了從新澤西開往紐約的快車,約9:30到達紐約汽車站。下雨了,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前往高線公園的熱情,步行了1.5公里之后,我們到了高線公園入口處。迫不及待的進入,映入眼簾的就是鑲嵌在地面上的一條鐵軌,在改建公園的時候,橋上重新鋪了層瀝青路,但是這條鐵軌被保留了下來,鑲嵌在了瀝青中間。公園每個路段的植物-鋪裝關系都有變化,在不同區域采用不同的植物鋪裝比例,讓整個設計保持了整體的同時增加了趣味性,走起來不會乏味單調。體現了對原有場地的尊重,強調著歷史記憶,如保留了鐵軌和本地植物,展示二者的本原生態關系,又如將原建筑鋼架結構完整呈現,保留原貌。

鑲嵌在地上的鐵軌

高線鐵路橋上的兩條并排鐵軌都沒有被拆除,一條被鑲嵌在了橋中,當作步行街道的一部分,另一條則更好地保留了原始的形態,如今被植物覆蓋。

被植物覆蓋的老鐵軌,后面是著名的賓夕法尼亞火車站。

高線鐵路橋,為展示橋體的鋼結構,設計師拆掉了一段鐵軌。

這里被設計成遮陽棚形式,完整的保留了幾段鐵軌,成為游客休息區。

完整的鐵路

不同的鋪裝方式。

與城市現有建筑充分融合。

從架起的步行道俯視鐵軌原貌。

完整的植物生態。

與休憩設施的協調共存。

安裝在軌道上的休閑躺椅,陽光燦爛的時候恐怕會一椅難求。

高線公園沿途正在修建的摩天大樓。
過了這片道岔,再走幾十米,高線公園就結束了。在最后幾百米長的高線橋體上,在步行道左右兩側的綠植當中,隱隱約約出現了三四條保存完整的鐵軌,這些鐵軌并非平行鋪設,而是錯綜復雜,隱隱約約還能看出有一些扳道閘的痕跡。這里就是最初火車變軌的地方,這些細節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讓我們能想到高線鐵路當初的輝煌。
高線公園以高架鐵軌為核心,利用設計加強了軌道的延伸性,在每隔幾個街區設立一個樓梯好似站臺,加強了與城市的聯絡。這些退役的軌道,得以式重新融入城市,既保留了記憶,又延伸出新的故事,更讓我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