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和平 穆麗

如何在離退休職工最近的地方服務離退休職工,提高工作貼近性和實效性,是加強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重點。只要在實踐中,堅持把服務離退休職工、造福離退休職工作為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基本立足點,不事虛功、務求實效,就能讓黨組織的關愛直抵人心,讓離退休職工體會到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離退休職工想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把“以離退休職工為中心”貫穿于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全過程,打造以黨支部為核心,服務形式多樣化的基層黨建共同體。一方面,不斷完善黨建制度,統籌黨建各要素,全方位探索服務離退休職工途徑和落實“兩項待遇”渠道。建立離退休職工生日上門慰問祝福制度;離退休干部黨員的“政治生日”,通過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發放生日賀卡、贈送學習資料、開展志愿服務等活動,使黨員的“政治生日”不僅成為黨性教育的“加油站”,更成為黨員服務離退休職工的“連心橋”。近年來,為385名黨員過“政治生日”。另一方面,通過服務延伸,形成黨建全覆蓋,組建了外圍黨支部,將居住在西安周邊及外省的黨員納入外圍黨支部,由一名書記負責聯絡,及時傳達離退休黨總支的指示和要求。同時及時通報社保政策、油田發展形勢等,足額收繳居住異地黨員的黨費。
根據離退休職工閱歷豐富、興趣廣泛、愛好多樣等特點,定期組織離退休職工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不斷豐富和完善離退休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棋牌競技賽、臺球門球競技賽、乒乓球競技賽、廣場文化展演、攝影書畫參展等。同時,我們利用老年大學這個平臺,開設舞蹈、體育、聲樂、器樂5大類共7個班級,在校學員265人。在確保正常教育秩序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老年大學“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功能,強化班委會建設,把“有主意、審情理、善溝通、會組織”的學員選進班委會,讓他們擔負起班級管理工作,起到承上起下、聯系教師、服務學員的橋梁和紐帶。老年大學的學員成了社區文化活動的主力軍和領頭人,在社區文化活動中起到了“頭雁效應”。
實踐中,我們廣泛搭建服務平臺,拓展服務領域,開展以愛心助老、助殘、助困、助幼為主題的“愛心四助”活動。讓困難家庭重塑美好人生,讓少年兒童快樂成長;引導在職黨員深入家庭,開展愛心服務,讓每一名黨員都有明確的幫扶對象。具體來說,每逢重大節日,我們都要入戶,及時關心特困家庭、困難家庭的離退休職工,并發放一定數額慰問金。特別在元旦、春節,我們按照上級要求開展“送溫暖”活動,上門入戶送去米、面、油,把黨的政策落到實處,讓離退休職工得實惠。對生病住院的離退休職工,我們一律一視同仁,及時去病房探視,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關心、關愛,讓離退休職工的心中感受到溫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深入開展“黨建+中心工作”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堅持“統籌融合、分類施策、改革創新、整體推進”的原則,圍繞“黨建+”“加什么”“怎樣加”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創建黨建+依法合規、+關愛關懷、+文體活動、+隊伍建設等,努力推進黨建工作具體化、務實化、高效化、科學化。如:我們通過“黨建+關懷關愛”,幫扶鰥寡孤獨老人和失能老人100多人次;通過+隊伍建設,在在職黨支部開展了“黨旗飄飄爭先鋒,為老奉獻立新功”活動、“精細管理,精準服務,提質升級”勞動競賽活動。提升了黨支部的服務保障力、團結凝聚力、工作影響力。
離退休職工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曾經為長慶油田的勘探開發和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服務工作人員首先要樹立尊老助老的思想,充分認識做好離退休工作,對礦區業務深化改革和維護穩定的重要作用,加深對離退休工作政策的理解,有的放矢地抓好離退休黨支部建設,使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全面加強,做到點面結合,點上有亮點,面上有特色。
在礦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全面深化改革之時,我們將發揮好離退休黨支部的作用,為礦區業務深化改革創造穩定的工作環境,為和諧園區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