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陜西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81億到2.2萬億的追趕超越
——改革開放40年陜西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2018-12-19 07:48:46張永軍
西部大開發 2018年11期

文 / 本刊記者 張永軍

時光荏苒,不負芳華。改革開放40年,是每一位奮斗者勠力前行、銳意進取的最好見證。

40年前的1978年,陜西彩虹彩色顯像管總廠在咸陽正式籌建,我國的第一只彩色顯像管在這里誕生。并發展成為國內第一、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彩色顯像管生產基地。“彩虹”也一度成為陜西乃至全國的驕傲,見證了我國電子工業的輝煌。

40年后,投資280億元的西北“第一板”——CEC咸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在咸陽高新區建成投產,搭建了陜西“東有西安三星、西有咸陽彩虹”的全省電子信息產業格局。

40年來,“彩虹”的興衰變遷,創新變革,無不是陜西乃至我國奮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最好見證和改革開放40年來艱苦創業的陜西縮影。

從81億 到2.2萬億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帶來群眾生活品質的提升

上世紀80年代初,西安街頭開始流行喇叭褲、紅裙子,上海、香港服飾進入西安市場,老百姓對于美的追求已從上世紀70年代的“灰色”向“時尚”轉變。

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老百姓的著裝需求已經進入講究品牌的時代;再到2000年以后,西安人民的生活已經向小康過渡,思想觀念的開放使得人們穿衣著裝向個性、品位轉變……

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讓老百姓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就西安而言,上世紀80年代初,西安城鎮居民人均年服裝消費支出不足80元,到2017年人均衣著支出達到2060元,改革開放以來衣著支出年均增長9.4%。

不得不提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給陜西乃至西北人留下了深刻記憶的服裝街——康復路。那時候,康復路幾乎成了西安最具特色的代表,“到西安,一定要到康復路!”成了那時進城人的最大愿望。如今,康復路、玉祥門的舊時繁華已去,演變為一個個商業綜合體。據統計,目前西安全市商業綜合體多達70多家,年總客流量近2億人次,購物、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時尚現代城市生活已經成為人們的新追求。

西安建成一條彩電裝配線

西安小寨賽格購物廣場

這些變化,反映的是西安、陜西社會經濟40年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巨大變化。40年來,西安的經濟總量從1978年的25億元擴大到2017年的7470億元,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9位。陜西全省的經濟總量從1978年的81.07億元擴大到2017年的21898.81億元,是1978年的270倍。同時,陜西GDP年均增速10.7%,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從1978年的第十九位提升至第十五位,在西部地區的位次由第三位提升至第二位,經濟增速持續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特別是高新區、開發區的建設,成為陜西經濟的引領。作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西安高新區自1991年成立以來,憑借西安科教資源優勢,技術上堅持自主創新,制度上打通產學研壁壘,政策上支撐孵化模式升級,探索出內陸高新區實現跨越發展的經驗,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西部樣本。

經濟的發展帶來質量效益顯著提升,1978年,陜西人均GDP不足300元,2017年達5726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04年陜西人均GDP躍上1000美元臺階,2009年突破3000美元,2017年突破8000美元,達8482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經由低收入國家水平躍升至中等收入國家水平。這表明陜西經濟發展由量的擴張期步入了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的新時期。

陜西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了改革成果與人民同享,消費品質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的新局面。誠如幾十年來康復路的變遷一樣,群眾生活向品質型、享受型、多樣型、智能化轉變。據統計,改革開放40年,陜西居民收入成倍增長。1978年至2017年,陜西城鎮居民收入由人均310元提高至30810元,農村居民收入由133元提高至10265元,分別增長98.4倍、76.2倍,年均增長12.2%和11.5%。

同時,百元GDP財政含量不斷提高。1978年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僅19.76億元,1999年突破百億元,2011年跨越千億元大關,2017年跨越2000億元,達2006.39億元,1979年至2017年年均增長12.6%。每百元GDP地方財政收入由1994年的5.08元提升到2017年的9.16元,經濟發展“含金量”不斷提升。

