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強
澳門將于明天迎來回歸祖國19周年的大節慶。如今,澳門已進入劃時代的黃金時期,本地生產總值從回歸初期的500多億澳門元增長至近年來的4000多億澳門元,財政儲備足以支撐特區政府5年無收入運作,財政實力成為澳門發展的自信力量。澳門取得的成功,從根本上來看,最主要是國家為澳門提供了發展底氣,“兩制”成為澳門的優勢,也是國家強盛對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心歸一不可逆轉的結果。
面向澳門發展的未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7日下午會見來京述職的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時強調,“澳門同胞一定會抓住機遇、乘勢而為,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新的發展成果迎接明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那么,澳門今后發展的道路究竟該如何走呢?在筆者看來,至少有幾點值得考慮:首先,澳門的施政工作要站在國家發展大局來思考,尤其是實現國家所定下的2020年、2035年、2049年的重大目標,積極利用資源和政策帶動并提高澳門居民和社會資本投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獲得感和參與感。
澳門的6張賭牌自2020年3月起將陸續到期,目前逾半由美資控制。博彩稅收占據澳門七成多的財政收入,博彩及博彩中介業亦占了澳門產業的半壁江山,博彩業成為澳門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血脈。同時,兩大賭王年事已高,他們的巨大家財會否為現時互相制約下的博彩業埋下伏筆,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博彩業的新格局與難點將是澳門急需處理好的任務。
此外,澳門正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并以博彩業務、旅游市場、新興產業、對外及區域合作等作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配合國家所需的重大突破點和新路徑,其中會展業中超過200人的大型會議場所已增長至近200個。同時,澳門提出要打造“巴西—拉丁美洲、葡萄牙—歐盟、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非洲”三條對外經貿合作路徑,相信這將有助于為人民幣國際化網絡搭建更多關鍵支點國家,也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所需的融資租賃,以及財富管理提供差異化服務。
最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在國際上沒有先例。那么,如何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暢通,讓這個先例輻射到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中非合作以及“一帶一路”的合作之中,將成為澳門的特殊任務。▲(作者是澳門科技大學兼職講師)
環球時報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