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東
中圖分類號:F5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7-398-01
摘要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促使當今公路養護技術有了極大的創新與發展,其中舊路冷再生技術作為有效提高公路養護工程質量的技術形式,可在提高道路養護質量的同時,達到縮減養護投資的目的。本文通過對公路養護工程中舊路冷再生技術優勢進行分析,以期為有效落實我國公路養護工程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 公路養護工程 舊路冷再生技術 優勢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穩步提升,致使公路使用頻率日益頻繁,而超負荷運載現象、公路養護不擔當等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公路使用壽命與使用效率的重點問題,從而我國公路養護費用居高不下,影響公路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诖?,為了使我國公路養護得到有效落實,分析舊路冷再生技術在公路養護工程中的優勢顯得尤為重要。
一、分析舊路冷再生技術內涵
舊路冷再生技術是伴隨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于上世紀末發展演化而來,并逐漸在公路養護工程中嶄露頭角,由于該技術為我國舊路改造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因此推動了我國公路養護項目的良性發展。舊路冷再生技術主要是通過施工連續作業落實養護目的,通過對原有路面落實清理、粉碎、翻松、鋤平、深入填加劑、拌合、碾壓以及養生等技術,從而使養護得以有效落實。為了使舊路冷再生技術得以有效落實,施工單位應做到各個工序的有效配合,從而使養護質量得以保障。同傳統養護技術相比,該技術不僅可針對基層病害進行有效治理,還可根治原面層各種病害,達到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的目的。
二、分析舊路冷再生技術控制
雖然,舊路冷再生技術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但是為了使其在公路養護落實過程中可有效提高技術應用價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技術進行控制:一是對布攤水泥技術進行控制。在舊路面進行穩壓后應落實布攤水泥,通過實踐經驗與工程標準有效規劃水泥用量,通常情況下將用量定位5%,而具體施工過程中則應將水泥布攤控制在<6%范圍內,而石灰縱向與橫向方格控制在2.3cm*1.83cm,并在方格中放置50kg*2袋水泥,同時利用人工磨平形式確保技術落實時水泥布攤等厚且均勻。二是進行再生拌合技術的有效控制。由于水泥是舊路冷再生技術的主要原料,因此應在拌合前對再生料含水量進行有效檢測,從而使含水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通常情況下最佳含水量應略低于再生混合料含水量1%,并依照時速為8-10min的速度進行專業隨機拌合,而25cm為再生拌合最佳松拌深度,在再生拌合結束后應由技術人員對拌合料進行檢測,確保其符合施工標準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三是有效控制再生層整形。在拌合結束后,利用平地機對施工范圍進行初步平整,而后用振動壓路機進行二次平整,促使縱斷面高程、平整度以及橫坡度符合養護要求。在再生整形過程中應秉持“寧刮務補”的原則從而使該技術可有效保障養護質量。四是控制再生層碾壓技術。為了使舊路冷再生技術應用價值得以凸顯,在再生層碾壓過程中,嚴格采用三個碾壓過程即初級碾壓、復壓以及終壓,其中在終壓過程中應采用光輪壓路機反復進行二次碾壓,確保碾壓表面平整、光滑且污明顯輪跡,在碾壓技術結束后應在管理者等質量監管部門監督下對公路壓實度進行檢測。五是控制接縫處理技術。由于公路較長有些路段并無法通過一次性施工完成養護,因此會產生銜接,而銜接處若處理量不當則會形成滲流等消極后果影響公路使用壽命,基于此舊路冷再生技術通過控制銜接的技術,讓前一段在拌合整形時就已經預留出3-5m的銜接處理范圍,促使后端施工可與前段公路養護中形成有效銜接。在碾壓檢測合格后應依照工程施工環境進行有效養護,其中利用草簾灑水覆蓋法是較為常見的養護方式,通常情況下養護期應>7d,并由專業負責從而使該技術得以有效落實,為提升公路養護質量奠定基礎。
三、舊路冷再生技術應用優勢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舊路冷再生技術落實有序且工作效率高,符合當今公路養護需求,具體優勢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舊路再生技術具有成本低的優勢。由于舊路冷再生技術是在原有路段基礎上實行養護的技術形式,且主要采用水泥為養護材料,因此在降低養護材料使用量的同時,也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購成本;二是舊路再生技術具有施工簡單且工作效率高的優勢。通過對該技術控制方略進行淺析得以看出該技術落實較為方便,且施工設備與施工工序均較少,從而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使得公路養護更為科學高效;三是舊路再生養護技術具有環境保護的優勢。由于舊路再生技術不存在新材料開采的需求,且依照地勢有效落實養護,因此避免了養護材料在運輸過程中因傾倒等現象而引起的環境污染,加之該技術主要采用水泥為主要養護材料,有效降低了粉塵以及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從而使該技術在可持續發展的當代社會得到了公路養護企業的廣泛認可。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公路養護工程中,由于舊路冷再生技術具有養護成本低、技術成熟以及對環境絕少污染等優勢,加之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公路養護的新要求,促使當今公路養護多采用舊路冷再生技術,從而使公路中存在的內在問題與表層病害均得到有效解決,從而使公路使用壽命得以有效延長,同時可縮減養護成本。