從14億 到128億

產業的發展帶來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壯大

當你走在西部第一強縣(市)神木市街頭,看著40年來神木的變化,不由得會感嘆:以往丘壑縱橫,荒漠嚴重,工業不興,農業落后,民窮縣弱,是國家級貧困縣的神木,經過40年的發展,土地披綠,河水變清,農民變富,工業振興,成為西部第一經濟強縣(市)。

如今,這座有著4300多年文明史、近1000年建縣史的神木市,經濟總量在全國資源成長型城市中處于前列,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蘭炭基地、全國單體最大的聚氯乙烯基地、西部最大的火電基地、西部最大的浮法玻璃基地、西部最大的電石基地,在國家能源安全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是陜西縣域經濟的領頭羊。

據統計,2017年神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110.33億元,經濟總量是1980年的2555倍,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23.6%;人均生產總值由1980年的176元增長到2017年的237605元,增長了1349倍;超50億元的企業有6家,超20億元的企業有13家,10億元的企業有24家……

誠如神木一樣,在陜西生產總值超過100億元的縣(市)從無到有,2017年達到36個,全省78個縣(市)實現生產總值達到9956.25億元,占全省比重的45.5%,縣均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元大關,由14.16億元增加到127.64億元。縣域經濟已成為推動陜西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力量。

而就全省的產業布局來看,陜北大力打造高端能源化工基地,2017年,陜北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為21%,比1978年上升12.5個百分點;陜南綠色循環發展持續推進,生產總值為1978年的182倍;關中繼續保持中堅力量,生產總值占比64.8%。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示范區和我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齊頭并進。

數據顯示,陜西石油等產品產量迅猛增長,煤油氣產量均居全國前列。2017年天然原油產量3489.82萬噸,比1978年增長578倍,年均增長17.7%,成為中國第一“油氣”大省。

神木(榆林市縣級市)

延長石油

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布局的優化,使得陜西的工業企業實力不斷增強。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10億企業367戶,其中百億以上企業29戶。延長石油、陜煤化進入世界500強,其中延長石油為我國西部地區首家世界500強企業。陜汽、法士特、東嶺等集團已進入全國500強企業行列;有色、東嶺、陜汽、西電等4大集團已連續5年入列中國制造業500強;寶石鋼管、寶石機械、秦川機床等企業集團也新進入全國制造業500強;組建不久的鐵路建設集團、東莊水利建設集團、金融資產管理集團等,正在茁壯成長、發展壯大。所有這些大企業大集團已名符其實地成為陜西追趕超越的骨干帶頭力量。2017年全省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185.7億元,為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增長49.3%,高于全國28.3個百分點。

眾多企業躋身全國500強企業行列

此外,非公經濟打破了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占據了陜西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1997年陜西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26.7%,2011年超過50%,2017年已達54.1%。全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占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的96%,在縣域工業企業中占主體地位;全省規模以上非公工業增長16%以上,位列全國前列,全省民企納稅額1000億元左右,占全省稅收的60%以上。

從通行不暢 到“一日生活圈”的形成

高速大通道的建立拉近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

家住咸陽市內的楊榮是旬邑縣組織部一名干部,往返于咸陽與旬邑之間,是他節假日都要經歷的一件事。然而,十多年前,從旬邑到咸陽乘坐公共汽車需要5-6個小時,途經的盤山公路令人頭暈目眩。如今,咸旬高速的開通,從旬邑到咸陽僅需1個小時,到西安1.5個小時,高速公路的開通,徹底拉近了人們時間與空間的距離。

