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丹 孫帥強
摘 要 在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中總會產生一些質量問題,此類問題可大可小,小的可以忽略不計,大的會嚴重影響使用性能,如何避免此類質量問題的發生,這就需要我們提高主體結構施工工藝,提高對材料性能的認識,提高現行規范的熟悉程度。下面本人分別闡述主體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鋼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 建筑主體結構 工程施工 問題和解決措施
(河南中城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開封 475000)
1模板工程
1.1模板支設的質量要求
(1)模板支設時尺寸要把握得當,并且要求模板具有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夠有足夠的能力承受混凝土在澆注過程中的沖擊和澆筑后的負荷。
(2)在模板支設過程中需要對配板進行編號,縫隙進行調整,在模板搭建過程中要對水管,電管等按圖拼好,省去模板安裝好后再一次進行開洞的麻煩。在墻柱腳模板處應該加墊木來阻止漿液的外流。在澆筑之前一定要涂刷易脫落、不污染又容易操作和清理的隔離劑,防止模板在混凝土凝結的過程中和模板粘合而使模板不易脫離。
(3)在拆除模板時,應該注意混凝土的邊角,并及時清理模板。應注意不能用鐵鏟等尖銳的工具對模板進行洗刷。
1.2模板工程出現的問題及預防措施
1.2.1在實際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柱偏離建筑物軸線和實際位置
對于上面此種情況可以有許多的防范措施:
(1)由專人進行軸線模板線的復核審核工作;(2)為了保證混凝土柱模板頂部和底部的位置準確必須設置限位措施;(3)模板之間相互連接成一個體系,尤其在垂直向對獨立構件進行可靠地支撐措施;(4)模板在搭設時要橫向和豎向進行調平,保證在橫向和豎向的位置準確;(5)模板的各個連接處要加強固定,不能出現任何輕微的移動;(6)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要均勻灌注并且要注意灌注本身的規范性,把可控因素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7)應該有專人進行混凝土方面的檢查匯報,一旦有問題要及時上報并且技術人員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預防事態擴大。
1.2.2拆除模板后混凝土主體變形
拆除模板后混凝土主體變形過大,這也是在模板拆除后經常發生的一種質量問題,對此主要的預防措施有:
(1)對于梁底的支撐間距的控制,控制的得當能夠有效的保證混凝土的重量和施工作用下的不變形。若是基底是泥土材料則應該夯實,并且應該建有排水設施,如果是在冬季施工應該采取防凍措施。另外在支架的安裝過程中需要用防傾覆的措施進行固定;(2)對于模板自重和混凝土產生的負荷都應該考慮在內。在計算時應該將模板和支撐架的承載能力和剛度都計算在內;(3)組合鋼模板拼裝時連接的地方應該按照標準進行拼接,只有這樣才能使完工后的混凝土柱變形的程度最小化甚至是不變形;(4)在采用卡具時,除了間距的標準化更重要的是將模板卡緊寬免略小于載面尺度;(5)澆灌混凝土時要均勻對稱,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使澆注質量得以保證。
1.2.3表面出現蜂窩
主要原因是在進行模板工程施工時接縫不嚴,造成成品表面出現蜂窩,此外還能造成混凝土在澆筑時漏漿。
主要的措施:
(1)模板安裝的周期盡量縮短,澆筑前期對于模板要用水浸潤;(2)在制作模板時要控制模板的含水情況不應過濕也不應過干;(3)如果在澆筑過程中出現了鋼板變形那么要休整平直對于拼接處要用海綿條粘貼,膩子等;(4)梁柱墻拼接時要嚴絲合縫如果發生錯位的話一定要扶正。要不然會對整體產生大的問題。
2鋼筋混凝土工程
2.1鋼筋的制作
(1)鋼筋的制作,對于鋼筋的制作第一步就是抽取樣品進行力學檢驗,檢驗的目的看鋼筋的強度是否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標準。
對于直徑大,較粗的鋼筋可以采取對接焊接然后再進行下料制作。焊接用到的工藝是閃光對焊。
閃光對焊可以分為三種即預熱閃光焊、連續閃光焊和閃光-預熱-閃光焊。對于三種焊接技術如何選擇是依靠鋼筋的品種種類粗細情況和焊機的功率來確定的。
對于框架柱的豎向鋼筋應該運上樓層進行接頭,接頭的位置也必須按照圖紙達到標準。對于復雜的構件在熟悉圖紙的基礎上按照相關的圖紙要求進行施工。
弧形鋼筋在制作的時候,要注意鋼筋彎曲機的使用,設置鋼筋彎曲的成型架和附加鋼套。對于鋼套的選擇應該視鋼筋的彎曲程度而定。在選擇鋼筋的操作人員應該嚴格遵守制作標準不可有絲毫的馬虎,否則很可能因為疏忽造成材料的浪費。
(2)關于鋼筋的安裝流程。
鋼筋施工順序應該從主梁主筋開始然后是穿主梁箍筋,接下來捆扎主梁鋼筋骨架,然后是次梁主筋就位配箍筋,再就是次梁鋼筋的捆綁,樓板下鋼筋捆綁,板面負筋捆綁,最后是安裝構造柱預埋筋。
對于柱子鋼筋的施工順序有三部,首先是焊接主筋;其次是穿箍筋捆扎;最后是埋砌體拉接筋、圈梁預埋筋。
2.2混凝土工程流程
混凝土工程首先是混凝土的配合比計算,然后是按照配比準確計量,攪拌混凝土,之后是混凝土坍落度測定,最后就是澆筑混凝土,在澆筑完混凝土后應該將泵和輸送管沖洗干凈。
2.3鋼筋混凝土工程出現裂縫的問題及預防措施
(1)鋼筋混凝土結構構建容易出現裂縫主要是由于結構應力達到極限造成承載力不足,這種情況是比較危險的。
采取的措施是加固并且給予一定的重視,在加固時要深入分析關于裂縫的位置、深度和長度。如果是未超過限定值,則是范圍內允許出現的情況,可以忽略不予修復。如果是范圍外,必須進一步分析成因,看是否有大的影響,如果影響較大應該立即采取措施進行加固處理,以免造成更加重大的損失
(2)磚混結構中裂縫問題及預防措施。
磚混結構裂縫主要有溫度變化裂縫、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和砌體材料產生的裂縫。
①對于溫度變化的裂縫主要是混凝土結構屋面的伸縮變形使其超過下部砌體材料的抗拉強度。主要措施是要合乎設計的規范性,在單元之間設置雙墻伸縮縫。
②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要防止滲水和管道破裂。主要措施是設置圈梁,增加房間的整體性。
3結語
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得到我們的重視否則可能因小失大,如果主體結構不能保質保量,那么在工程建造中就不會有一個好的開頭,對于以后的建筑構造不能實現其穩定性,這樣不僅要消耗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對現有情況進行改造,更加重要的是對以后的使用者負責。因此我們對于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制定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