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云
摘要: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類建設項目的實施也面臨更高的環保要求。而公路項目建設以影響生態環境為主,環保要求和一般工業類建設項目存在差異。本文結合自主驗收要求,簡單分析公路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討其工作措施,助力企業做好環保工作。
關鍵詞:公路項目;環保驗收;自主驗收
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越來越深入,使得建設項目環保管理面臨新的監管要求,包括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強化責任追究等。修訂之后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都將關于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的規定刪除了,新實施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把其環保部門驗收變為建設單位自主驗收,因而加強公路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是建設單位的重要工作。
一、公路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建設單位的規模、性質、管理等千差萬別,對環保管理制度與竣工驗收技術規范存在理解與執行不到位、被動性的問題,尤其是自主驗收要求企業變被動為主動,承擔更重要的責任。一些企業習慣于只注重生產經營,護理環保法律法規,自覺意識淡薄,習慣被相關部門監管,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是責任主體,加上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管理人員,不知該怎樣開展自主驗收,針對自主驗收要求缺乏主動作為,甚至將自主驗收曲解為隨意驗收。
自主驗收是國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增強企業環保意識的重要措施,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是專業性的、技術性的工作。建設單位限于專業技術能力,常用的有效辦法就是依托專家咨詢,也有一些企業因對公路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的理解與認識不到位,通常是向第三方機構委托幫助其完成竣工環保驗收工作。而第三方機構無法準確判斷、把握建設單位在公路建設項目過程中的環保措施有效性落實情況。
二、加強公路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的工作措施
(一)加強現場調查,掌握技術規范
現行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公路》(HJ552-2010)對驗收調查環境風險的要求、方法、內容等的規定并不明確,對于環境評價批復之后如何處理新增環境敏感保護目標也缺乏明確的規定,公路建設企業應根據環境風險影響范圍確定環境風險調查,完全識別環境敏感保護目標,把飲用水源保護區、集中取水口、分散式飲用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等列為環境風險保護目標。與此同時,積極接受專業單位的指導、引導,增強環保意識,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中承擔的主體責任,配備專職環保管理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環保水平,或者聘請第三方環保管家,獲取專業、全面、規范的技術服務。
在公路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的現場核查環節,企業應充分了解公路項目性質、特點,根據已經掌握的資料、分析結果,現場核對公路項目實際建設內容及運行狀況[1]。現場調查主要包括:履行環保手續的情況、公路項目建設過程、公路項目建設變更情況、公路項目環保設施與措施落實情況、環境風險防范設施的情況,在線環保監測系統安裝、運行情況,執行生態保護措施以及環保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情況等。通過自主開展有效的現場核查工作、配合施工期資料核查與公眾參與調查更準確的了解公路項目實際建設與運行情況,滿足環保自主驗收標準和要求,保證結果準確。
(二)完善自主驗收制度,強化公眾參與
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公眾對居住環境的質量重視程度在增強,公路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監測是環境評價制度的后續監督,企業更應重視調查公眾意見,完善自主驗收制度,強化公眾參與。參與接受調查的應當是受公路項目建設影響的人,特別要了解公路項目工程的技術人員、參加該公路項目的環保專業人員[2]。調查公眾意見的結論應包括公眾對建設公路項目的基本態度、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采取的防治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措施及設施情況、營運期遺留的最主要環境影響、運行期間突發的環境污染事故、以及需要建設單位進一步采取的環保措施等意見。
(三)把握幾項重點工作,提高驗收質量
第一,企業優先選擇技術能力較強的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在公路項目建設中,部分技術能力不強或不熟悉當地環境特征的環境評價單位為承接項目采取低價中標策略,此時企業要理性決策,避免因環境評價單位技術能力所限導致遺漏重要敏感目標、提出環保措施不合理或者操作性不強等問題。
第二,設計路線走向變更或者新增連接線、支線前要及時與原環境評價審批部門聯系,掌握相關的技術規范與要求。按照規定,在批復公路項目環境評價之后發生重大變更,應重新報批,同時重新確認工程變更涉及區域的環境敏感目標,確保選線合理,設計有效的防范設施與措施。
第三,確保環境評價階段提出的重要環境風險防范設施與措施進入下階段設計方案,并有專項環保投資預算,確保能將其納入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內容并進行專項設計,確保重要環境風險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和同時建成,避免因重要環保設施沒有進入下階段設計導致無法補建,影響竣工環保自主驗收。企業還要依據環境評價文件的要求設置環境管理機構、制定制度及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準備必要的應急材料。
第四,建設單位在建設過程中應注意保存有關影像資料。包括采取的污染防治設施與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還特別注意保留在建設過程中采取防滲漏措施的施工資料,它們時證明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全面落實公路項目設計、環境評價與批復、滿足其他環保要求的直接證據。
三、結語
公路項目竣工環保自主驗收是國家規定的建設項目法定程序,建設單位要明確主體地位,嚴格按照新修訂的條例與規范,落實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其批復的相關要求,同時完善自主驗收制度,把握自主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幾項重點工作,提高自主驗收工作質量,提升建設單位環保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偉,趙仕沛.淺談公路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J].科技視界,2015 (20):259-260.
[2]徐全洪.關于高速公路竣工環保驗收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8 (0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