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 蔣 玲
幼兒是天生的科學家,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戶外打造了科學探索區,自制了自己拉自己、橢圓規、諸葛秤、傳聲筒、七色盤等富有科學性、探究性的科學玩具,玩中有樂、樂中有學,讓孩子在玩中感受科學的神奇。
我園因地制宜利用幼兒園的樹木創造性地研發了“軟梯”和“自己拉自己”玩具。
軟梯
利用自然環境中的大樹的樹干,用粗麻繩和木棍做成。幼兒雙手抓住軟梯的繩子用腿和腳部的力量平衡身體向上爬至頂部。通過攀爬,鍛煉幼兒的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從而更好地鍛煉幼兒四肢的協調性和動作的靈活性。

自己拉自己
用滑輪原理制作的椅子,幼兒坐在椅子上利用自己手臂的力量拉動繩子把自己拉上去。

傳聲筒
傳聲筒,利用聲音的傳播原理,利用廢舊的鐵管制作而成的一種集趣味性和科學性的玩具。通過操作玩傳聲游戲,幼兒感知空心的傳聲筒能傳遞清晰、響亮的聲音,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感受科學的神奇。

諸葛秤利用杠桿原理制作而成,幼兒通過操作可初步體驗簡單的杠桿原理,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協作能力。

撬地球玩具根據杠桿省力的原理制作而成。幼兒手持實驗器的手柄,用力向下壓,“地球”就會撬起,讓幼兒體驗阿基米德所說的撬動地球的樂趣。

橢圓規是根據橢圓的繪制原理制作而成。幼兒推動旋桿,圍繞圓盤做圓周運動,在十字形滑槽里的兩個滑塊則交叉進行直線運動。幼兒在反復操作中了解畫橢圓的數學原理。

天平是利用杠桿原理制成的玩沙類玩具,用一根杠桿做支架,兩端連接稱量的盤子,既滿足了幼兒玩沙的樂趣,又讓幼兒在玩中體驗稱量的樂趣,了解天平的稱量原理。

龍骨水車是利用廢舊的鐵片、鐵管制作的一類玩水玩具。幼兒通過玩水車,在體驗玩水快樂的同時,感知速度力量與水流的關系,初步感受水的流動、水的浮力等特性,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鍛煉幼兒的臂力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七色盤按照牛頓提出顏色的原理 “所有的顏色都是由白色組成的”制成,當你轉動圓盤時會發現上面的顏色全部變成了白色,讓幼兒在玩中感受科學的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