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海上戰略投送力量作為我軍戰略投送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部隊實施海上戰略投送行動的重要載體。本文對軍民融合海上投送力量運用進行淺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軍民融合 海上投送力量 戰略投送
中圖分類號:E252 文獻標識碼:A
戰略投送力量是一個國家額定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的基本標志,是國家戰略威懾力的重要基礎,是軍隊實施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力量支撐。一支軍隊是否具有足夠的戰略威懾力,關鍵不在規模有多大,兵力有多少,而在于關鍵時刻、關鍵地點能夠投入多少兵力。那么可以說一場戰爭勝利的關鍵離不開一個國家的戰略投送能力。海上戰略投送能力作為我軍戰略投送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瀕海、島嶼作戰和遠洋遠海行動的基本手段,是軍隊維護海洋權益和拓展國家安全利益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是部隊實施海上戰略投送行動的載體,對提高我軍海上威懾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1軍民融合海上投送力量現狀
1.1民用運力資源雄厚
2016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有7個位于中國,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264420萬噸,同比增長6.4%,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680萬TEU,全國規模以上港口生產運行總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由此可見,我國民用船舶運輸能力已達到相當規模。現階段,我國民船力量正處于老舊更替、換代更新、船舶標準化的快速發展期,運力增長迅速,動員潛力巨大。
1.2軍隊建制運力發展迅速
軍用建制的艦船艇是實施海上戰略投送的核心力量。近幾年來,軍隊改革發展,注重海上力量建設尤其是海上運輸投送力量的建設,我國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從以前的國外購置運輸船艇和登陸艦船到學習建造再到現在的自主設計建造,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從2012年到2017年我國海軍整體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各類自主研究的艦船(艇)如下餃子般,從各個造船廠的船塢出來,振奮人心。
1.3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
隨著國家的發展,我國的海運業迅速發展起來,尤其是近十幾年以沿海城市發展最為明顯。主要是以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奠定了我國沿海港口布局基礎,大大小小的港口遍布沿江沿海城市。港口的基礎設施基本根據作業需要配套建設,各項設施設備比較齊全。為提升我國海上戰略投送能力建設很多戰備碼頭。目前,我國戰備碼頭都是以500噸級的為主,千噸萬噸級戰備碼頭非常少。在實際中,隨著運輸任務需要,現在船舶越來越趨向大型化多用途化,戰備碼頭很多已經都派不上用場了,貫徹國防要求不到位。
2軍民融合海上投送力量存在的問題
2.1運力資源運用還不夠充分
隨著我國海運業的發展,船舶船型大型化是最顯著的特點。民用運力資源如此雄厚,但是真正運用到海上戰略投送任務上的是少之又少。長期以來,我國民船貫徹國防要求程度低,大部分民船都是船東單方面向船廠定制的。設計建造過程中,考慮市場需求的因素多、考慮軍事需求的因素少,貫徹國防要求的程度普遍較低。據統計,全國適合軍事運輸的貨運海船只占總量的13%,其中載運量較大的千噸級以上船舶僅為總量的6%,可直接用于戰略投送的運力較少。
2.2軍民融合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水路交通系統雖然已具有較強的動員潛能,但還存在著動員機制不十分完善。落實軍民融合,無論地方單位還是軍隊部門,沒有深刻認識到國家推動軍民融合的重大意義。隨著經濟形勢、科技創新的發展,有些政策法規已經明顯滯后。特別是軍隊出臺的政策法規,涉及面窄,有一定局限性,很多條款只是適合部隊內部使用,對軍民融合的指導作用不大。戰略投送力量的建設發展比較遲緩,尤其是海上投送能力還遠遠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一個統一協調的指揮機構。
