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磊
摘 要 針對大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本文將分析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運用措施,發揮大學體育教育對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
關鍵詞 體育教育 心理健康 大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各種技能不斷提高的同時,生活的壓力和精神的壓力在這種快節奏生活中也越來越大,這時候一個健康的心理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是一個影響國家發展的主要群體,本文將針對如何運用大學體育教育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論述。
1現狀
1.1大學生心理狀況
當今社會,大部分大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在溫室中成長,沒有經歷過太大的風浪,一直在家長的庇護下生活,心理比較脆弱。在遇到困難時,很少選擇勇敢面對,而是選擇躲避,自卑、焦躁心理由此產生,最后被挫折打垮,心理防線崩塌。又因為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繁忙的工作,當代大學生缺乏心理的溝通和情感的溝通,心理狀況也不是太好。
1.2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雖然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還是導致我們國家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國外。在國外,心理健康咨詢已經走進每一家每一戶的生活,而我們國家,缺少這方面的政策和人才。這種現狀就導致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
2大學體育教育對心理健康的作用
2.1影響體育教育的因素
體育教育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結合的,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運用智力掌握技巧,提高操作水平和協調水平,促進身體健康發展。運用非智力因素,如個人意志是否堅定,態度是否端正,興趣是否充足,動機是否強烈等因素,轉化為促進體育學習的內部動力,消除體育運動中的心理障礙。
2.2體育教育提高認知能力
大學體育非常需要身體各個部分的協調配合,在配合的過程中,大學生需要運用觀察力觀察教師的動作,運用記憶力記住各種動作,運用想象力輔助記憶。久而久之,這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都會在體育鍛煉中不斷提高。運動能力的提高,也會促進身體其他機能的提高,比如,促進呼吸系統和心肺系統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2.3體育教育對情感的培養
大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會感受到自己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越來越好,促進大學生提高自信心,保持一個樂觀向上的態度。在體育教育中,還培養了大學生們互幫互助,團結友愛,互相配合的能力,溝通的能力,這彌補了他們作為獨生子女所缺少的一種集體主義情感。在體育運動中,大學生們會克服各種苦難,勇往直前,可以抑制他們的消極心理。由此可見,大學體育教育促進大學生身心共同健康發展。
2.4體育教育對個人意志的培養
果斷的意志可以在各種球賽中得到培養,在激烈的比賽中,瞬息萬變的賽況中,果斷的判斷就顯得尤為重要。堅持的意志可以在耗時較長的體育運動中得到培養,自制的意志可以在團隊體育項目中得到培養,顧全大局,抑制自我欲望。體育教育可以促進大學生身體健康,提高運動能力,改善學習狀態,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3措施
3.1體育教師自身方面
體育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者,是學生的榜樣,是體育運動的組織者。所以體育教師應該規范自己的行為,保持良好的性格,對大學生有耐心有責任心。體育教師還應該有過硬的體育技能,協調的身體機能,這樣才能給學生做一個良好的示范,也有益于樹立自己的威信,有了威信,學生才會在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學習教師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中各種方面都會進步。
3.2教學氛圍方面
體育教師不應該建立一個嚴肅的課堂,嚴肅的課堂會抑制學生的學習欲望,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大學體育教育所需要的,能夠促進教師和學生的雙邊發展,能夠促進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大學體育課堂在室外進行,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加強了師生的溝通交流,使師生關系變得更親密。建立這樣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3.3教學方法方面
學校應該合理安排教學行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根據每一個體育項目的獨特鍛煉效果,結合學生自身的生理、心理,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建立不同的班級,讓學生有一個自主選擇權,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這樣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學校在開展運動項目時,要循序漸進,這樣才有益于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不要急于求成,運動量和動作難度循序漸進的加大,這樣才不會造成學生的身心負擔。達到一階段的運動要求,自信心就會增強,也有勇氣面對下一階段的運動挑戰。
3.4成立心理健康中心
大學校園內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中心,通過各種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大學生重視心理的健康發展。心理健康中心還可以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心理學培訓,如給體育教師分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讓他們在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的同時,健全心理素質。心理學與體教育結合的書籍可以更新其心理健康知識和體育教學方法,有效的把心理學知識和體育教育結合起來,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4結束語
大學生作為國家重點培養的高素質人才,必須具備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才能為國家效力。大學體育教育對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是非常大的,方法是非常多的 ,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大學體育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具體的心理狀態,在提高其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其心理的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斌.體育心理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郁海,胡萬祥.體育運動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綜述[J].體育時空,2012(1).
[3] 傅君芳.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協同模式探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2).
[4] 閆建端.談高校體育課學生的心理負荷[J].寧夏院學報,1998(03).
[5] 藺華.高校體育課對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影響[J].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