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大趨勢下,全球經濟仍處于震蕩調整期,治理難度加大;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多邊貿易體制協調難度上升、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經濟中長期震蕩和調整不可避免,全球經濟前景不容樂觀。由于外部需求不確定性和內部增長不穩定性的雙重壓力和影響,中國國內也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和風險,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嚴峻,面臨著問題與困難、挑戰與機遇共存的局面。
雖然面臨著巨大挑戰,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的經濟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說其是歷史大勢,就是其發展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可以認識、順應、運用歷史規律,但無法阻止歷史規律發生作用。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說,全球貿易自由化是發展的方向,歷史大勢必將浩蕩前行。理論上,貿易自由化或自由貿易永遠都是福利最大化的,任何限制貿易的措施和政策都有損于本國,也有損與他國的福利最大化。實踐上,幾十年來,各國都在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獲得了好處,全世界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長期超過世界經濟的增長率。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是一條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在全球價值鏈框架下,各主要經濟體之間產品生產相互依存。一國(或地區)產品生產發生波動,相關經濟體不可能獨善其身。單邊主義不僅打亂了全球供應鏈,破壞了全球運作機制,也是對市場規則、人文交流以及和平發展等的破壞。中美之間頻繁的貿易摩擦甚至升級為貿易戰不僅會損害兩國的經濟利益,也勢必會殃及其他國家和地區,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雙方更應通過對話和協商,合作解決經貿領域的爭端。
國際經貿發展的歷程也深刻驗證了“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的規律。各國削減壁壘、擴大開放,國際經貿就能打通血脈;如果以鄰為壑、孤立封閉,國際經貿就會氣滯血瘀,世界經濟也難以健康發展。面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為了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國都應該拿出更大勇氣,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各國應該堅持開放的政策取向,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提升多邊和雙邊開放水平,推動各國經濟聯動融通,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各國應該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減少負面外溢效應,合力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各國應該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全球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
回顧歷史,開放合作是增強國際經貿活力的重要動力。立足當今,開放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現實要求。放眼未來,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中國既是全球化浪潮的受益者,也是推動者。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大氣力解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全球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于我國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期專題策劃“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挑戰與前景”,幾位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圍繞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現實困境以及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深遠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敬請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