2.3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
海上戰略投送信息平合的建設,涉及大量跨部門、跨領域問題,必須通過加強標準化建設來實現信息共享、系統集成和高度融合。由于軍事交通運輸系統部門和單位類別的多樣性,難以應用單一的網絡進行聯接,而多網的整合存在安全方面的限制;由于軍事交通運輸單位分布呈現的高度分散性,軍隊指揮網甚至傳統有線通信網連接較為困難,影響正常的軍事交通傳輸;由于編制體制、經費投入、自動化建設規劃等方面的限制,導致了海上戰略投送信息化發展還比較滯后。
3完善軍民融合海上投送力量體系的對策建議
3.1完善軍地一體聯動的指揮協調機制
建立統一指揮體制,是提高海上戰略投送能力的制度保障。順暢高效的指揮管理體制是組織戰略投送的重要保證。如美軍的戰略海運司令部對其海上戰略投送實施集中統一指揮,使戰略投送與戰役、戰術軍事交通運輸的組織指揮形成有機整體,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戰前部署和運輸保障中發揮了快速高效的保障作用。由于我軍建制海上投送力量薄弱,需要統籌使用軍地海上運輸力量,實行統一調度指揮,所以建立海上戰略投送指揮管理體制,既要指揮戰略投送部隊,還要優先研究軍地投送力量協調使用的組織指揮方式,形成對軍地運輸力量統一協調、統一使用的運行機制。其次要借鑒和采用現代先進的海上軍事物流管理方法。由于海上戰略投送對軍事物資裝備技術性能要求特殊,要求具有準確可靠的技術標準,在管理上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章程,并通過設立專門機構來從事該項管理工作。提高投送的快速性、高質量性和作戰準備效率。
3.2優化民用船舶快速動員機制
完善動員機制,是加強海上戰略投送力量的重要手段。當前我軍海上建制戰略投送力量還比較薄弱,借鑒國外戰略投送力量建設的經驗和我國實際,必須依靠動員地方民用力量來實現海上戰略投送能力建設。2010年2月全國人大通過了《國防動員法》,從國家層面上規定了國防動員是國防的一項基本制度,加之之前頒布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國防交通條例》,為海上運輸力量動員提供了法律保障,將更加促進我國海上戰略投送力量的建設發展。
3.3加快軍民融合海上投送信息化進程
加快水路海上戰略投送信息化進程,水路戰略投送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投送對象多元,投送物資繁雜,投送空間廣闊,信息源高靠傳統技術手段和指揮手段很難滿足要求,必須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軍事需求為牽引,推動我軍水路戰略投送信息化建設,要根據當前我軍戰略投送的實際,結合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程度,整體規劃,科學論證,有序發展。信息主導,推進水路投送信息系統建設信息系統是影響水路戰略投送能力的關健要素,應以軍交運輸動態監控系統的建設為抓手,打造優質質高效的信息網絡平臺,全面推進水路投送保障決策智能化,投送調度指揮網絡化,投送信息平臺練合化的目標。一是要抓緊網絡通道建設,確保互通互聯。按照先通后善原則,先聯通網絡,保保證“看得見”,然后再不斷完善,解決網絡整體運行問題。重點是依托國家、軍隊和交通、通信等行業的信息資源,綜合利用政府政務網、軍隊信息網、交通指揮網等軍地網絡,搞好總部機關與國家交通運輸部門、軍區與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和海運企業、航務軍代處與駐地單位的聯網,形成覆蓋全系統、上下貫通的水路戰略投送信息管理平臺,達到軍地一網指揮、一網協調、一網保障的目的。二是要抓緊業務軟件開發,搞好推廣運用。在業務軟件的開發建設中,應善于“借水行舟”,借助地方技術優勢,用好成熟的,改造不足的,研制沒有的,用綜合集成的辦法把各種軟件整合起來。同時,要按照要素齊全、相互兼容、易于擴充的要求,抓好三類水路戰略投送力量數據庫建設,盡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數據采集更新機制,實現數據采集標準化、更新制度化,保證數據常用常新。三是要抓緊標準規范建設,保證有序發展。
作者簡介:陳益平,男,24,碩士研究生,專業方向:軍事運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