楊榮感慨說,想當年跟隨父親走一趟咸陽城,車少、路遠、時間長,一年能去一次都成了奢望。如今,咸旬高速的開通,一天往返幾次不再是問題。

記者近日巧遇上世紀80年代末,從南方趕到延安富縣的溫州商人王軍,他提起那段艱苦奮斗的人生,便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他說,當年從溫州到富縣,不知換了多少趟車、走了多少路、趕了多少天。最讓他難以忘記的是要從西安進貨到富縣,凌晨五點就得趕第一班到西安的車,一路顛簸八九個小時才能到西安,然后匆匆進貨后,帶著一堆堆貨物往車站趕,并不是當天返回,而是要在車站蹲守一夜,等待第二天發往富縣的班車。快的話兩天一來回,慢的話就得三天。

談起今日的變化,王軍感慨道,現在富縣也通了高速公里、高速鐵路,隨時都可以通往全省乃至全國各個想去的地方,日行千里輕而易舉。加之網絡、通信的發達,快遞、物流的高效,高速的發展讓人目不暇接,自己30多年的創業就同國家的創業一樣,隨著時代的變化,步入了新的階段。

的確,高速公路從空間與時間上拉近了城與城之間的距離,從陜西第一條高速——西臨高速的建設,到全國第一條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的建設,再到西漢高速、西寶高速、黃延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設,讓陜西107縣(區)中實現了98個高速連通,構筑起與周邊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

40年來,陜西高速公路的發展,惠及三秦百姓。密如蛛網、通江達海的高速公路遍布三秦大地,綿延四面八方——從關中平原到秦嶺腹地,從革命老區到秦巴山區,一幅高速公路大發展、大跨越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西漢高速公路穿越油菜花盛開的漢中盆地,風光秀麗。

從公路、到鐵路、再到高速鐵路,改革開放以來,陜西綜合交通網絡日趨完善,截至2017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17.44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279公里,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300公里,基本形成“兩縱五橫三樞紐”骨架網。

在陜西地圖上大寫一個“米”字,這個“米”字的頂上三端,連接的分別是寧夏銀川、內蒙古呼和浩特、山西太原,左端接甘肅蘭州、右端接河南鄭州,“米”字的底下三端分別連接四川成都、重慶市和湖北武漢。陜西的高鐵建設正是這個“米”字形格局,向環繞的八省區延伸。鄭西高鐵、西蘭高鐵、包西高鐵、西渝高鐵、大西高鐵、銀西高鐵、西成高鐵、西武高鐵等八個方向將形成以陜西為中心的“米”字高鐵大通道。

從2007年西部第一條西安至寶雞時速200公里“和諧號”的開行,到鄭西、大西、寶蘭、西成等高鐵項目的建成,使陜西“米”字形高鐵網已形成東、西、東北、西南四方向貫通格局,并向外輻射延伸,西安已開通和開建的高鐵線路達10條,與北京、武漢、上海、廣州并稱中國五大高鐵樞紐,6—8小時高鐵圈覆蓋全國80%的大中城市。

從空路來看,陜西已形成了“貫通絲路、通達日韓、覆蓋東南亞、連接歐美澳”的國際航線網絡,西安成為西部地區擁有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城市,并躍居全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城市,將陜西對外開放的窗口推進至中東歐、非洲和南亞地區,構建起陜西省融入世界、開放發展的空中大通道。

截至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開通國內外200個城市350條航線,其中連接21個國家46個城市的國際航線60條,2017年,全年完成運送旅客4186萬人次,13.1%的客運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第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承擔著全省98%的航空貨運業務量,現有全貨運航線13條,國際貨運航線4條,年航空貨運量近26萬噸,11.2%的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第二,形成“貫通絲路、通達日韓、覆蓋東南亞、連接歐美澳”的國際航線網絡,成為西部地區擁有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城市,并躍居全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城市。

陜西“陸空”綜合交通樞紐形成大通道,以大西安為核心的城市群1小時通勤,2-3小時到達周邊省會城市,4-6小時到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航空、高鐵“一日生活圈”基本形成。

