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實施排污許可制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強化排污者責任的重要舉措,是提高環境管理效能、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按照“核發一個行業、清理一個行業、達標一個行業、規范一個行業”的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嚴格審查,依規核發,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目前已完成十幾個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隨著發證企業數量增多,副本在監督管理上運用還存在很多問題。把繁雜的副本變成一張監管導圖,使執法人員看得懂、管得明,增強工作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排污許可;副本;導圖
排放許可證制度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污染物總量控制為基礎,規定排污單位許可排放什么污染物、許可污染物排放量、許可污染物排放去向等,是一項具有法律含義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對排污者排污的定量化,是對重點區域、重點污染源單位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實行的定量化管理手段。以往在污染源整治過程中,只對排放濃度進行控制,不能從總體上解決污染問題,只有對一些重點污染源進行排放總量控制,發放排污許可證,才能改善整個區域環境質量,具體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的環境質量要求,確定不同污染源,削減不同污染物排放量。將污染治理與環境質量目標緊密地結合起來,有利于節約治理資金,實現環境質量目標。
全面實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環境治理基礎制度的重大改革任務。《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國辦發[2016]81號,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到2020年,完成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基本建立法規體系完備、技術體系科學、管理體系高效的排污許可制。同時,《方案》強調要按照“誰核發、誰監管”的原則定期開展監管執法,首次核發排污許可證后,應及時開展檢查。
一、排污許可證監管問題
(一)排污許可證已有十幾個行業核發,相關環境監管人員還未能適應“一證式”排污許可證監管制度,不知如何通過排污許可證監管企業,對企業自行監測、臺賬記錄、執行報告、信息公開缺乏規范的管理要求,監管缺乏影響許可證的有效執行。
(二)隨著排污許可改革的全面推進,核發的行業越來越多,難免有一些問題顯現。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排污許可證副本內容比較多,一般都要100多頁,內含表格20多個。由于載體的限制,部分表格雖然有內在邏輯聯系,但是割裂分布在不同表格中,不便于使用和查找,部分執法人員和企業甚至反映看不懂,不會用。
(三)企業主體責任不強,對排污許可證重要性認識不夠。此次排污許可證申請工作,小部分大企業比較慎重,在申報之前會詳細咨詢知曉其許可證的利害關系。而部分小企業并沒有意識到排污許可將來作為固定源核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觀點中一直認為應付式完成任務,向環保部門提交一份申報表或請第三方公司填好表就算完成任務,以至生產設施編號混亂,后期檢查自己也弄不清楚,阻礙了執法進度。
二、排污許可證監管建議
(一)主動作為,開發程序,實現了自動導入許可證內容,自動關聯選取重要信息,自動生成監管導圖,把分散在各表格中的重要信息集合在一起,一目了然看懂企業生產、治污、監測情況。排污許可證導圖主要特點:一是直觀明了。可視化強,不同的生產線或模塊采用不同顏色標注,易于辨識,也易于理解。二是便于審核。在導圖上,漏報和錯誤信息易被審查出來,如有產污的生產設施未配套治理設施的,治污設施對應的排放標準和監測頻次有誤等錯誤情況都很容易被發現。三是便于快速執法。執法人員去現場檢查企業,翻閱查找許可證副本很麻煩,但通過導圖,可以直奔現場,檢查相關的生產、治污設施,無需培訓,便可利用導圖執法。四是便于企業管理。結合企業所做的排放口、生產及治污設施編碼標示牌,企業普遍反映看懂了許可證,清晰了許可證管理要求,便于維護管理。五是易于制作,整合性強,擴展性強。通過自動導入程序,簡單排序處理,一般用時10分鐘即可生成導圖;重要信息內容相互關聯,整合性好;也可以根據監管執法和企業管理要求,增刪相關內容,擴展性強。六是適應性強,不受word載體填報限制,可以展示企業實際情況。如:有的火電企業是母管制,三個機組對應四臺鍋爐,在許可證上就不方便填報,也不容易展示。但在導圖上就能很清晰展示,容易正確理解。
(二)選擇業務精通、責任心強人員進行執法。排污許可證專業強、涉及面廣、知識更新快,包括環境監測、環境標準、環境管理、環境應急、企業基本情況等各方面,在核發過程中必須對企業的現場情況、環評手續情況、行業技術導則、環境監測及環境管理全方位的了解,必須選擇業務精通、責任心強人員進行執法,才能保證排污許可證的監管。
(三)加大對企業的宣傳,提高企業意識。加大對企業對排污許可制重要性認識的宣傳力度,加大企業排污許可證填報的培訓,以保障企業生產設施編號和導圖的一致性,以便企業查找生產設施節省時間。
(四)印發導圖技術指南,便于學習。首先,環保部門應出臺排污許可導圖實施技術指南,加強針對導圖實施的技術指導,有利于規范操作及持續改進。其次,健全培訓管理體系,應對屬地環保部門及企業相關人員開展專業培訓,制定培訓手冊或培訓教材,讓各相關部門、企業認識到排污許可工作的意義和目的,清楚工作內容、程序步驟及技術要點,及時制作導圖。
(五)加大對執法人員排污許可業務的培訓,讓執法人員充分了解排污許可證填報的各個環節,以便更好了解導圖構成,便于執法。
三、結語
“十三五”是環境保護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轉折期和攻堅期,排污許可制度作為污染物排放管理的核心政策,同樣肩負著實現改善環境質量和完成自身改革舉措落地的重要使命。在當前排污許可制度推行的過程中,應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夯實技術支撐基礎,完善配套保障措施,以保證排污許可制度改革舉措的有效落地,更好地推進制度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