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冬
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健康群眾文化的過程當中,首先必須要充分結合當前社會道德文明以及精神境界來進行。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國力正在不斷增強。在經濟以及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充分重視起健康群眾文化的構建。作為西寧市文化廣播電視系統的工作人員,就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作為當今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把新時代新青海“登高望遠、自信望遠、團結奉獻、不懈奮斗”作為一個整體。登高望遠是戰略格局、思想站位、只有把青海融入全國與世界,我們才能做出維護民族團結、保護青山綠水的偉大奉獻,并為這樣的新青海而不懈奮斗。
首先,在構建和諧群眾文化的過程當中,應加快構建一套完善的政策以及體制。各地方群眾文化機構,都要始終樹立以人為本的群眾文化工作理念,并始終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并將其落實到實際的工作當中。一是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化等。推動農村綜合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充分利用農村現有的公共設施,統籌建設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技普及,為群眾開展積極向上的活動提供陣地保障。二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切實提升面向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群眾需求反應機制,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文化需求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開展“菜單式”“訂單式服務”針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所面臨的一系列的難題,我們都要給予相應的幫助,例如:可以開展三下鄉活動、文化骨干帶頭人培訓、“陽光工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贏得更多人民群眾的認可。
其次,人與人的和諧發展,對于群眾文化的構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我國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其中就包括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不和諧因素。基于此,我們在構建和諧群眾文化的同時,首先就需要消除人與人之間不和諧的現象,并逐步建立優秀文化傳承和發展體系,不斷加強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持續開展“文化下鄉”、“我們的節日”等示范性品牌活動,不斷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引導廣大群眾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傳播正能量。鼓勵各專業文藝骨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結合全國基礎文化人才特別是鄉土文化能人的培養,為推動農村文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最后,構建和諧群眾文化的過程當中,還要重視起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現階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雖然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但是給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大氣環境、交通環境、居住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群眾文化的構建,確保人類與自然環境兩者的協調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和諧群眾文化作品,例如:可以開展綠色出行、萬人馬拉松等等,使得人們能夠充分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充分借助群眾文化這一宣傳陣地,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首先,要想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面群眾文化,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縮小群眾文化發展的城鄉差距。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結合各個地區不同的民俗文化以及生活習慣,進而尋找到群眾文化的生長點。針對所發現的健康的群眾文化苗頭,我們必須要加大扶持力度,促進其健康成長。針對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要加強對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力度,使其能夠掌握更加完善的群眾文化,成為當地群眾的骨干力量。除此之外,還要加大“文化支邊”政策的宣傳力度,促使更多的群眾文化支邊干部以及更多的文化志愿者參與到偏遠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當中,早日脫離文化貧困,促進和諧群眾文化的構建。
其次,要加大對于一些少數民族群眾文化的扶持以及挖掘力度。我們人口眾多,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很多少數民族的群眾文化,非常的豐富多彩,文化作品也非常優秀,只是由于長時間呆在深山當中,導致我們無法挖掘出文化寶藏來。一直以來,我國都非常重視少數民族文化,涌現出了一大批藝術家以及文化作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再接再厲,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除此之外,上級政府部門還應進一步加大文化工作者的派遣,促使少數文化群眾文化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最后,隨著西寧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部門也越來越重視起群眾文化的打造。西寧市文化藝術服務中心的成立,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了更多的是實事。“美在瞬間”百張照片全家福拍攝活動,“千副春聯”送市民活動的舉辦,為人民群眾帶來了精神的享受,促使西寧群眾文化呈現出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十九大會議的召開,我們應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精神,西寧市各區縣文化館,都應堅定文化自信,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各館的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升,積極開展健康西寧、和諧西寧、全面西寧群眾文化活動,開啟西寧群眾文化發展的新篇章,豐富全市各族群眾節日文化生活。
綜上所述,黨的十九大會議的召開,翻開了社會歷史發展的新篇章。群眾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健康、和諧、全面的群眾文化,對于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構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我們就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構建扎實的健康、和諧、全面的群眾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春霞.對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現狀及建議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2,68(12):93- 95.
[2]何宗玲.論新文化發展觀對群眾文化工作的要求[J].湖南科技學院報,2010,56(06):176- 179.
(作者單位:西寧市群眾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