從0 到100多家

世界500強見證著陜西不斷擴大的開放活力

如果說1983年3月,陜西首家外商投資企業金花飯店開啟了陜西對外開放的大門。那么,1984年12月1日舉辦的陜西省第一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則是內陸地區推進對外開放的首創,也為陜西的對外開放開了好頭。

到如今,陜西積極實施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牢牢把握國際產業和國際資本加速向中國轉移、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歐亞經濟論壇、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世界秦商大會、西商大會等一系列高規格活動持續舉辦,已將陜西打造成為內陸開放的新高地。

第二屆世界西商大會開幕式現場

從1984年陜西省第一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簽訂合同總金額16.4億美元;到從2011年至2017年先后舉辦的7屆陜粵港澳經濟合作活動周,共簽訂合同項目484個,總投資6384.5億元;再到2018年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簽訂利用外資項目合同總投資額51.22億美元,簽訂國內聯合項目合同總投資額14045.21億元,高新技術成果交易合同額5.19億元。一串串亮眼的數字真實凸顯了陜西正在成為全球投資熱土,“陜西引力”正受到資本和產業的廣泛關注。

知名企業總部紛紛落戶西安高新區

1983年3月,陜西省成立第一家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金花飯店

從1983年陜西成立第一家中外合作經營企業——西安金花飯店;到1985年,日本三井不動產株式會社投資設立西安唐華賓館,開啟了世界500強企業在陜投資的先河;再到2012年世界500強企業韓國三星電子落戶陜西,刷新了外商在華單筆投資紀錄。截至2017年底,陜西共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伙伴關系,世界500強企業有100多家在陜西落戶。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從2010年的18.2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58.94億美元。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計設立外資企業6260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09億美元。

“一帶一路”倡議、陜西自貿試驗區建設,讓陜西正在成為向西開放、向東集散、輻射“一帶一路”的經濟和文化門戶。2014年-2017年,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額超過千億元,沿線48個國家和地區在陜投資企業超過400家,累計投資超過13億美元。僅2017年,陜西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76個項目,涉及23個國家和地區,協議投資總額達14.37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8.94億美元,是1983年的23575倍。

2018年上半年,陜西進出口額268.6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65.8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5.96億美元,居全國第10位,西部第2位;對外承包工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營業額10.84億美元。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以及陜西自貿試驗區的建設,陜西不斷打造互聯互通體系,構建開放合作平臺。目前,陜西已與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聯系。越來越多的“陜西制造”和“陜西服務”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從裝備制造到礦產資源開發,從建材業到現代農業,陜西借“一帶一路”出海投資的企業明顯增多,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全省300多家對外投資合作經營主體的業務覆蓋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30多個行業領域。首個陜西出口展示中心在廣西憑祥建立,陜西水果出口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鈦金屬制品、重型汽車等特色“秦貨”加速走向全球。

就拿被譽為“絲路鐵軍”的中歐班列“長安號”來說,截至2018年10月30日,今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已達1030列,且載重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均居全國第一。國內開行城市48個,到達歐洲14個國家42個城市,運輸網絡覆蓋亞歐大陸的主要區域。

從775萬 到183萬

貧困人口的持續減少反映了農業農村的變革

夜幕降臨,美麗的陜西城鄉處處燈火通明。登高遠望,看著萬家燈火輝煌,忽然懷念起兒時夜晚玩過的捉迷藏。

那時的城市不及如今一半的燦爛,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燈紅酒綠,有的只是閑暇時分走家串戶的熱鬧,一臺黑白電視吸引了七街八坊的鄰居,有小孩趴在窗戶上認真觀看,被發現喚到房內一起看了。作業完成之后,孩子們呼朋引伴,在空曠的地上,跳皮筋、捉迷藏、木頭人,玩得不亦樂乎。

變化對于90后來說似乎只是量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看的電視頻道越來越多、網絡越來越發達,吃的、穿的越來越精致……可對于老一輩來說,改革開放這40年卻是飛躍式的質變。

