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4日6點,第28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搞笑諾貝爾獎始于1991年,旨在表彰有趣的科研成果。今年的主題是“心”,組織者表示,這一主題適用于各種各樣的事情,這些研究看上去十分好笑,但卻引人深思。以下是獲獎名單及研究成果:
獲獎者:馬克·米切爾和大衛·沃廷格
理論:每年的急診室里,腎結石問題差不多占了30萬起,病人們通常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排出結石,這是一個漫長且痛苦的過程。兩位獲獎者聽說過很多有關人們在蹦極或是坐過山車時更容易排出結石(就像是迪士尼的大雷山鐵道)的報道,并覺得這個方向值得進一步研究。如果你有患過腎結石,那你應該知道坐在過山車靠后排的位置有助于更快地排出腎結石。
獲獎者:托馬斯·佩爾森、加布里埃拉·阿麗娜·蘇奇科和伊萊恩·馬德森。
理論:模仿是最真誠的奉承。它對人類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關系到社會聯系、技能以及知識的轉移。據猜測,黑猩猩以及其他靈長目動物并不會參與到模仿游戲中。這一研究觀察了動物園中黑猩猩與參觀者之間的互動,結果表明先前的假設也許并不成立。研究者在動物園里收集證據,證實了黑猩猩模仿人類的頻率與人類模仿黑猩猩的頻率相同,且做得一樣出色。
獲獎者:保拉·羅馬奧、阿迪利娜·阿拉爾奧和已故的塞薩爾·維亞納。
理論:就直接承認吧,你時不時都會用一點唾液來擦掉一些污漬。在清理易損物體的表面時,自然環境保護主義者更傾向于使用自己的唾液,比如說金葉子或是彩繪陶瓷。上述獲獎者的實驗證實了直覺也是一種可靠的科學:相比自然環境保護主義者通常使用的其他清潔工具而言,唾液能夠更好地清理鍍金的表面。他們甚至還識別出了其中起作用的成分,這讓我們可以進一步生產出一種合成版唾液用于清潔。
獲獎者:日本昭和伊南綜合醫院的堀內朗醫生

科學研究早已證明唾液有一定消毒作用,如今再加上除污作用,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吧?
理論:結腸鏡檢查從來就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在做結腸鏡檢查時會比其他人更困難一些。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會拿自己作為實驗對象——在這個例子中,研究人員探索的問題是相比往常的仰臥式姿勢,坐著是否能更好地進行結腸鏡檢查。獲獎者做的就是這個實驗,還不止一次,而是四次,每一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即便是單個病人的實驗結果也會有很大不同。他要求進行進一步實驗來對比坐姿和仰臥式姿勢,進而確定前者也許更適合那些很難完成結腸鏡檢查的病人。
獲獎者:保羅·貝歇、塞巴斯蒂安·勒布雷頓等。
理論:母果蠅會釋放出一種非常難聞的信息素,人類能夠聞到這種味道并且據此區分母果蠅和公果蠅。研究人員也能夠識別出這種特定的信息素,且一個母果蠅釋放的信息素足以破壞整杯酒。畢竟,果蠅喜歡的就是具有果香味的東西。在你想要享受一杯美酒的時候,它們就喜歡潛入其中。還好有科學的幫助,如果一個果蠅飛到了酒中,你能夠立刻通過這種難聞的味道判別這是否是一只母果蠅。在失去一杯美酒的同時,你還可以為它的死表示哀悼。
獲獎者:西婭·布萊克勒、拉斐爾·戈麥斯、維娜·波波維奇、海倫·湯普森。
理論:那些設計消費者產品(手機、DVD播放器等)的人經常抱怨顧客不去閱讀說明書,無法充分利用產品高級功能。相應地,這些顧客也因“功能膨脹”感到不知所措,但沒有覺得說明書非常管用,因此傾向于通過自己搗鼓來搞清楚這些功能。獲獎者在他們寫的文章中這樣說道,“人生苦短,何必拿來讀手冊”。了解誰會去讀手冊以及誰不會去讀,將幫助公司在未來更好地設計手冊——當然,直白一點來說,大多數人都不會去看說明書。

醫學教育獎堀內朗醫生一臉認真地解釋著他的無痛插大腸鏡方法
獲獎者:弗朗西斯科·阿隆索、克里斯蒂娜·埃斯特班等。
理論:大多數人在交通擁擠時都會嘟噥一些臟話,但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會采取更為激進的做法,即對其他司機大聲叫喊和咒罵(尤其是在西班牙)。獲獎者研究了這一現象發生的頻率、誘因以及對于交通安全的影響。大多數人認為此類行為相對來說是無害的,而事實上,這種激動情緒會導致事故發生率更高(這也是造成全球范圍內傷亡事件的主要原因)。
獲獎者:道格拉·斯布朗、蘭斯·費里斯以及麗薩·基普林等。
理論:就連獲獎者也在論文中坦白承認,“我們的研究很難帶來任何直接的實際影響”。但如果你有一位上司經常在公共場合嘲笑你、讓你做替罪羊或是有其他辱罵行為,你最終很有可能會本能性地尋求報復,以恢復正義。最終情況會惡化,甚至會對公司產生負面影響。人生氣的時候用針不斷刺向娃娃,雖然不一定有什么詛咒功效,但可以讓人舒緩心中壓力。扎小人是一種宣泄式的做法,這是一個平衡心理狀態的工具,還可以激發非對抗式的策略討論來解決工作環境中常見的此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