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
摘 要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工程中重要組成部分。從學校課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一個成熟的課程建設服務體系,包含校內課程建設平臺和課程服務工作室,以打造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促進學校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的改革,以探索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組織新模式,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關鍵詞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校內平臺 背景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是“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本科教學工程”的重要建設部分。旨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組織高校建設一批精品視頻公開課程,以達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目的。從學校管理層面上出發,怎樣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學校一線老師們搭建一個良好的校內平臺,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是當前各大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急需研討和十分熱門的課題之一。
1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校內平臺搭建的原因
近些年,慕課、微課、云班課等字眼頻繁出現在各大高校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數字教材編排等建設中,其中以慕課中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最為凸顯,有以下原因。
1.1國家政策引導
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文,啟動“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與共享”項目。該項目旨在以建設普及共享優質課程資源為目的,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規律,展示教師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服務學習者自主學習,打造一批通過網絡傳播的開放課程。
隨著國家對課程建設的引導,迎來了2013年“中國MOOC元年”。這一口號的喊出,不僅給國內高校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教育教學發展的機遇。隨之,2014年,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在清華大學正式成立。該中心主要職責是開展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理論、模式與學習方式以及課程共享應用研究,開展相關培訓與交流工作,以推動開放課程建設和共享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教育教學改革以及制度創新等,該中心的成立展現了國家對全國高校課程建設的指導性,也為我校搭建課程建設基地、成立服務團隊和平臺帶來十分重要的參考模板。
1.2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學資源“共享”開放發展
(1)國內外課程建設平臺迅速發展,“互聯網+”與教育教學相結合。開放課程的計劃項目最早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于2001年發起,之后,全球性開放課程迅速崛起。被譽為“國際在線教育三駕馬車”的慕課平臺Coursera、edX、 Udacity也應運而生, 此三大平臺起源于斯坦福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由此可見,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線開放課程歷時較長、建設經驗較豐富。
隨著國家戰略層面“互聯網+”的提出,教育信息化使得“互聯網+教育”理念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成果豐碩,且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值得推廣。這與國內眾多專業服務平臺的參與密切相關。“愛課程”網、“智慧樹”網、“人衛慕課”、“超星爾雅 ”、“好大學在線”、“優課聯盟”等我國有影響力的公共平臺吸引著廣大用戶的關注度。各平臺集聚優質課程和資源,開展在線教學活動,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為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提供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看來,平臺的搭建十分重要。
(2)新模式共享力度大。教育界的學者們看到,依托網絡平臺,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用另一種方法走入大學,走進許多學子課堂和課后自主學習中。它可以讓成千上萬甚至十幾萬人共同學習一門課程,并且向教師提問,提交作業,互相討論,最后修得學分。在線開放課程讓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沖擊著全世界的教育機構。
(3)多種方式沉淀而來的新局面。在中國,教育發展緊跟著國際的腳步快速推進著。從最早的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到后來的精品課、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再到在線開放課程(MOOC),很多學校尤其是大學都適時推出了相關精品課程,并得到了廣大學子的好評。
1.3受教育人群量大的迫切需求
就拿湖南中醫藥大學為例,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8757人、研究生1839人。本專科業余學生及函授生近2萬余人,校內必修課、選修課任務量巨大,迫切需要新的課程教學模式的建設。
2校內平臺的建設及探索
不管是響應國家教育教學發展趨勢,還是從學生出發,擴大教育學習資源,達到共享互補的目的。課程建設作為高校教學工程中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管理者提出了迫切要求。怎樣從管理層面上為教師們搭建精品課程建設的平臺、建立服務激勵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且勢在必行。
2.1召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會議
由教務處組織,召開學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會議。會議初步議題:
(1)展示。將智慧樹公司為國家級教學名師常小榮教授拍攝的8-10分鐘左右的在線開放課程進行展示,作為今后建設拍攝的參考。允許不同風格,百花齊放。
(2)提出要求。將模板、國內優秀課程建設范例及我校已有課程進行對比,指出不足,提出詳細的課程建設要求。
(3)討論。各個課程負責人共同探討,為我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提出思路及計劃。
2.2建立專門的課程建設服務基地——“子午MOOC課棧”
與上海卓越睿新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即“智慧樹公司”合作,利用學校教室,建立了我校專有的課程建設基地——子午MOOC課棧。課棧建設目標:
(1)基地建設采用“共建共享、專業運行”模式。
(2)建設課程服務基地,為學校提供課程開發制作與培訓,滿足學校共享課程的建設需求,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
(3)通過專業的課程服務公司,把建設好的優質課程推廣到全國其他院校甚至社會人群,讓更多優秀教師得到教學展示,更多人群享受到優質教學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共享發展。
2.3成立課程建設服務工作室——“子午MOOC工作室”
子午課棧建立成功后,配套成立一個活躍的、較專業的、有思想、敢于創新、緊跟國家教育趨勢的課程建設工作室——子午MOOC工作室。工作室成員既有學校專業知識,又兼具課程策劃、美工設計、營銷、法制等基本知識。
該工作室在以學校教務處指導下,智慧樹公司、超星公司為代表的一些合作公司的培訓下,以團隊形式,直接與課程制作公司對接,使得該工作室即能服務學校教師,又能對接專業課程制作公司,做好兩者之間完美的銜接和服務,搭建一座良好的橋梁。
2.4后期建設
形成一個成熟的課程建設服務體系。包含課程設計、開發、拍攝、制作、認證、推廣、教學運行、質量分析、學分認證等系列環節,打造一個教學管理層面上的全新課程建設服務模式,使之在同類高校教學管理群中推廣。以達到以下目標:
(1)沖刺省級、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申報及認定。結合教育部、教育廳相關文件中對課程建設要求,聯合智慧樹、超星、學堂在線等合作公司,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堅持一切為學生服務。不能僅以沖刺獎項為課程建設目標,要回歸到教育的本質目標。通過課程建設及平臺展示,教師為學生們提供優質課程學習、多種資源查詢、測驗、答疑、討論等教學組織活動,豐富教學形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推廣、共享。建設成功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為我校教師和學生提供免費的優質教學資源同時,將聯合以智慧樹、超星爾雅、學堂在線等國內代表性的主流平臺,將優質課程共享到國內其他高校,以達到在國內院校中優質課程建設中占一席之地,擴大學校知名度,同時給真正熱愛教學、注重課程建設的教師們帶來一定效益,形成教學良性循環。
3結語
希望通過實際運行,不斷調整、完善,旨在全校建立一個成熟的課程建設服務體系,并推出幾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使之在全國相關院校推廣,并向全社會學習愛好者輻射,達到教育共享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靜.“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課程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7(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