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永
摘要:近年來,中央銀行關于穩定幣值這項職能,國內外學者已經從縱向和橫向進行過深入的研究,而對于金融穩定這項職能的分析還不夠全面;鑒于中央銀行在金融系統中所處的地位,如何行使好穩定幣值和金融穩定兩項職能的關系至關重要。文章通過梳理國內外關于金融穩定的文獻,分析金融穩定概念的內涵、明確中央銀行的職責定位以及研究如何通過各種金融工具之間的良好配合去維護金融的穩定等方面問題。
關鍵詞:中央銀行;金融穩定;職能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危機的爆發,貧富差距的加大,讓我們深刻意識到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性。早在2005年的時候,作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周小川就提出:現代經濟的核心是金融,維護金融的穩定是國家長治久安和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央銀行一直承擔著維護金融穩定的天然職責,并且近些年來,不斷得到加強;隨著中國金融的快速發展,中國金融的穩定對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國中央銀行必須要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職責,提高維護金融穩定的能力,為我國的宏觀經濟運行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
一、央行維護金融穩定職能的界定及定位研究
(一)關于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職能的界定
我國中央銀行在2005年對金融穩定的概念進行了界定,認為金融穩定是一種狀態,整個金融體系健康良好運行,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市場能夠在業務操作、風險控制、資源調配等各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當受到意外沖擊時,金融體系能照常運行,及時解決問題。石樂(2010)認為,金融機構的穩定性是可以進行測度的,中央銀行通過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的穩定性進行檢測。因此,金融監管機構必須建立一套高效科學的檢測體系,能夠準確衡量出金融機構的穩定程度,從而對檢測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更好的維護國家經濟的穩定與安全。我國銀行業基于實際情況實行的存款保險制度,可以維持金融體系穩定以及防范道德風險,同時能減少問題銀行對健康銀行的不利影響,對國家金融體系的長期穩定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因此,維護金融穩定是我國中央銀行一項重要的職能和責任。
(二)關于中央銀行金融穩定目標定位的研究
關于金融穩定的特征方面,秦菊香(2005)認為金融穩定是個宏觀的概念,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承擔著“最后貸款人”以及支付清算的功能,應以維護整個大的宏觀經濟體系為目標,而不只是維護個別金融機構的穩定;金融穩定具有動態性,金融形勢不斷發生變化,為應對各種金融風險,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必須要改變,并與金融形勢相適應;金融穩定具有效益性,基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抗風險能力比較強的金融穩定,能夠形成健康、競爭力強的金融體系;金融穩定具有綜合性。這種綜合性主要體現在維持金融穩定的手段上,當金融出現不穩定時,政府機構、中央銀行等各部門都要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出現的問題,情況嚴重時,甚至要加強配合,維持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關于金融不穩定的特征方面,唐亮,許文標(2009)提出我國當前金融穩定框架考慮不足,制定貨幣政策目標時,應該考慮到金融穩定的協調性問題,還要兼顧短期與長期的金融穩定目標。王信、譚思儀(2014)認為金融穩定具有不可忽視的宏觀審慎或系統性特征,國家應該明確賦予央行對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能范圍,或安排中央銀行實行宏觀審慎制度,一旦央行這一職責顯性化,世界各國央行對金融穩定的問題會更加重視,在宏觀審慎管理方面,也會進一步加強。
二、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工具的研究
當前各國央行維護本國金融穩定主要從預防內在風險、微觀檢查以及宏觀審慎管理三個角度出發。張啟陽(2004)認為應充分發揮貨幣政策作用,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并進行金融體制創新與改革,維護金融穩定。黃霞(2005)提出為維護金融穩定,宏觀上,要明確支付三大目標,構建三大支柱,最后營造三大環境:金融環境要和諧、經濟環境要協調運行、技術環境要高效。尹優平(2005)認為金融基礎工作是前提,因此,要更好的運用經濟政策方式,加快完善支付系統的建設、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支付系統工作效率,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強化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能力。杜若榕、曾國亞(2011)認為在實現價格水平總體上穩定的前提下,央行可以采取更為靈活的操作政策。當國家面臨通貨膨脹問題時,針對通貨膨脹的程度采取相應的金融穩定策略,努力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金融市場也不會有太大波動,實現兩者的協調。杜佳琳(2011)認為貨幣政策目標對于金融穩定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中央銀行要提高貨幣政策工具的應用能力,通過從宏微觀兩方面分別制定貨幣政策目標,將價格穩定納入金融穩定中,綜合考慮金融穩定的作用。錢譜豐(2011)認為中央銀行作為金融宏觀調控部門,在發揮利率等傳統工具作用的同時,亟需豐富和補充新的工具,將資本金、杠桿率和流動性等傳統微觀工具的使用納入宏觀審慎管理中,發揮微觀監管指標的宏觀作用。羅冠男(2013)提出從法律的角度來界定金融穩定,并且給予中央銀行更大的自主權,使中央銀行能夠充分發揮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能。
三、中央銀行制定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關系的研究
