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病例】
「徐先生半年前開始出現明顯咳嗽,尤以冷空氣、刺激氣味后出現,干咳為主,由于無其他癥狀,自述雖有吸煙史30余年,但既往身體健康,故未在意。近2~3月來伴見痰中帶血情況,偶有胸悶痛、側腹、背痛癥狀,聲音嘶啞,服用止咳化痰藥物沒有改善,因咳嗽問題導致作息紊亂,尤其是睡眠質量,夜不能眠,食欲較之前減少,常伴見背痛不適,至醫院行肺部CT見右肺上葉后段周圍型結節,直徑1.8cm,可見結節周圍有毛刺樣突起,進一步行肺組織穿刺活檢及痰細胞檢查陽性后確診示肺癌。行手術及化療治療后,咳嗽及痰中有血癥狀改善,但略見胸悶,伴見四肢乏力,容易疲倦,胸痛、背痛偶見,睡眠較淺。
【病理分析】
肺癌,是近50多年來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數據顯示,長期大量吸煙與肺癌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煙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10~20倍,此外,吸煙不僅直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還對周圍人群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導致被動吸煙者肺癌患病率明顯增加。一般臨床癥狀:
咳嗽(首發癥狀占35%~75%),多為陣發性刺激性干咳;
痰中帶血或咯血(首發癥狀占30%),主要出現間斷性或持續性、反復少量的痰中帶血絲、少量咯血;
胸痛(首發癥狀占25%),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鈍痛;
發熱(首發癥狀占20%~30%);
40歲以上多發;
其他組織器官轉移癥狀:淋巴結、胸膜轉移(淋巴結腫大壓迫氣道、呼吸困難或胸水)。
根據中醫基礎理論可知,肺中積塊的產生主要由于正氣內虛、邪毒外侵引起,以痰濁內聚,氣滯血瘀,蘊結于肺,以致肺失宣發與肅降為基本病機,以咳嗽、咯血、胸痛、發熱、氣急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惡性疾病。一般多發于中年。
【肺癌的鑒別】
1.肺結核瘤(球):較多見于青年病人,病程較長,少見痰帶血,痰中發現結核菌。有些慢性肺結核是有可能在肺結核基礎上發生肺癌,但必須進一步做痰液細胞學和支氣管鏡檢查排除。
2.肺部感染:需與肺癌阻塞支氣管引起的阻塞性肺炎鑒別。如肺炎反復在同部位發作,應提高警惕懷疑有腫瘤堵塞所致,這時候取病人痰液做細胞學檢查和進行纖維光導支氣管鏡檢查。
3.肺部良性腫瘤:如結構瘤、軟骨瘤、纖維瘤等都較少見,一般良性腫瘤病程較長,臨床上大多無癥狀,可以從影像學檢查中排除。
【預防與控制】
要如何從飲食、生活來控制或避免肺癌發病率?
1.禁止和控制吸煙:國外研究證明有效戒煙能明顯降低肺癌的發生率,戒煙越早肺癌發病率降低越明顯,也減少其他人吸入二手煙,所以戒煙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徑。
2.保護環境:大氣污染、煙霧指數等暴露劑量與肺癌的發生率成正相關關系,所以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是降低肺癌發病率的重要措施。
3.增加鍛煉:預防性鍛能有效增加身體代謝機能,提高機體免疫及抗病力;術后則需增加肺功能鍛煉,加速胸腔積液的吸收,加快術后胸腔內平衡的再次建立。
4.職業因素預防:職業致癌物會增加肺癌發病率已經得到許多研究公認,故減少職業致癌物的暴露能降低肺癌發病率。
5.中藥茶飲調理:可以適當選用止咳平喘、軟堅散結、補氣益肺、扶正解毒等的中藥材茶飲代替平時飲水。可選用的中藥材如魚腥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七葉一枝花、沙參、瓜蔞皮、桑白皮等,一般建議1~2種中藥材5~10g泡茶或與水煮滾同飲。
【小秘方】
1.腹式呼吸方法(適合手術后鍛煉):體位:站立位(體質虛弱者可選擇半臥位或坐位)。方式:左右手分別放在腹部和胸前,吸氣時用鼻吸入,盡力挺腹,呼氣時用口呼出,同時收縮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動幅度,速度緩慢。次數:每分鐘呼吸7~8次,反復訓練,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保健功效:增進肺泡通氣量,提高呼吸效率。
2.藥膳(平時預防):材料:甜杏仁10枚,牛奶100ml,大棗5枚,粳米50g, 桑白皮10g,生姜5片。方法:杏仁浸泡后去皮,加入牛奶取汁液、大棗去核、生姜2片切絲備用,先將桑白皮、生姜3片、大棗煎煮取汁,加入粳米熬粥,快完成時再加入杏仁牛奶汁繼續熬煮成粥。保健功效:止咳平喘,養胃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