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靖塵 本報特約記者 甄翔

作為谷歌、蘋果的“龍興之地”,硅谷一直備受美國科技巨頭和“獨角獸”企業的青睞,在硅谷落腳或者開展業務甚至成為企業身份的象征。然而在最近幾個星期,許多美國科技企業紛紛宣布在東海岸大建新園區的決定,逐步向東部和南部擴張。
科技巨頭開始偏愛紐約
谷歌本周宣布在紐約市的擴張計劃。確認將投資10億美元在紐約曼哈頓建設一個新園區(如圖),預計該園區在未來十年內的勞動力將達到14000多人。
《紐約時報》17日報道稱,這是谷歌今年在紐約市的第二個“大動作”,3月谷歌宣布出資24億美元買下距離其現在辦公區一個街區之隔的切爾西市場大樓,并表示還將在57號港口租借大型辦公區域。谷歌近20年前進駐紐約,目前在紐約市已有超過7000雇員。公司首席財務官露絲·波拉特表示:“紐約是世界級多元化人才的重要來源,這是谷歌在2000年進入紐約的原因,也是我們一直在這里的原因。”
近年來美國科技巨頭在東海岸的發展有愈演愈烈之勢。亞馬遜上月剛剛宣布紐約長島市將成為其第二總部,并計劃擴增2.5萬名員工。蘋果、臉書、領英和優步最近也都選擇在紐約擴張,這些企業將在紐約創造數以千計的高薪工作,并在商業房地產中租賃或建造數百萬平方英尺的園區。
隨著西海岸各大科技公司的闖入,紐約的社區正在被重塑,其定位正逐漸從金融、時尚和媒體中心轉變為越來越以技術為中心。
不止美東,還有中部
分析人士指出,科技巨頭看好美東特別是紐約地區的主要原因在于當地人才匯集。此外,紐約市也在積極推進自身轉型。2008年金融危機后,紐約積極將產業振興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支柱,著力提升本地人才勞動力的科技素養。當地知名高校如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紛紛加強科技教育,而康奈爾大學也在紐約開設新校園。《西雅圖時報》指出,科技巨頭選中的美東新總部基地普遍有著良好的交通條件,同時也有著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這都是科技巨頭所看重的因素。
將目光放大來看,美國科技巨頭加大投資建設并不局限于美東地區。本月中旬,蘋果宣布新建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園區,并披露了該公司在全美50個州的園區建設計劃。據稱,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園區總投資將達10億美元,占地133英畝,將容納5000名員工,今后總員工人數可達1.5萬人。
奧斯汀這幾年努力打造科技產業集群,有志于建設新硅谷城市,被美國“考夫曼基金會”連續兩年評為全美最佳創業公司基地,《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2017年則把該市評為全美最佳居住地。
硅谷染上“大城市病”
事實上,即便硅谷地區仍然是美國最熱的“獨角獸”企業聚集地,以及高科技人才聚集地,但是經過多年發展,這里已逐漸暴露出許多典型的“大城市病”癥狀。
地產公司ColdwellBanker數據顯示,硅谷房價中位數高達230萬美元;另有房企的報告顯示,硅谷地區距離谷歌總部三公里的山景城房價中位數已經超過了130萬美元。而全美房價中位數為34.58萬美元。硅谷的交通環境也在變糟。加州交通局2017年初的報告指出,灣區車輛遇到交通堵塞的時間在過去十年增加84%,上班族每天面對塞車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這都讓一些科技企業掂量是否繼續選擇在當地擴展業務。
美媒認為,蘋果等美國科技巨頭加大在本土的發展步伐是受到特朗普的政策影響。特朗普曾多次警告蘋果“應該在美國而不是中國制造產品”,否則可能面臨更多關稅,此舉被美國科技企業看做一次“集體警鐘”。同時,美國政府也在出臺政策吸引企業回歸本土。去年,特朗普稅改法案獲得通過,美國大型跨國公司可享受一次性將留存海外的利潤匯回美國國內的稅率優惠。蘋果于今年初宣布,5年內在美國投資300億美元,包括新建一個總部園區,同時為海外現金收益一次性繳納380億美元稅款。▲
環球時報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