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躍明
摘要: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納入“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并且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前,我國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那么作為我國公民實現基本文化權益、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主渠道的文化館如何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作用?
關鍵詞:文化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揮作用
黨中央早已將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納入“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并且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前,我國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那么作為我國公民實現基本文化權益、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主渠道的文化館如何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作用?
常德市文化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成立于1963年5月,是政府設立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是指導整個常德市群眾文化工作的業務部門,是面向全市市民百姓的開放性公共文化設施。其主要職能:公益性質的藝術輔導培訓、講座,提高群眾文化素質,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開展社會教育;各類藝術展示、展覽、比賽、演出;各類指導群眾業余文藝團體建沒;輔導和培訓群眾文藝骨干;組織并指導全市的群眾文藝創作,開展全市的群眾文化工作理論研究;收集、整理、研究常德市范圍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普查、展示、傳承、保護活動;指導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習活動的開展。
建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結合文化館的工作性質與工作職能來看,為了能更好的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發揮骨干中堅作用,常德市文化館應該繼續加強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事業要發展,人才是保障
常德市文化館人才濟濟,可謂百花齊放,音樂、舞蹈、戲劇(曲藝)、書法、美術、攝影、文學、理論研究、網絡管理、非遺等10大門類樣樣都有。擁有高級職稱7人,占全館業務人員18%,中級以上職稱22人,占全館業務人員59%,本科以上學歷者28人,占全館業務人員75%。這些人才是常德市文化館旺盛生命力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常德市文化館在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人才確實很重要,但對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來說,對于人才的培養卻更為關鍵與重要。常德市文化館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單位職工的精神與素質的培養與養成。他們堅持把團結協作、共謀發展、貼近服務放在第一位,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雷厲風行為原則,班子成員帶頭講黨性,在大事上講原則,在小事上講風格,力爭做到全館上下思想上合拍、感情上和諧、工作上合力。
常德市文化館還積極開展各藝術門類創作研討會(筆會),舉辦各類基層群眾文化干部和骨干培訓班,旨在通過此舉培養更多的基層文化人才,以此壯大整個常德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務隊伍。
常德市文化館始終將服務群眾,為群眾謀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作為工作的追求。2013年5月1日,常德市文化館新館落成白馬湖文化公園以來,積極推動滿足常德市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發揮常德市文化館在常德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超負荷運行成為了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常態。白天有各類輔導培訓,晚上有百團大賽,周末有惠民演出,全體干部職工舍小家為大家將全部心思放在文化事業上,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文化館承擔的所有活動從未塌過場。“五加二、白加黑”對于文化館工作人員來說是常事。
常德市文化館這個團隊是優秀人才的聚集地,就每一個人的專業水平而言,在常德市都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專家。但是,他們從不以專家自居,他們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服務員的位置,總是將自己放得很低,各自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每次藝術培訓,他們盡心盡力為學員們打造最好的服務;每次群眾演出,他們甘愿做最賣力的龍套;每次舉辦藝展,他們是盡職盡責的搬運工;每次舉辦“百團大賽”,雖說主角都是基層群眾或民間藝人,然而文化館的所有的工作人員甘當配角,搭臺、布景、端茶遞水等工作,無所不為,無怨無悔。
在建設更好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路上,常德文化館堅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造就一支符合常德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求的文化人才、專業文化隊伍和公益性社會文化服務隊伍,并將其作為實現常德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二、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要創新,服務的水平要加緊提高,這樣公共文化服務的吸引力才會增強
一直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對公共文化投入頗多,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政府提供的文化服務始終不接“地氣”,群眾始終有一種置身事外之感。因此,我們更加迫切的要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方式,改善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層次,想方設法的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的吸引力。
