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開心美少女

有人說,如果西瓜底部的圈圈,俗稱“肚臍”的地方小,那么就是“公瓜”,大的則為“母瓜”,母的才好吃。事實上,這種說法毫無科學依據。西瓜是雌雄同株植物。雄花授粉后,就“領盒飯”(凋謝)了,授粉的雌花才負責結瓜,每個西瓜,都是在雌花上長大的,哪有什么公母之分。“肚臍”,不過是雌花脫落后留下的痕跡,大小不一,就跟人有高矮胖瘦,并不代表什么。
又有說,瓜蒂卷曲的比瓜蒂直的甜。大棚吊蔓種植出來的瓜,瓜蒂都是直的,如何靠瓜蒂卷不卷來挑?其實,瓜蒂之所以變彎,是瓜農為了讓躺在地上的西瓜,各個面都曬到太陽,給西瓜“翻身”造成的,跟甜不甜,關系真不大。不過,如果瓜蒂變黃,甚至于枯,說明這個西瓜被摘下來已經挺久了。說買瓜要選表皮紋路清晰的,也沒科學依據。要這么說,那些天生紋路不清晰的西瓜品種,豈不是要哭暈在瓜地里。
你以為,給西瓜打針很容易么?有人曾做過實驗,發現藥水很難推進瓜身,即便推進去了,也無法讓整個瓜“雨露均沾”。有的瓜,甚至針頭一插進去,就炸裂了。一個完整的西瓜,常溫下放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但是,如果給西瓜打針,針孔使果肉與空氣接觸,會加速西瓜的腐爛。瓜要是還沒賣出去就爛了,就得砸賣瓜人手里。
白筋是西瓜自己長的,那是“經脈”,是輸送營養的通道。一般,隨著西瓜成熟,白筋會自然褪去。如果白筋殘留過多,很可能是西瓜在生長期遭遇惡劣環境,如氣溫變化大,的確會使口感減分。
●看顏值。外皮有光澤,看起來亮亮的、身材勻稱的瓜,味道都不會差。
●聽聲音。西瓜從生到熟,果肉中的纖維素會越來越少,所以生熟程度不同,拍打發出的聲音不一樣。河北農業大學的一項實驗發現,越生的瓜受拍打后,震動頻率越高,發出的聲音越清脆;反之,越熟的瓜,發出的聲音就越“悶”。所以,簡單總結:瓜皮很硬,發出“當當”清脆響聲的是生瓜;“嘭嘭”響的是熟瓜;“噗噗”響的則是過熟了。
●稱重量。瓜蒂新鮮度、體型、大小相近的瓜,重量輕的會比較甜。因為,大小差不多,水分含量更高的瓜才會更重。水分含量高,則糖分會被稀釋,甜度就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