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要:本文從工作造價專業設置的必要性入手,到闡述專業發展的現狀,最后對于專業建設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工程造價專業;專業現狀;建設意見
一、工程造價專業建設的必要性
工程造價專業是工程管理領域的主要組成部分,依托經濟學、管理學、土木工程學三方面的理論基礎的專業學科。所有工程項目的全過程中都需要預算人員參與,因此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的需求量龐大,就業前景也是十分廣闊。整個社會對于工程造價人員需求的與日俱增,對于工程造價專業建設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據統計目前本科院校中開設工程造價專業的為70所,專科院校為上百所,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專業畢業生投入到工程領域中。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建筑業總產值年增長為15%,全國工程咨詢服務企業收益年增長20%,隨著近些年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建筑企業和工程咨詢企業收益更是逐年提升。另據2017年底的一項統計,北方某省建設企業有3600余家,工程咨詢機構240余家,需要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約5萬余人,但該省具備造價從業資格人員不足3萬人,獲得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的不足5千人,數量及質量都無法達到行業要求。雖然只是一個縮影,但放眼全國這類問題都普遍存在。按照現階段及未來發展需求,需要工程造價專業的良好發展,加快做好工程造價專業的建設工作,為建筑等相關行業培養更多較高專業技能和素養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
二、工程造價專業建設的現狀
(一)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工程造價專業的課程主要有結構力學、工程經濟學、土木工程概論、材料力學、工程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等,專業是由管理、經濟及土木工程三方面領域相關知識組成的,這三方面內容要合理且全面的分配才能具備全部的專業特點要求。但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依據各院校科研背景師資水平不同呈現出三方面分配不均的現象,如工程類院校會著重于工程技術方面,財經類院校會著重于經濟方面,管理類院校就會著重于管理相關領域,但相對其他方面涉及有限或者不夠深入。
(二)教學內容的現狀
教學內容是教學中傳遞的重要信息,是教學目標的集中體現。部分教材設置方面缺乏系統性和應用性,沒有與專業特點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使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和實踐性不強。如在造價文件的編制上,需要很強的識讀圖能力,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完整,造成學生對圖紙理解能力不高。
(三)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情況
理論是客觀事物本質認識并進行規律總結。當前教育教學模式的單一模式,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在當今的理論教學中涉及了諸多實踐教學環節,但這些實踐環節與理論相對應性不強或不符合時代的需求,從而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如此會讓學生在平日理論學習中感到不知所措,且沒有適宜的實踐進行指導,讓從理論到實踐能力的轉化過程中屢屢受阻。
三、工程造價專業建設的改革建議
(一)課程優化設置
工程造價專業課程的優化設置,要以當今社會需求現狀為導向,樹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課程優化的實踐教學環節要以本專業特點為前提,注重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認知實訓階段,要求學生對于整個施工過程的全面認知,尤其是對于認圖識圖、業務流程及施工實踐環境的體驗。其次是專業技能實訓,培養學生完成未來工作中進行工程造價編制等方面能力要求。再次是專業頂崗實訓,是學生在完成課程的一段實習期內,去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進行實習的過程,為今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工程造價專業教學中常用的手段有掛圖、講授、實驗、參觀等,現代教學主要以網絡為依托的教學,要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實踐教育中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要根據專業課程內容的差異選取適宜的教學手段,促成師生最佳的課堂互動效果。在今后的對于教學的輔助設備,要做到更好的配置,引進更加先進的專業性更強的設備來立體展示教學內容。
(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教育的傳導者,教師隊伍建立的完整性專業性是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時代的不斷發展,需要更具實踐性創新性的教師隊伍的不斷涌現。工程造價專業的特性,需要知識的及時更新,將新的理念與技能融入其中,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要不定期的深入第一線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融入日常的教學中。
(四)校企合作的開展
校企合作是重視人才實用型的體現,由企業引入、設備共享、崗位承包、校企共訓等多種合作模式。高校與企業合作關系的良好建立,增強了學生的實訓機會從而更好的理論結合實踐,打通了學生今后的就業渠道便于更好的就業,但要找好合作的關鍵點與著力點,對于高校的資源優勢進行深入挖掘,對于企業存在的個性化需求要進行分析總結,不斷贏得企業對于高校工作的支持,力爭實現雙贏的局面,才能讓合作更加的持久與穩定。
四、結語
高校工程造價專業建設,要勇于突破思維的禁錮,著力于本專業特點及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深入實踐教學活動,為建設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提供更多工程造價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蕾.開展新形勢下工程造價專業職業指導的幾點思考[J].企業文化旬刊,2015 (7).
[2]尹貽林.中國高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工程造價管理,201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