40年來,陜西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6.34%提升到2017年的56.79%,更讓陜西農業農村變化速度之快、變化程度之深、變化范圍之廣前所未有,陜西“三農”發展的巨大成就可以用六句話概括:農民的肚子圓起來了、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農業特色產業強起來了、農村的環境美起來了、農村改革更深入了、產業扶貧更精準了。

“現在收種全部是機械作業,施肥旋播一次就種好了,你們在外好好工作,不要擔心我的身體,有病我和你媽就去村衛生室看病,有合療能報銷……”這是今年國慶節前,家住陜西扶風縣農村72歲的王大爺給在北京工作的兒子打電話報平安。

王大爺的每年收種真的是他說的那樣方便嗎?陜西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的數據完全可以證實。截至2017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243萬千瓦,是1978年的6倍;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65%,比1978年提高46.7個百分點;機耕、機播、機收水平分別為84.4%、54.7%、49.5%,比1978年分別提高47.6、42.8、49.5個百分點。

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陜西農業現代化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語。王大爺高興地說,40年前根本就不敢想,機械化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農村村容村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水泥路一直通到家門口,通信更是方便得很,他都用起了智能手機,可以和北京的兒子、孫子視頻通話。

王大爺說,不愿意去城里生活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吃飯問題,他一輩子在農村生活慣了,自家糧食磨的面粉吃起來香,自己種的蔬菜吃著放心,家里還通上了自來水和煤氣灶,而他到了城里,感覺車多人多,空氣不如農村好,不太習慣。

和40年前相比,農民從曾經吃不飽飯到“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變化真的很大。40年來,陜西在耕地面積下降1400萬畝的情況下,糧食產量由1978年的800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1216萬噸,增長52%;糧食單產由1978年的119公斤增長到2017年的266公斤,增長了兩倍多。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陜西居民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由1978年的0.6左右(溫飽狀態)下降為2017年的0.3左右(富裕狀態)。農民收入增長速度連續10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不僅吃得飽、更要吃得好。40年來,農業種植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2017年與1978年相比較,水果面積增加了1839萬畝,增長13倍;蔬菜面積增加了647萬畝,增長6.5倍;茶葉面積增加了204萬畝,增長了5.4倍。畜牧產業堅持“北羊、南豬、關中奶畜”布局,推進畜禽規模化生態養殖。

柞水縣灣潭子易地搬遷安置小區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陜西果業、畜牧業、設施蔬菜、茶葉等特色產業,不論是規模、還是質量和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產業的優勢和品牌效應也不斷擴大。2017年,全省蘋果種植面積1088萬畝,產量1154萬噸,雙雙居全國第一。世界上每7個蘋果、每3個獼猴桃就有1個產自陜西,全省的關中奶山羊存欄、羊奶產量、羊乳粉產能分別占全國的40%、50%和85%,均居全國第一。

果業等特色產業優勢逐漸擴大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已經成為城里人休閑度假尋鄉愁的好去處。目前,陜西共創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5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3處、中國美麗田園11處,培育休閑農業經營主體1.5萬個、從業人員18.3萬人,帶動農戶8.6萬戶,年營業收入121億元,農業+文化、農業+旅游、農業+教育、農業+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強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扶貧開發工作先后經歷了救濟式扶貧、開發式扶貧、“八七扶貧攻堅”、參與式扶貧、精準扶貧五個階段。陜西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全省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775萬人減少到18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8%下降到7.5%,貧困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017年的9297元。

另外,農村改革更深入,讓農民吃上“定心丸”。特別是陜西已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讓5734.5萬畝土地有了“身份證”,讓614.5萬戶農民吃上了“定心丸”,發證率達97.2%,較全國提前一年完成任務,帶動全省農村土地流轉率達到24.7%,這在農村綜合改革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使延安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圖為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退耕還林前(左)和當前對比

