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誠杰 張衛華

93歲那年,有段時間我大便帶血,血的顏色是暗紅色的。另外,我的肚子經常不舒服,常常會出現腹部脹痛、胃部有飽脹感或腹部絞痛等癥狀,有時候還會拉肚子,動不動就感覺很疲倦。
我覺得這不是好信號,立馬去醫院做了全面的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了,確診我得了直腸癌。家人和朋友知道后都特別著急,我說沒事兒,別太著急,心一定要寬一些才行。我都是90多歲的人了,有什么想不開的?
醫院馬上安排我做進一步的檢查,以便進行接下來的癌變切除手術。檢查報告出來后,所有人都驚呆了。原來我的腸子比正常人多了20厘米,更巧的是,癌變的部分正好在多出來的那段腸子上。最讓大家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做完手術,三天后我就下床走路了。我記得很清楚,那天醫生和護士見到我,都驚嘆我怎么恢復得這么快。一般做這個手術的人,就連年輕的小伙子,還需要休息十天半個月呢。我也很驚訝,覺得自己的身子骨還挺硬朗。
幾個病人和醫護人員圍坐在我的病床前,問我手術后都吃了什么。我說沒什么特別的,就是雞蛋、小米粥,還有蔬菜湯面。我跟他們解釋,吃這些是因為我從小到大一直住在陜西,習慣了吃面食,全身的細胞也早已適應這種營養。對待身體這頭“順毛驢”,手術后我能做的就是順著細胞的脾氣來吃東西,哄著它,養著它,這樣病才好得快。
我的病好得快,主要跟我平時的養生有很大的關系。我的生活很有規律,春夏,每天早上6點我就起床晨練,秋冬天亮得晚,我就7點起床。我每天堅持午休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晚上10點我就會躺在床上休息,而且從不熬夜。
另外,不能忽視的就是運動。我很喜歡運動,沒生病前,每天早起長跑、打太極拳、做保健操,四十年如一日。我每天在小公園里做的保健操,現在好多人都在跟著我做。就因為我經常運動,平時門診我坐一上午腰都不痛。
當然,運動也是有講究的,我把它叫作:早調心肺,晚調肝腎,常調脾胃膽。
為什么早晨起來調心肺呢?大家都知道,晚上睡覺是人最安靜的時候,心率是最慢的時候。早晨起來,心跳加快,肺活量增大,所以早調心肺。早晨起來洗漱完吃完早點,出去遛遛彎,一邊走一邊就把保健操給做了。
怎么做呢?很簡單,就是搓著手走。為什么這樣做呢?手心有一個穴位叫勞宮穴,它是心經的主穴位,搓手的目的就是按摩這個穴位。你按摩這個穴位,這個穴位就通過經絡刺激心臟,讓心臟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機能。兩手搓熱了之后在眼睛上捂一會兒,跟“用熱水滴點醋熏眼睛”的道理是一樣的。
走一會兒累了,搓搓列缺穴,這是肺經的主穴位。你如果咳嗽、痰多,就多搓列缺穴。用發熱的手掌心來回搓,一邊走一邊搓……你刺激臟器,臟器興奮,血液循環就暢快!搓完了,也到了公園里頭,打打拳、練練操、跳跳舞,就全齊了。
晚調肝腎具體怎么調?其實很簡單。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在泡腳的時候手別閑著,兩手握拳,用拳背在脊柱上下反復搓腎俞穴。按摩腎俞穴,通過經絡刺激腎臟,讓腎臟興奮起來。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腎的好壞,看的就是腎氣足不足。如果腎氣足,排尿就痛快,用老百姓的講法就是,垃圾不就全排出來了嗎?我們平常泡腳,出的汗什么味兒都沒有。你搓腰這兒,你看那汗是不是酸味越來越重?這說明臟器里頭的臟東西排出來了!
怎么護肝?很簡單。仰臥在床上,雙手上下重疊,內外勞宮穴相對,男士左手在下,女士右手在下。從肝區這兒開始,稍微用點力按著肚子順時針往下轉;轉2到3圈,轉到腹部的底部,連續5次;再從腹腔上部向下至腹腔的底部,平推5次。順時針轉5次加上平推5次,這叫一組,每天晚上做10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你的氣循環起來,讓它順暢!
為什么要常調脾胃膽?人活著靠的是食物,從我們的各個臟器來講,靠的就是運化吸收。脾胃膽怎么調?其實也很簡單。脛骨左邊一條縫,右邊一條縫,就這寬度,白天沒事在那兒坐著也是坐著,順著這寬度經常性地捋捋它。一邊是肝脾經,一邊是胃經,而胃經上頭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叫足三里,咱們老百姓都管它叫長命穴。為什么叫長命穴?你吃得好,消化好,不就長命了嗎?白天坐在那兒經常捋捋它,這叫常調脾胃。
膽怎么調呢?也很簡單。膽經在大腿的外側,你坐車或排隊的時候,就用手敲敲大腿外側,刺激刺激它,讓它興奮起來。
你無時無刻不在刺激這些經絡,讓它們運動起來,你想想這臟腑能不好嗎?所以運動的意思是運氣動血,也就是調節氣血平衡。
對我來說,身體就像一棵樹,要想讓這棵樹茁壯成長,就要悉心照養,而運動養生、飲食調理、起居有時、修身養性就是這棵樹所需的全部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