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的創新,需要讓群眾“主動”起來。
2011年10月22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剛一閉幕,劉云山同志就來到常德市草坪鎮考察文化工作,他充分肯定了常德的文化工作成績,也對常德的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同年底,中共常德市委宣傳部在常德市文化館就新年文化工作調研時,館長袁學明就明確提出了舉辦“常德市群眾文藝演出百團大賽”的構想,此構想意在改變原來政府唱主角的局面,支持、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當主角,積極參與到這一次文藝盛會中來,此構想得到了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
從初賽、到復賽、再到決賽,從鄉鎮再到市里,6年的時間“百團大賽”共有6000多支(次)文藝團體參加了比賽,演出達千場之多,參演群眾近20萬人次,觀眾近千萬次,聲勢浩大實屬罕見。這一場聲勢浩大的群文活動被譽為“民間文化藝術的博覽會、民間文藝團隊的奧運會、民間藝人的星光大道和老百姓的歡樂大舞臺”。
“百團大賽”辦得風生水起,也就引來了中央、省市媒體的競相報道。著名作家彭學明懷著激動的心情看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還采訪了幾十支民間文藝團體和多位民間藝人,創作出版了長篇報告文學《映山紅遍》,在全國推介常德的“百團大賽”文化現象。
“百團大賽”僅僅是白馬湖畔百花叢中艷麗的一朵,為了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的創新,常德市文化館一直在探索。
2013年10月,隨著常德“鼓書”進京學術觀摩展演及常德“鼓書”傳承發展學術研討會在首都北京的舉行,常德“鼓書”也隨之走進了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音樂學院等我國一流的高等學府。2014年11月,常德市文化館舉辦的全國“鼓書”學術邀請賽在常德舉行,來自全國13個省市“鼓書”界代表,攜帶東北大鼓、山東漁鼓、蘇北大鼓等16種鼓、25個節目同臺競技,給常德市民帶來一場精彩“鼓書”盛宴。
常德市文化館推出的“百團大賽”、“鼓王擂臺賽”、“百團大賽大舞臺”、“雅韻三湘”常德系列音樂會、“常德故事百姓講堂”、常德市交響樂團、群星合唱團、《藝術常德》、常德絲弦進校園、《武陵歡歌》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少兒藝術大賽,美術書法攝影展覽
等群文活動共同支撐了常德市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充實了常德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常德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常德市文化館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三、特別是要注意關心維護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子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文化權益,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服務的對象普遍均等化
常德市文化館以積極維護未成年人的文化權益并將其落到實處。2009年,以關心外來務工人員和農民工子女為出發點,常德市文化館開設了第一個免費服務項目,那就是至今已培訓6萬多人次,被譽為“農民工子女的藝術搖籃”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藝術培訓班”。通過這一舉措,許多農民工的孩子與藝術人生結下不解之緣。
針對于未成年人的文化權益,常德市文化館還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書法藝術”系列活動之中小學生現場書寫大賽。此外,從2012年上學期開始常德絲弦彈唱培訓班也開始辦班。種種措施依次推進,只為給未成年人更好的文化服務。
老年人的文化服務也處在文化館重點關注范圍之內。2013年5月1日,常德市文化館中老年免費藝術培訓開班,先后開設了聲樂、書法、舞蹈、美術、太極拳、鋼琴、二胡等各類藝術培訓班,培訓人數近萬余人次,收到廣大群眾的追捧,真正讓老年人收益,享受到了更好的文化生活。
常德市文化館每周對公眾提供的免費開館時間不低于56小時,免費項目有演出、電影、視聽、展覽、閱覽、培訓、講座、游藝、體育等40多項。其中,文藝培訓輔導,年度培訓次數達700次,年度培訓人數近3萬人次。
四、全力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深受群眾歡迎的優秀文藝作品,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粗略統計,自1999年以來,常德市文化館組織創作的詞曲作品1200余件,在省級以上各類刊物和舞臺、電視臺發表演出播出作品上百件(次),其中在國家級刊物《歌曲》和《詞刊》發表作品20余件;培養出青年詞曲作者10余人,省級以上獲獎作品近30余件。
例如:
2010年5月,在首屆巴黎中國曲藝節上,常德絲弦《常德是個好地方》拉開演出序幕,特有的咿呀調唱響歐洲大舞臺。
2011年11月,兒童絲弦《蹺蹺板》作為湖南省唯一的優秀作品參加中宣部、中央文明委全國優秀童謠作品展播并收錄于中央文明委網站。
五、小結
常德市文化館為國家一級文化館,中國文化館理事會首批理事單位。常德市文化館于2012年首倡并承辦的“百團大賽”,在2013年被中宣部作為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典型案例編入教材。2014年常德市文化館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單位。
行走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路上的常德市文化館人,他們不去高堂畫春光,不進小樓寫秋意;而是深入民間,奔波于街巷,服務群眾文化、提升群眾文化的水平,使散落在民間的文藝人才、文藝隊伍就像那遍布田野平疇的山花小草,飽餐甘露,洗盡鉛華,裝點著沅澧大地的滿園春色。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決定》.2013,11.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10.
[3]文化部社會文化司.文化館(站)業務培訓指導綱要[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4]《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2017,1.
[5]閆平.試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J].理論學刊,2007,12 (12).
[6]李其惠.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如何發揮文化館的作用[J].四川戲劇,2009 (1).
[7]張志平.白馬湖畔春意濃——常德市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掠影.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