從12.9% 到43.1%

森林覆蓋率的增長讓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里

“朱珠和王旺一家住在沙漠邊上,為了治沙,他們開始植樹。一家人冒風沙、抗烈日,肩扛人拉運樹苗,一桶一桶挑水灌溉,每天往返數十里。他們持之以恒數十年,辛勞初見成效。然而不幸的是,王旺患上了骨癌,不久就去世了。朱珠面對如此打擊并沒有屈服,繼續帶領一家老小植樹治沙,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將萬畝不毛之地變成了綠色的海洋。”

這是電影《一棵樹》講述的故事,素材取自陜西省榆林市治沙實踐。毫不夸張地說,《一棵樹》再現了不畏艱難、敢于斗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榆林治沙精神,再現了陜西省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的初衷。

據史書記載,古代的陜西省延安市曾是“水草豐美、土宜產牧、牛羊銜尾、群羊塞道”之地。綠色,是延安的本色。但進入明、清以來,濫墾、濫牧、戰亂使延安生態環境瀕臨崩潰。到上世紀末,延安成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年入黃泥沙2.58億噸,約占入黃泥沙總量的1/6。春、秋兩季,沙塵肆虐,遮天蔽日,民眾苦不堪言。

自1978年三北工程、1998年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陜西以生態文明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使綠色成為陜西追趕超越的“新底色”,綠色版圖不斷擴大。2017年,陜西林地面積12367.9千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12.9%提高1998年的30.9%,再擴展到2017年的43.1%,將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里。

如今,延安的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時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全市的植被覆蓋率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提高了35.3%。城區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13天,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延安山川大地由黃到綠的歷史奇跡,始于1998年在吳起縣率先大規模開展退耕還林。20個春夏秋冬,生態修復推動發展質量明顯提升、發展后勁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道路,提供了一個短期內實現生態修復的成功樣本。

至此,陜西構建了穩固的、以林草植被為主體的生態安全體系。

統計顯示,通過40年持續建設,陜西省三北工程區累計完成營造林1128萬畝,加之區域內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林業工程的實施,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年均增速近1個百分點。逶迤連綿的峰巒,像奔騰不息的江河,為三秦大地注入無限生機。

據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全省沙化土地面積比2009年凈減少88.9萬畝,沙化土地年均減少17.8萬畝,是第四次監測期年均減少6.4萬畝的2.8倍;沙區植被平均蓋度為60%,比2009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截至2016年底,沙化土地面積由2600萬畝減少到2030萬畝,流動沙地面積由860萬畝減少到5.3萬畝,沙區林木覆蓋率由1977年的1.8%提高到33%,沙化土地治理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固”的歷史性轉變。林業產業不斷壯大,三北工程區林業年產值由不足1億元增長到128億元,其中花椒、核桃、紅棗面積和產量、產值,分別列全國第一位、第二位、第五位,特色經濟林產業已成為建設區廣大林農增收的重要來源。

正如電影《一棵樹》結尾那樣,朱珠開的竹編廠欣欣向榮,她也被國務院推薦代表國家出席世界婦女大會。在現實中,陜西省三北工程區的農民通過育苗、投勞等參與工程建設,人均純收入已由1977年的193元增加到5000多元,增長了25倍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總之,改革開放40年來,陜西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81億元到2.2萬億元的追趕超越,讓陜西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今天,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在三秦大地上繼續書寫出新的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一在线观看|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9cao视频精品| 激情综合激情| 丁香婷婷久久|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欧美日韩资源| 一级毛片免费的|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日本国产精品| 日本三区视频| 老色鬼欧美精品| 精品福利网|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夜夜操国产|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偷拍久久网|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迷奸在线看| 毛片网站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久久综合成人| 少妇精品在线|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AV网站中文|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91色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影视| 激情综合五月网| 亚洲手机在线|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911亚洲精品| 亚洲天堂首页| 国产91在线|日本|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国产第四页|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91视频首页|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性视频一区|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国产一在线|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91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黄色高清|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