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星期四公布美國新的非洲戰略,直指中國、俄羅斯是美國在非洲大陸的對手,妄指中國“利用賄賂、不透明的協議,以及債務挾持非洲國家”。
博爾頓宣稱中國與俄羅斯在非洲具有侵略性的經濟手段阻礙了美國的投資機會,干預了美國的軍事行動,并且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產生顯著威脅。
這是多么霸道、無理的對中俄的指責。非洲早已不是西方的殖民地,不是美歐國家獲取黑奴的地方,非洲國家要發展,它們有權利與世界任何國家開展經濟合作。博爾頓宣布的美國新戰略儼然把非洲當成了消化美國和西方國家利益的地盤,明顯延續了把非洲繼續當做西方殖民地的視角。華盛頓曾經說非洲是“爛國家”,博爾頓的說法再次傳遞出對非洲的藐視。
請華盛頓尊重中國和俄羅斯,也尊重非洲國家作為國際社會獨立成員對外開展合作中的選擇權。美國和西方向非洲發展提供的支持太少了,非洲需要開拓資金、技術的來源渠道,這是非洲各國人民不可剝奪的神圣權利。
美歐精英們從未真正關心過非洲的發展,也未真正把非洲國家作為平等伙伴尊重過。他們看上去更愿意讓非洲長期處在相對落后的狀態,學一學西方的民主治理,受一受西方經濟援助的施舍,并且自甘做西方人表達悲憫、進行原始文化獵奇的特殊空間。
中國等新興國家與非洲國家開展全新的合作,改變了非洲過去只能依賴西方的格局,這招致了美歐的不滿。他們編出“掠奪資源”“債務陷阱”等罪名,安到中國頭上,試圖構建“美歐的援助很干凈、中國的援助則不干凈”的國際輿論。
中國對非開展的援助好不好,要由非洲國家說,華盛頓實在不該爭著做裁判。博爾頓宣布美國非洲戰略的方式表現出了華盛頓的小家子氣,它是美方自己無力或不想支持非洲發展、又不允許別人做的 充滿醋意的單邊主義。
華盛頓深深掉入了大國競爭思維,滿眼都是地緣政治,這影響了它對中國開展國際合作競爭動機的判斷。
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是受雙方互利效果的推動自然發展起來的,而非認真推行一個宏大戰略的結果。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是一個開放的經濟合作規劃,其中沒有軍事因素的參與,也沒有插入地緣政治杠桿,華盛頓方面的敏感,實在是因為它的思維過度地緣政治化了,看到與中國有關的什么都浮想聯翩。
中國歡迎美國加大在非洲的投資,也歡迎美方增加對非貿易。華盛頓經常談論基于公平規則的秩序,非洲的秩序應當是所有外來投資者機會均等,任何一方不謀求排他性的利益,不用政治及安全手段異化經濟合作的競爭,并且把什么樣合作最有利于非洲的評判權交給非洲各國政府和人民。
外部投資者可以在非洲開展具體項目的第三方合作,鑒于美國牢騷滿腹,我們主張中方不妨在第三方合作的問題上更加開放、大度些,主動邀請美國發展援助機構合作支持非洲的發展項目,在這個過程中相互學習借鑒。
美方則應放棄成見,與中國投資者加強協調,把抱怨轉化成中美在非洲開展合作的動力,美國的非洲戰略說實話有些嚇人,其背后思維過于充滿挑戰性。美方需要降低不友好競爭的調門,避免在地緣政治問題上以己度人。美國應當為推動非洲的和平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環球時報20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