央行制定貨幣政策會對金融穩定造成一定影響,這種影響有正負兩方面,有學者關注貨幣穩定對金融穩定的正面影響。郜麗敏(2005)認為貨幣穩定是金融穩定的前提,貨幣的穩定影響著金融的穩定,但適當的通貨膨脹對經濟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有利于金融體系的運行,嚴重的通貨膨脹會破壞金融穩定。因此,中央銀行要基于經濟的實際情況,對經濟的波動做出合理的反應。常建(2015)提出要重視貨幣政策的作用,貨幣的穩定的方式對金融穩定的實現具有強大的促進功能。Vinals & Fe-ichter(2010)認為,宏觀審慎管理的相關規則與調整能夠更好的維護金融穩定,而中央銀行實施科學的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的效果相對較差。因為相關規則調動了市場人員的積極性,減輕了金融機構的壓力。但實施宏觀審慎管理也會出現不穩定性的現象。葛奇(2016)認為央行要根據金融穩定風險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到底采用宏觀審慎政策還是利率政策,并且認為宏觀審慎政策要優于貨幣政策。 Houben(2004)也認為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政策在某些方面的作用是重合的。何林峰(2007)在研究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實現金融穩定時,將這種作用總結為:如果采用不恰當的貨幣政策,導致通貨膨脹劇烈波動,會帶來真實財富的重新清理,使危機雪上加霜;如果采用緊縮的貨幣政策,會壓低通貨膨脹率,甚至導致負的通脹率,帶來利潤的損失,嚴重的會直接引起銀行破產;短期名義利率的劇烈振動,進一步加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使大量銀行出現經營業績的下滑,過度的貨幣政策會給原本就緊縮信貸的銀行業帶來更加惡劣的沖擊。即對通貨膨脹作出實時利率調整能實現金融的長期穩定。通過實證看出貨幣穩定在長期與金融穩定具有一致性。
關于貨幣穩定和金融穩定的研究,Bergman 和 Hansen(2002)采用實證的方法,研究瑞典20世紀90 年代銀行流動性危機的情況,依據數據分析,得出價格的變動對銀行的流動性危機影響最大,并且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短期內,貨幣穩定和金融穩定可能不一致;但長期內,他們具有一致性。這種結論還不成熟,但是對央行的政策實踐具有一定意義。
四、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協調機制研究
(一)構建央行牽頭的金融穩定協調機制
當前我國維護金融穩定的監管部門主要有保險、銀行及證券等機構,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及協調機制,阻礙著央行更好的行使穩定金融的職能。秦菊香(2005)提出中央銀行要具備一定的協調權利和能力,要建立一個各部門能夠相互溝通聯系,借鑒管理經驗,共同處理問題的協調機制,來更有效更合理的維護金融穩定。程亞男(2012)提出為防止“一行三會”由于級別相同互不買賬產生的摩擦成本,應授權中國人民銀行率先實行對金融穩定具有協調作用的機制,并從法律層面明確央行與“三會”工作的配合。明確要求三大專門監管機構必須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供統一格式的監管數據統計和報表。賈蕤槄(2010)認為央行應協調好貨幣政策職能與金融穩定職能的關系。張文亮(2013)提出以中央銀行為核心的維護金融穩定的長期有效機制。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責包括制定貨幣政策、降低金融風險以及金融穩定的維護,央行的職責發揮的作用需要金融機構以及相關部分的有效配合。
(二)在央行信息收集機制下與他國的政策協調
張先青(2010)認為中央銀行應建立信息收集機制來維護金融穩定。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金融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一個國家經濟的波動很快會對其他國家造成影響,因此,在維護金融穩定時,要加強合作交流,尤其是信息共享的問題。中央銀行要注重與其他國家經濟的協調。
五、結論
通過對央行維護金融穩定的文獻梳理,界定金融穩定的定義以及它的特征, 認為 金融穩定不是靜態的,是動態的、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必須要結合最新的國際金融趨勢考慮金融穩定問題;央行在維護金融穩定方面要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應找準自己的位置,在金融不穩定的時候,既迅速又準確的找到問題所在并解決;建立良好的協調機制,為更好地制定貨幣政策解決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的矛盾;宏觀審慎工具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必須要與貨幣政策形成良好配合。
因此認為央行要更好地發揮穩定金融的作用,必須要加強銀行體制的改革,并且要把央行基礎性的工作做到最好;中央銀行聯合其他部門維護金融穩定職能,應從法律高度賦予中國人民銀行最廣泛的金融信息獲取權,繼續通過深化改革加強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積極開展金融穩定國際合作,只有這樣才能為維護金融穩定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奠定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葛奇.金融穩定與央行貨幣政策目標——對“杰克遜霍爾共識”的再認識[J]. 國際金融研究,2016(06).
[2]殷成城.中央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5.
[3]王信,譚思儀. 重塑中央銀行 維護金融穩定[J].金融發展評論,2014(12).
[4]鄒傳偉.銀行宏觀審慎監管的基礎理論研究[D].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2013.
[5]張文亮.建立以中央銀行為主體的金融穩定長效協調機制刻不容緩[J].金融經濟,2012(20).
[6]錢譜豐.中央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發展[J].中國金融,2011(17).
[7]杜若榕,曾國亞.金融危機帶來的加強我國中央銀行金融穩定職能的啟示[J].時代金融,2011(06).
[8]張先青.金融穩定與中央銀行職責[J].金融經濟,2010(18).
[9]賈蕤槄.論中央銀行在維護金融穩定中的作用[J].現代商業,2010(24).
[10]石樂.中央銀行職能與我國金融穩定的關系[J].商場現代化,2010(15).
[11]唐亮,許文標.金融危機下對我國中央銀行金融穩定框架的反思[J].當代經濟,2009(24).
[12]吳爽.從金融危機看我國中央銀行的金融穩定職能[J].技術與市場,2009(10).
[13]曾建中.論中央銀行在金融生態系統中的角色定位[D].東北大學,2009.
[14]何林峰.中央銀行在金融穩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學,2007.
[15]張啟陽.論金融穩定與中央銀行職能[D].東北財經大學,2006.
[16]郜麗敏.中央銀行如何發揮金融穩定的職能作用[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3).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