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滌 高佳
摘 要 汽車運輸企業是反映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標志,由于道路運輸企業在改革開放后紛紛推行租賃或承包經營,以包代管導致機務技術管理人員流失,加上企業受行業管理的影響,對機務技術管理缺乏重視,使道路運輸企業機務技術管理流于形式。2016年交通部頒發“一號部令”,規定“車輛技術管理的道路運輸者為責任主體”。為了更好的加強公司機務管理工作,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進一步規范公營車維護,確保行車安全,因此加強汽車機務市場技術管理至關重要。
關鍵詞 機務技術管理 運輸安全生產
中圖分類號:V267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由于高速公路的迅猛發展,車輛技術性能的不斷提高,轎車逐漸普及成百姓的交通工具,以及全國各地培訓駕駛證的考核制度參差不齊等因素,促使道路交通事故頻發,尤其是重大事故發生,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人從事十多年的交通事故車輛技術鑒定及六年多的交通事故施救工作中切身體會到: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有70%以上是屬于追尾事故;城鄉道路(高速公路以外的一般道路)的交通事故有60%以上是與“四小車”(即無牌無證的殘疾車、電動車、摩托車、人力三輪車)相關;從交通事故車輛鑒定情況分析,有10%左右的車輛安全檢測不合格的(而其中“四小車”不合格率占三份之二)。現將客觀因素簡述如下:
(1)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主要特征是車輛追尾事故,將氣候、環境等歸屬于被動安全因數,那車輛技術狀況及駕駛員的素質等應歸屬于主動安全因數。而車輛追尾事故的發生絕大多數是主動安全因數造成的,首先是駕駛員對跟車安全距離估計不足,或者說對自身駕駛的車輛緊急制動距離心中無數;本人曾經陪辦案民警到外地辦事,在高速公路途中閑聊時,民警咨詢100公里/小時緊急制動距離有多少米?我說按國家標準:象我們坐的轎車60米左右,大客車滿載時70多米,重型半掛車滿載時80多米;如果車輛技術性能達不到要求,或者超速、超載嚴重時,緊急制動距離會更長,從目前的車輛結構情況看,中高級的轎車相對國家標準都能達到,有些100公里/小時制動距離只50米左右,而重型半掛車超載嚴重時,緊急制動時的平均減速只有國家標準規定的一半左右,就是80公里/小時緊急制動距離也會超出100米;若遇到雨天路滑,緊急制動距離會更長。辦案民警聽了后說:現在很多駕駛員對自身駕駛的車輛安全距離真的無數,所以,高速公路上大部分是車輛追尾事故。
高速公路上的車輛追尾交通事故,從表面上看似乎與機務技術管理無必然的聯系,實質上若加強機務技術管理,保障車輛技術狀況,提高駕駛員的駕駛技術水平,同時,使駕駛員清醒地認識到安全距離與車輛速度成幾何平方關系,駕駛車輛時刻保持車輛安全距離,必定有遏制追尾交通事故的實效。例如社會影響較大的道路交通事故:A、2012年8月26日,滬蓉高速四川廣安段發生嚴重追尾事故致10死亡;B、2012年8月27日,滬昆高速梨溫段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境內發生一起重大汽車追尾事故,造成8人死亡;C、2012年11月22日,美國感恩節,150輛車連環相撞,至少100人受傷,兩人死亡。若當事駕駛員能確保自身駕駛車輛的安全距離,也許悲劇慘就不會發生。
(2)城鄉道路的交通事故與“四小車”相關。首先是“四小車”(即無牌無證的殘疾車、電動車、摩托車、人力三輪車)的安全性能差,從事故后的車輛技術性能鑒定情況來看,車輛不合格率將達20%以上;其次是駕駛人員交通安全意識差,未經交通安全知識培訓,顫自駕車上路,不按道路標識、闖紅燈是常事。曾有位交警隊負責人說得很客觀、形象,他說我管轄片區的殘疾車越來越多的原因是:“片區經濟不發達,殘疾人開殘疾車謀生,殘疾車破舊加開車技術差,發生事故致人殘疾(無保險賠償醫治),又新增殘疾人,新殘疾人要謀生,又新增殘疾車,如此往復增加殘疾人和殘疾車”。
加強“四小車”管理,培訓駕駛人,審驗車輛,打擊“三無”車輛(無牌、無證、無審驗),是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3)放棄機務技術管理抓安全管理,就象抓住牛尾巴放任牛鼻頭,無法控制。安全管理是企業的重中之重,無可厚非,而專業汽車運輸企業沒有抓好機務技術管理,做好車輛基礎保障,那抓安全管理,則成了沒抓住牛鼻頭只抓牛尾巴,難控安全局面。本人了解某縣級運輸企業,勿事了機務技術管理,2010年度交通事故死亡兩起,死兩人,而其中一起,死亡一人,就是下屬運輸公司將翻新胎裝用到前輪,在行駛途中前輪翻新胎爆破,車輛方向失控,碰撞行人致死,事故原因分析,誰也沒有提到是前輪爆胎之事;另一起死亡一人,是兩車斗氣,你追我趕,致車輛碰撞路邊樹木致駕駛員當場死亡。從這兩起死亡事故原因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應該要狠抓車輛技術狀況及駕駛員素質等主動安全因數,即抓住牛鼻頭,不能充當復印機,把上級要求文件一級復印一級,文山會海折騰一番,結果大家都坐在辦公室造假臺帳,做假會議簽名,雖然,管理者責任推卸了,而事故照常發生,企業依舊損失。
綜上所述,汽車專業運輸企業中的機務技術管理本應堅持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的原則,以達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目的,而當前行業及企業均不重事該項專業性的管理,能達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嗎?安全管理是汽車專業運輸企業中的重中之重,安全一票否決,而機務技術管理是安全運輸生產的基礎保障,企業勿事了機務技術管理能保障安全嗎?故此,汽車專業運輸企業及行業管理部門務必要重事機務技術管理,否則,微利的汽車運輸企業難穩步發展,安全運輸生產更難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